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鼓文

客家鼓文,又稱鼓子曲。這是一種多以盲人口頭說唱的藝術形式,它最早產生於寧都,早年間廣泛留傳於寧都等周邊縣市,如廣昌、興國、於都、瑞金、會昌、石城一帶,因為具有客家地方的濃郁特色,所以很受民間百姓喜愛。

客家鼓文歷史悠久,據民間藝人介紹,流傳時間最少也有400年了。相傳在明末清初年間,戰火蔓延,社會動盪,百姓貧苦,就連算命的瞎子也沒了生意,斷了財路,紛紛另闢蹊徑謀生。據說在此其間有一瞎子很聰明,根據自己自幼聽說過的一些神話故事和民間傳奇,充分發揮自己的“口功”特長,利用算命時的誦頌腔調和乞討者沿街叫化的“過街溜”唱腔,編排成了一個個完整的故事,並用竹筒蒙上魚皮作樂器,開始走村串鄉,四處叫賣,居然一唱走紅,很受民眾歡迎。後來,眾多盲人競相效之,被稱作漁鼓的樂器,也被盲藝人們紛紛製作,於是編排話文,演繹歷史,說唱故事,摹擬許多角色,使之形象生動,語言流暢,曲調優美動聽,從而,客家鼓文就成為了一種全新的口頭說唱藝術在民間流傳開來。
鼓文的表演形式一般以盲人為主,一人坐唱。演唱時,盲人左手懷抱漁鼓,右手中指頂著一枚銅板擊打竹筒,雙手配合,敲擊出“砰砰扎砰扎砰砰”各式各樣的鼓點聲。說唱時用方言,聲情並茂,夾敘夾議,風格古樸優美,通俗易懂,平淡之中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裡面還有許多民俗文化的流傳口語,給人啟迪,催人奮進,加上方言襯詞、嘆詞、語氣詞,以及運用男女老少和各種性格人物語氣的摹擬,每唱至動情處,能使所有的聽眾迴腸盪氣,同喜同悲,同感共怒,感染力極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