室溫變形鎂合金多軸循環塑性本構宏微觀研究

室溫變形鎂合金多軸循環塑性本構宏微觀研究

《室溫變形鎂合金多軸循環塑性本構宏微觀研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馮淼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室溫變形鎂合金多軸循環塑性本構宏微觀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馮淼林
  • 依託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以室溫下強織構ZK60和弱織構GW83K兩種變形鎂合金為研究對象,在單軸、多軸循環荷載下變形鎂合金力學性能實驗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各向異性、非對稱屈服應力、非比例硬化以及滑移、孿生(去孿)不同的硬化規律等進行合理的描述,建立適用強/弱織構變形鎂合金材料的巨觀循環塑性本構;從微觀組織結構觀察入手,發展傳統的晶體塑性有限元理論,考慮晶體的滑移、孿生(去孿)以及二次孿生和滑移等既共同作用又相互影響,引入滑移和孿生(去孿)不同形式的硬化模量,通過硬化矩陣實現多軸非比例硬化的影響等,建立包含滑移、孿晶和去孿等微觀織構演化的鎂合金微觀多軸晶體循環塑性有限元模型;通過子模型方法建立巨觀與微觀本構之間的聯繫,發展宏微觀結合的變形鎂合金多軸循環本構建模方法。為室溫下變形鎂合金在承受多軸交變載荷作用下的疲勞性能預測奠定理論基礎和提供可供量化的參考指標。

結題摘要

變形鎂合金具有高強度、高延展性和多樣化的力學性能,其巨觀循環塑性特性和微觀組織演化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本項目採用理論分析、多尺度數值模擬和宏微觀實驗觀察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兩種典型變形鎂合金循環塑性力學行為。通過微觀實驗觀察得到晶體滑移、孿生以及去孿等微觀組織的演化規律。建立了微觀組織和巨觀循環塑性性能之間的關係。採用宏微觀循環塑性本構理論,發展了宏微觀結合的變形鎂合金多軸循環本構模型和數值方法。本項目的開展為室溫下變形鎂合金在承受交變載荷作用下的疲勞性能預測奠定理論基礎,對鎂合金材料以及器件設計、使用提供重要的指導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