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博物館

宜陽博物館

宜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期,宜陽洛河段及其支流沿岸分布著眾多原始聚落,其時代跨越裴李崗、仰韶龍山文化,印證著洛陽盆地和早期中國走向文明的進程。而且,宜陽地處交通要道,秦楚孔道、晉楚通道、兩京驛道、絲路商道、南北茶道在這裡交匯。

宜陽博物館館舍面積共7300平方米,主要分為三大展區:歷史文化展、革命歷史展、攝影書法美術作品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陽博物館
  • 外文名:Yiyang Museum
  • 地理位置洛陽市宜陽縣
  • 占地面積:7300 m
  • 類別:綜合性博物館
  • 開放時間:2021年6月30日
  • 門票價格:免費
第一展區,第二展區,第三展區,館藏文物,西周饕餮紋方鼎,西周豎紋銅簋,東漢神人車馬像鏡,地理位置,

第一展區

主要展示宜陽歷史文化。
展陳以保護、展示宜陽歷史文物為宗旨,以發生在宜陽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文化亮點為紐帶,圍繞“宜人之始、文明之源(原始社會時期)”,“甘棠之地、故國別都(時期)”,“光武承璽、兩京咽喉(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京畿別苑、錦屏遺珍(時期)”,“商旅充道、四方輻輳(時期)”五個部分,展出文物3000餘件,以文物實體和多媒體動態顯示等科技手段,生動再現了宜陽悠久的歷史文化。

第二展區

主要展示宜陽革命歷史和紅色印記。宜陽不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紅色資源也獨具特色。從1927年宜陽青年張兆芳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張自安等進步青年在韓城西關油坊秘密成立宜陽縣第一個中共黨支部開始,宜陽先後成立的各級黨組織和一大批優秀共產黨人,為這片沃土前赴後繼、拼搏努力、接續奮鬥,譜寫了黨領導宜陽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讚歌。
該展區以中共宜陽黨組織的建立、發展、壯大曆程為主線,展出珍貴圖片300餘張、歷史檔案和革命文物50餘件,全面展現了宜陽黨組織創立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是回顧革命歷史、緬懷先烈的重要載體,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提供了生動教材。
宜陽博物館
革命歷史展

第三展區

圍繞“十年輝煌 富美宜陽”主題,以該縣2011-2021十年經濟社會發展為主線,按照發展路徑分為“工業主導、農業調優、旅遊帶動、城鄉統籌”四個篇章。共展出200幅攝影佳作,從不同側面展示該縣十年發展歷程的輝煌成就,吸引了眾多民眾來此參觀、品讀宜陽深厚的歷史底蘊。

館藏文物

西周饕餮紋方鼎

現藏宜陽博物館的西周饕餮紋方鼎,紋樣莊重威嚴,肅穆,是西周早期極難得的上乘之作。此鼎1985年7月張塢鄉通陽村機磚廠出土,通高22.5厘米,口長18厘米,口寬14厘米,長方體型,寬折沿方唇,直腹稍淺,圓首方立耳,四柱足。腹四角和四面正中均飾有長方形扉棱。腹四面紋飾相同,均以雲雷紋為地,淺浮雕紋飾為主紋,主紋上還有細線紋。每面腹之上部,有一道凹弦紋將紋飾分為上下兩組,上組為對首單體雙夔龍,龍尾上卷,龍目凸鼓;下組為饕餮紋,粗眉大眼,尾下卷。四柱足飾倒立三角幾何紋,其內填如意雲朵紋。此鼎鑄工精良,造型堅實華美,紋飾富麗堂皇、繁縟迂迴。既有粗獷的風格,又有細緻的刻畫。其猙獰嚴峻之中,顯示著尊嚴和力量。
宜陽博物館
西周饕餮紋方鼎

西周豎紋銅簋

西周豎紋銅簋,現藏宜陽博物館,西周早期禮器、飪食器。1985年7月張塢鄉通陽機磚廠出土,通高13厘米,口徑19厘米,底徑17厘米。敞口、尖唇、短頸稍束、深腹、高圈足。腹部兩側有對稱雙獸耳垂珥。頸部及圈足飾一周雲雷紋填地、饕餮紋、突出的大漩渦紋為主紋相間的花紋帶,頸部還有凸出的高浮雕對稱獸頭,腹部滿飾豎棱紋。獸面紋、豎棱紋、饕餮紋和雲雷紋四種紋飾共同裝飾在銅簋上,線條流暢清晰,給這隻肅穆莊嚴的西周銅簋平添了幾分凝重和神秘。銅簋造型典雅莊重,紋飾精美,不僅體現出西周早期高超的青銅鑄造水平,它也是宜陽境內發現的最早的西周青銅重器。
宜陽博物館
西周豎紋銅簋

東漢神人車馬像鏡

圓鈕座,四乳四葉紋底,分四方四區,四區分飾西王母撫琴、侍從吹簫、擊掌一組;西王母執扇、三侍躬立似執扇,其一侍作回頭狀一組;西王母端坐、三人侍立一組;侍從皆有冠飾。一組飛馬駕車、車上坐有一人。其外為銘文帶:王氏作鏡四夷服 多賀君家人民息 胡虜滅 天下服 風南時節五穀服 長保二親子孫力大吉昌。鋸齒及雲氣紋緣。鏡飾均為浮雕式,不同形態的人物,刻畫細微,紋飾清晰,線條流暢。雖然紋飾頗為繁縟,然層次分明,做工精細,別具藝術美感,是罕見的銅鏡精品。漢代神仙思想更具世俗化和人性化,充滿及時享樂和長生不老的觀念,這種思想在此鏡中充分表現,尤其銘文內容恣肆浪漫,表達了漢代人樂觀率真的生命幻想,正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宜陽博物館
東漢神人車馬像鏡

地理位置

宜陽博物館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