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平地方歷史文化叢書

宣平地方歷史文化叢書

麗水舊稱處州十縣,除了現在的九縣(市、區)外,還有一個宣平縣。1958年,國務院決定撤銷宣平縣建制,將其原轄區的柳城、上坦兩區及直屬鎮共16個鄉鎮併入武義縣,曳嶺區的5個鄉鎮劃給當時的麗水縣。

《武義縣宣平地方歷史文化叢書》從2011年10月開始謀劃至出版發行,歷時兩年多,叢書編纂人員北上杭州,南下麗水,取得了許多前所未有的資料。全書分歷史、人物、文學、藝術、民俗、畲族風俗、民間故事、宗教、名勝特產與印象宣平,總計10卷,約240餘萬字。

據介紹,最後一部《宣平縣誌》編纂於民國15年(1926年),距今已近90年,該叢書續補了原宣平地區近90年的地方文化空白。

專家認為,《武義縣宣平地方歷史文化叢書》以歷史的眼光審視、描繪、展示了宣平,對宣平地方歷史文化進行了全方位、系統化的整理和挖掘,是全面研究處州和武義歷史文化資源的珍貴文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義縣宣平地方歷史文化叢書
圖/塗學文陶波吳維康
《武義縣宣平地方歷史文化叢書》(以下簡稱“叢書”)的編纂與出版,是新時期武義縣盛世風華的手筆,為中華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
1958年5月,按國務院決議,宣平縣撤銷,其轄區劃歸武義、麗水兩縣。從歷史地理學的觀點看,區域歸屬的變化,存在一種動態規律,各時期都處於動態變化之中。以柳城古鎮為例。據新編《柳城鎮志》記載,西漢初屬東甌國,東漢屬章安縣,三國吳時屬松陽縣,隨唐至明初均屬括蒼(麗水)縣。明景泰三年(1452)置宣平縣,成為縣治所在地。據此,區域變動當為歷史常態。
宣平撤縣了,但是宣平的歷史不能失憶,宣平的文化不能失傳。數典忘祖,是要受到歷史的懲罰的。
前年,在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號召鼓舞下,以吳金宣、雷玉林、陶鴻飛先生為代表的宣平地方有識之士,遂提出編纂叢書的宏偉計畫,有力出力,有錢出錢,群策群力,立即上馬。這是一部旨在搶救宣平地方歷史文化的皇皇巨著,也是全面研究武義歷史文化資源的珍貴文獻。洋洋200萬言。或為浙江地方史之最。對一個特定地域的歷史文化進行如此全方位、系統化的整理和挖掘,實為國內罕見。雖說起步不算早,但為時尚不晚;再遲一步,怕就來不及了。叢書共分為十卷:歷史卷、人物卷上下、文學卷、藝術卷、民俗卷、畲族風俗卷、民間故事卷、宗教卷、名勝特產卷、印象宣平卷。叢書肩負著兩大神聖使命,具有五大特點,全面超越了歷代任何一部相關志書。如此,宣平歷史永存,宣平文化永存,宣平地方幸甚,武義人民幸甚!
史載宣邑“實乃山清水秀,人傑地靈,英才輩出,人文薈萃之地也。”自古至今,產生過許多對歷史有影響的人物。有的傑出人物,堪為後世楷模。且多仁人志士,前赴後繼,推動著歷史不斷前進。早在明朝中期,就有陳鑑湖、陶德義率領的礦工暴動,旨在宣平境內建立“太平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次較大規模的無產者起義,雖被明封建王朝所鎮壓,但換來了宣平縣的建立。到了近代,更有許多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勇士。辛亥革命時期,有溪口詹蒙烈士。新中國成立前,有上坦潘漠華烈士、後溪曾志達烈士、馬口吳謙烈士等。據不完全統計,到1930年為止,全國共有主力紅軍和地方武裝10多萬人,而宣平即擁有紅軍2000多人,占全國紅軍總數的2%,宣平是名副其實的革命老區。八年抗日戰爭中,宣平縣人民為了抵禦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有119名宣平男兒血灑沙場。新中國成立前後,在文化和科學技術界也湧現了不少傑出人才,如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當代著名工筆重彩畫大師、上坦潘絜茲,著名作家、抗戰老作家紀念獎牌和金質紀念獎章獲得者、西山下謝挺宇,著名醫師、宣平地方西醫事業創始人、華塘陳異常,著名女化學家、總工程師、教授、新中國化學之母、上江王茹芝,年輕物理學家、教授、南京大學首位博士生導師、柳城陳金全等。新中國成立後,宣平地方先後有多人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的接見並與之合影。這些光榮的歷史,必須代代相傳。後人理當見賢思齊,立志報國。叢書就擔負起了“接力棒”的神聖使命。
宣邑山川秀麗,地雖彈丸,境乃仙界,素有“小桃源”之稱。民國15年《宣平縣誌》云:“此地民風淳樸,人民憨厚老實,和睦相處,不懼艱辛,吃苦耐勞,以儉為榮。”絢麗璀璨的自然人文景觀,孕育了深厚的宣平文化底蘊。民間俗稱“宣平老實”。這是宣平文化的符號和名片。竊以為,“宣平老實”的內涵可以概括為16個字:以誠為本,以和為貴,寬以待人,嚴於律己。它繼承和發揚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德,涵蓋了歷代先賢的教誨。“誠者,對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宋周敦頤語)“禮之用,和為貴。”(《論語》載有此語)“與人當寬,自處當嚴。”(清唐甄語)這些都構成了“宣平老實”可貴品德的內容。時下市場經濟、商品社會,不講誠信,見利忘義,爾虞我詐,損人利己,歧視老人,家庭不和等等時有發生,都是同“宣平老實”精神背道而馳的。邪不勝正。這種社會前進道路上的沉渣泛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忽視了文化的傳承延續工作。當務之急,應使“宣平老實”這類優良傳統文化美德融入當今社會生活,融入人民大眾,樹立起堂堂正正的社會風氣。這是叢書又一神聖使命。
綜覽叢書,有五大顯著特點:一是學風嚴謹,高度重視第一手資料。全體編纂人員本著“挖地三尺”的精神,冒著嚴寒酷暑,翻山越嶺,跑遍原宣平境域進行實地考察,深度挖掘新資料。並北上金華、杭州、上海,向東三進曳嶺,向西至大山深處瀛頭、沙坑。文字資料除全面掌握本地的方誌外,還查閱了《浙江通志》《處州府志》以及眾多家譜。二是學科面廣,門類齊全。專門編撰《藝術卷》,包括戲劇、書法、繪畫、攝影等,開志書之先河。三是圖文並茂,保存了許多珍貴的視覺資料。編委會指定一位攝影師,負責叢書古蹟、自然風光、古建築、古民居的拍攝、編輯工作。四是續補了長達近90年的方誌空白,使之與最後一部《宣平縣誌》相銜接,具有較高的研究和收藏價值。五是學術價值與實用價值並舉。可供人們鑒史、資政、育人、興業之用。
概而言之,叢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創新。修史貴在有所發現,有所發明,言前人之所未言,發前人之所未發。通過史料的考證與民間傳說的發掘,繼理清宣邑完成啟蒙教育的明代賢相徐階事跡,以及南宋年間曳嶺腳村狀元蔡仲龍和另十三名進士的歷史之後,又發現了生長在宣平縣衙的清乾隆年間狀元宰相於敏中的業績。這充分反映了叢書編者的創始精神,值得後人借鑑並發揚光大。
聞知叢書即將發行問世,心緒萬千,情不自已,夜不能寐。故園之恩,別離之憾,遊子之痛,其深且切。有生之年,當將叢書銘之座右,牢記自己是大山的兒子,永葆本色。
為叢書作序,吾何德何能,固非其人;然桑梓情深,卻之不恭,勉為其難,爰陳蕪辭。是為序。
吳瑞武識於上海
(作者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老教授協會會員)
光緒《宣平縣誌》云:“宣割麗北三鄉以成邑,雖緲乎甚小……人文之盛不減通都。”民國《宣平縣誌》亦云:“悠悠岩邑,古曰鮑村。四境雖隘,草繇木蕃……在昔李繁,育才建學。破澆為醇,民用康樂。惟俗之醇,不害其貧。惟政能簡,家三百囷。祁祁原隰,彬彬髦士。”
宣平自明景泰三年(1452)析麗水縣北宣慈、應和、懿德三鄉設縣以來,地雖褊狹,然四境明晰,物產豐饒,民風淳厚,英才輩出,逐步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歷史與文化。即便1958年撤縣之後,宣平轄區為麗水、武義所分,但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仍保持著宣平獨特的語言與習俗,延續著自己特有的文化。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口的流動和網際網路的出現,區域觀念漸趨淡薄,文化漸趨多元與融合,寰宇之內已成地球村,更何況已被分治的區區宣平彈丸之地?而當年見證宣平撤縣的人們,如今亦多年逾古稀,宣平在人們的記憶中也漸行漸遠。如果不抓緊挖掘與搶救,宣平的歷史文化恐將為歷史長河所湮沒。如此,則愧對這方養育我們的土地,亦將無顏面對祖先,難向後人交代。於是,一項旨在挖掘、搶救宣平地方歷史文化的工程,在宣平有識之士中醞釀產生。
辛卯歲末,在宣人中頗具聲望的吳金宣君約雷玉林、陶鴻飛二君小聚,將擬編纂宣平歷史文化叢書的心愿相告,立即得到兩人的讚許,並形成初步意見:由雷玉林君負責叢書出版經費籌集,由吳金宣君領銜組建叢書編纂班子。幾經醞釀,壬辰歲首,浙江武義宣平地方歷史文化拯救挖掘傳承委員會與叢書編篡委員會相繼成立。雷玉林、章明政、周益平、俞學文、鄒春明、俞春信、楊東升、廖新平、張建平、雷和平、吳憲武、潘金土、張曉紅、張曉新、鄧漢平、王偉全、季三平、鄭惠梅、塗榮進、祝凌平、湯玉平、潘金龍、潘林文、趙恩明、曾寶祿諸君慷慨解囊,共捐資九十九萬元;吳金宣、陶鴻飛、萬中一、吳鐘文、鐘發品、陶錫忠、陶偉文、鮑仕才、塗學文諸君各領叢書編纂任務,分頭分步實施。
叢書進入編纂階段,難題接踵而至。
首先是書名的確定。或曰宣平地方特徵鮮明,以“宣平歷史文化叢書”命名即可,前綴“武義縣”三字實屬畫蛇添足;或曰宣平隸屬武義縣,已編《武義縣誌》,再編宣平叢書是否多此一舉。雙方各執一詞,莫衷一是。然宣平原為一縣都邑,今已成武義轄區,均為不爭之事實,多辯無益,於是定名為《武義縣宣平地方歷史文化叢書》。
其次是擔憂編寫叢書,縣裡能否同意。武義坊間對宣平之事較為敏感,稍有舉動即與“宣平鬧分縣”相掛鈎。此事倘經多事者播弄是非,縣裡即有可能出面干涉,則叢書或將胎死腹中。未雨綢繆,吳金宣君、鄭迪元君先後與原浙江省委副書記梁平波,原武義縣委書記、金華市人大常委會代主任黃友源,金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原武義縣委書記金中梁,金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榮貴,原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陶谷寶,復旦大學資深歷史學教授吳瑞武,武義縣委書記陳偉、副書記何俊有諸領導專家款曲溝通,並恭請他們為叢書題詞作序,杭州市上城區委區政府亦為此提供了支持,為本書的編寫掃清了障礙。
三是編纂人員緊缺。一本數十萬字的《縣誌》,編纂人員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而叢書凡十卷二百餘萬言,編纂人員僅為九人,縣純屬民間所為,既不能行政發放工資,亦不得脫產編撰,更無力提供專門編纂辦公場所。《詩》曰:“維桑與梓,必恭敬止。”編纂人員唯有心懷對家鄉的崇敬與摯愛,把編纂叢書作為一種事業追求,方能克服諸多困難,忙裡偷閒碼字成書,高度自覺完成使命。原宣平轄區的曳嶺、老竹隸屬於麗水,聯繫溝通多為不便,所幸有藍獻土、劉春梅二君積極參與。
四是編纂資料匱乏。至遲《宣平縣誌》編纂於民國15年(1926),迄今八十餘年間未再編修志書,其間五十餘年宣平又不復為縣,史料無存,而現存有限幾本宣平舊志,亦多殘簡脫字,魯魚亥豕莫辨,給編寫工作帶來莫大困難。編纂人員不辭辛勞,北上登雲、金華,南下松陽、麗水,東進大萊、少妃,西至瀛頭、沙坑,足跡遍及六十餘個行政村,翻閱宗譜家牒數十種,採訪農工士商數百人次,拍攝圖片近千幅,搜羅採集第一手資料。並遠赴杭州、上海圖書館查閱各類志書,核實抄錄相關史料。這不僅彌補了編寫叢書資料之不足,而且挖掘、發現了于敏中、藍大典、鰲峰書院石碑等為以往志書所遺漏的重要歷史人物與實物。
五是時間緊任務重。原定叢書在一年內完稿,至壬辰年底付梓。但由於工程浩大,編纂者又多為在職人員,本身工作繁忙,唯以餘暇編纂叢書。他們各自完成一卷,集採訪、查閱、撰寫、核校於一身,勉為其難,匆促成書,質量恐不能保證,如此則有違編纂之初衷。經拯救挖掘傳承委員會與編纂委員會商議,決定將完稿付印時限推遲至癸巳年冬。
在編纂過程中,叢書編纂人員尊重歷代宣平舊志,遵循簡則詳之、遺則補之、缺則增之、訛則正之的編纂原則,本著對歷史負責、對後人負責的治史精神,對宣平地方歷史文化作了多視角、全方位、全景式的實錄,以冀能客觀真實地再現宣平地方如詩如畫的歷史文化。全書分歷史、人物、文學、藝術、民俗、畲族風俗、民間故事、宗教、名勝特產與印象宣平,總計十卷。其中人物卷下編,突破生不立傳之編志傳統,以事系人作簡介,編入健在英才,旨在勵志傳薪;民俗卷外另立畲族風俗卷,因畲漢習俗多有不同,故區而分之;印象宣平卷,概以圖片展示,意在給人加深宣平印象,亦欲為後人留存直觀史料。
叢書得以完稿,付之剞劂,實賴賢者舉燭,眾人拾柴。吳金宣君謀劃舉事,發凡起例,總理全書,獨編二卷,事無巨細,逐一親躬,可謂嘔心瀝血、勞苦功高;雷玉林君扛鼎揭旗,統籌協調,引領捐資,督促編務,功不可沒;陶鴻飛君輔佐編務,謀篇布局,多所創見,兼編歷史,追本溯源,能發前人之所未發;萬中一君之於宗教、文學,訪古尋宗,披覽典籍,搜輯遺文,條分縷析,多有建樹;吳鐘文君之於藝術,沿流尋源,考證核實,多有用心,可圈可點;鐘發品君之於畲族風俗,及與鮑仕才君合編之民間故事,深入挖掘,採摭繁富,披沙揀金,文采斐然;陶鴻飛君、陶偉文君、陶錫忠君之於名勝特產,探幽訪勝,概述全貌,舉其大概,詳略允當;塗學文君雖為宣平女婿,卻視己為宣人,不懼山高水遠,無論白天黑夜,採風攝圖,默默奉獻,終成印象宣平;更有章明政君、周益平君曾宰柳城多年,宣邑情深,力推叢書開篇;吳瑞武君、陶振揚君身居滬上,或傳書或親臨,指導叢書編纂;鄒春明君、俞學文君雖搏擊商海,仍心繫叢書;俞春信君、吳憲武君熱情有加,或幫助搜尋史料,或陪同實地採風……種種情景,舉不勝舉,茲不一一贅述。概而言之,叢書的驚鴻面世,凝結著拯救委員會與編纂委員會全體成員的汗水與心血,體現了宣平人民的共同心愿與集體智慧。
蒙拯救委員會與編纂委員會錯愛,邀余總覽編審叢書,名之曰顧問。余孤陋寡聞,才疏學淺,實不堪當此重任,然生為宣人,義不容辭。遂爾不揣譾陋,擱置手頭課題研究,致力於十卷叢書文稿審讀。從體例結構到思想內容,從文學語法到標點符號,逐一審核,刪其蕪雜,補其缺失,正其訛誤,清其枝蔓。其中不乏幾易其稿者,窮一年之餘,終於完成是役。然因余學識精力有限,叢書或有疏漏,或存瑕疵,在所難免,尚期達識通才匡其不逮。是為跋。
沈志權謹識
癸巳年夏於婺州
(作者系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師範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