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宣仁門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陽市
- 所屬都城:隋唐洛陽城
地理環境,建築形制,城門遺蹟,考古歷程,
地理環境
宣仁門是隋唐洛陽東城的東門。東城大致位於全城的中部偏北, 南近洛水, 西鄰宮城(紫微城)與皇城, 北接含嘉倉城, 東臨徽安門街 ,隔街自北向南 , 分別與道光 、清化、立德 、承福諸里坊相望。
建築形制
宣仁門遺址坐西朝東,是隋唐洛陽城東城東垣上唯一的一座城門,共有 3 個門道 。由於中門道現在大部分壓在西大街下,北 門道則壓 在一座 5 層住宅樓下,未能進行全部發掘。
城門遺蹟
宣仁門的南門道建築在門道底部的夯築基礎上,呈東西向,平面為長方形,門道底部進深18.32(以門道南側東西兩端撞石外壁為準)、寬5.36米(以門道南北兩排地袱石壁為準)。門址中部和南部保存稍好,北部與東.部破壞較為嚴重。此次發掘出的門構遺蹟有土襯石、地袱石、車道、踏道、門砧、曲頰、門限石、將軍石礎、撞石、止扉石、鵝台、散水和城牆西側包磚一段。
土襯石均發現於門道南壁的底部,共有14方。另外,在門道南壁還清理出3個土襯石坑,在門道北壁清理出7個土襯石坑。上襯石台面較平,一側留有牙台,牙台寬16、高3厘米,上襯石長58~ 103、寬48 ~ 70、厚.22~25厘米。
地袱石均發現於門道南壁,直接置於土襯石上,共有11方。地袱石平面作長方形、長40~120、寬55、厚28~ 30厘米。石面上鑿有長方形排叉柱榫窩,山東向西,在門道南壁共發現17個排叉柱悱窩。榫窩東西長13、南北寬8、深約9厘米,相鄰的排叉柱榫窩之中心間距為83厘米。以門砧南北向中心線為準,兩側的排又柱榫窩不同程度地向中間傾斜(圖版陸,1)。排叉柱均焚於火。儀在少數榫窩中發現尚未燒成灰燼的排叉柱殘跡。根據排叉柱周圍的砌磚觀察,其外露部分為方角,嵌入牆體的部分為圓角,柱下.方的榫頭嵌入柱榫窩內,外露部分則塗朱,排叉柱東西直徑約34~ 35.南北直徑約20~22厘米。
門砧設在底部夯十上,共有2件,分別位於門道中部的南.北兩側。其中門道北側門砧位置稍有移動,南側門砧則保持在原位。南側門砧東西長107、南北寬80厘米。在門砧面上鑿刻長方形石槽和方窩各個。石槽作南北向,長107.寬22.5.深7原米:石槽偏西處為方窩,東西寬21、南北長23.深15厘米。長方形石槽當是用於安嵌曲頰的,方窩則是用於安嵌門樞的(圖版陸, 2)。在門道南側門砧石的方窩裡,清理出門樞臼槽與鵝台各1件。臼槽為鐵質,狀似無蓋方盒,仰嵌入方窩內,東西長18.南北寬17厘米。鵝台則覆扣在門樞臼槽里,直徑10、高5厘米。門樞臼槽與方窩用白灰粘合,門樞臼槽與鵝台則上下咬合,已經銹在一起。
曲頰僅存1件,置於門道南側的門砧石上,南北長80.寬22厘米。此曲頰為合角造,剖面頗似曲尺.彎頭部分(即立煩)與門限石咬合,臥頰部分嵌入門砧面上的長方形石槽內,曲煩面部- -側鑿有長方形榫窩,南北長24.5.東西寬6.2、深10厘米,此榫窩當是用來安嵌門柱的(圖版陸,2)。
考古歷程
宣仁門址的發現經歷了較長一段時間。
1960 年秋 ,考古工作者對隋唐東都宮城與皇城周圍的附屬諸小城進行了勘查 。但未找到東城的 3 座城門 , 認為“東面的宣仁門和北面的含嘉門已壓入街市 ,南面的承福門也因城垣未被發現而無法探尋” 。
1994 年, 有學者對宣仁門址的位置做了進一步推測, “宣仁門應在東城東牆北距含嘉倉城東北角約 1400 ~ 1520 米之間 , 即現在的老城北大街與興華街西側 , 中州東路大街的南北兩側一段範圍內”。
為配合洛陽市老城區政協南大街市場工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隊於1996年10月29日~1997年1月23日發掘了洛陽隋唐城東城宣仁門遺址,發掘面積為444平方米。宣仁門遺址位於現今洛陽市老城區西大街上,東距|字街口40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