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克炅

宣克炅

宣克炅,男,1977年生,上海人,漢族,2000年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本科畢業,復旦大學在讀碩士。199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電視新聞中心社會新聞主編、記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宣克炅
  • 別名:宣克囧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77年
  • 職業:記者,主編
  •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 代表作品:2004年創立《東視新聞》的《小宣在現場》欄目
人物履歷,個人介紹,初出茅廬,事無巨細,敬業態度,個人事跡,相關事件,

人物履歷

宣克炅,2000年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本科畢業,復旦大學在讀碩士。現任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電視新聞中心社會新聞主編、記者。曾擔任《東視廣角》、《熱線傳呼》記者、編導工作,2004年創立《東視新聞》的《小宣在現場》欄目。報導過APEC、連戰宋楚瑜訪大陸、《夏令熱線》、防汛抗台、上海兩會等重大新聞事件。

個人介紹

初出茅廬

2000年,剛從復旦新聞系畢業的宣克炅進入東方電視台社會新聞部,彼時恰逢《熱線傳呼》草創,在時任製片人田明的帶領下,小宣和另外3位年輕記者首次上路。4人當中除了一個有一年工齡,另外3個都是初出茅廬的“愣頭青”,幾個人摩拳擦掌,個個幹勁十足。“壓力很大,但也真的很鍛鍊人”。憶及當年最瘋狂的時候,“一個月做12個專題”,對電視行業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這樣的工作量堪稱奇蹟。

事無巨細

行內人往往認為,“突發”社會新聞是最辛苦、收益卻最小的條線,有時辛苦半天,還要被人指斥“婆婆媽媽”、“家長里短”。但在小宣眼裡,突發新聞儘管不免細小瑣碎,但這些細小恰恰也是最“貼心貼肉”的。他回憶起早年曾有孤老上門反映,有關部門每月向他們發放的調查問卷上都有一項“是否健在”,要求老人們勾選“是”或“否”。且不論設問邏輯有何問題,光是這話就說得讓老人們心裡犯嘀咕:“這不是催著我們早點死嗎?”當時的小宣本未在意——“這么小的事”,未料想卻挨了批評。“當時的閱歷、經驗都不夠,實際上做出來會是非常人性化的報導。”
宣克炅在警局採訪宣克炅在警局採訪

敬業態度

但“新聞不僅僅是解決問題的,它還可以是解氣的、解悶的、解恨的”,只是這解氣解恨,並非針對記者而言。談到“有些年輕記者受了採訪對象的氣,很氣憤,說要‘曝他的光’報復一下,”小宣表現出一個“老記者”的成熟和專業,“記者是要保持冷靜和客觀的。你把自己的委屈愛憎摻雜到報導當中來,實際上是傷害了新聞,對當事人也是不公正的。”
至於為什麼喜歡“突發”,“啊,不是喜歡突發事件,是喜歡跑突發。”小宣拿核子彈作比,“突發一出來,瞬間就會有大量的信息迸發出來,這時候去現場,能夠掌握的信息是最多的。”
關於跑社會突發的辛苦,似乎已無需多言。但從站在新聞一線10年的記者口中說出來,還是有不一樣的真切感。“從早上六七點一直工作到夜裡十一二點,有時甚至到凌晨一兩點,一天跑四五個現場,壓力特別大,那時候,真連死的心都有。想死了就好了,什麼都不用管了。”但眼睛睜開,還是照樣到處跑。

個人事跡

每次看新聞,不敢說100%,但是80%以上是有的,總是“這裡是宣克炅在現場為你發回的報導”。他這個突發新聞記者的職位相當不爽,好像到處跑,那兒失個火,樓倒了,劫持人質了,化學氣體泄漏,煤氣管壞掉,水管壞掉什麼的,總少不了他,機車闖紅燈撞土方車 ,還有閔行在建13層樓盤倒塌,楊浦殺妻自殺男,少女生下混血小黑人等。 出了什麼突發的事,半夜三更都得爬起來。
宣克炅在醫院採訪宣克炅在醫院採訪
汶川地震發生後,主動請纓,在震後第二天,2008年5月13日趕赴四川災區,冒著餘震、克服種種困難採訪,在14天裡,發回電視新聞報導30多篇。 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靜安區高層住宅大火發生後,新聞中心的宣克炅是最早進入著火大樓的記者。當他進入大樓時,裡面到處漫著水,他們帶進去的手提攝像機1個多小時後就被淋短路了,帶子取不出來。當他們向領導匯報時,得到的回覆是:拿不出來就砸!

相關事件

突然“紅”了
2009年末,已經做了近10年記者的宣克炅突然“紅了”。對一名電視記者來說,這樣的紅法可能是猝不及防的。開心網上一則題為《神奇的宣克炅,上海最八卦最敬業的記者》的帖子被數以萬計的人轉帖。而不久以前,又有《宣克炅的升職感言,值得一看》的帖子在網上迅速傳播。在開心網上,表示“向小宣致敬”的人數超過60%。“哪裡有宣克囧哪裡就有‘杯具’”的投票數頗高,這當然是句玩笑話。在某論壇以此為題的帖子下,有人跟帖說“這樣說對小宣同學不公平,應該反過來講:哪裡有‘杯具’,哪裡就有宣克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