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民眾反應,天坑概念,天坑的成因,天坑危害地球,
民眾反應
一聲巨響 地面出現大坑巨響後是持續十多秒的“嘩嘩”聲,那是地層塌陷後,沙石滑到坑底的聲音,每一聲都讓人發抖、發冷。
“坑是昨天凌晨3點過形成,當時一聲巨響,我被驚醒後再也沒睡著,被嚇慘了。”回憶起凌晨的那聲巨響,昨日,石埡村1組村民陳分模激動地說,先是“轟”的一聲,接著是持續十多秒鐘的“嘩嘩”聲,那是地層塌陷後,沙石滑到坑底的聲音,每一聲都響得讓人發抖、發冷,就怕哪一聲響起時,家一下就沒了,人也沒了。
村民陳志毅家離坑約50米遠,昨日凌晨他也被驚醒了,“那聲音比打雷還響。”
這已經不是第一個坑了,相繼出現了4個坑。昨日,站在“大彎頭”坡上這個深不見底的巨型“天坑”前,一晚沒睡的陳分模雙腳都在打抖。“小心點喲,很多地方已經垮成空心了。”正在現場牽警戒線的村幹部邱建濤不停地招呼著前來看坑的村民。
隨著“天坑”的擴大,多個“天坑”的警戒線也隨之擴張,為了安全需轉移的村民也由5戶驟增至112戶,共290人。
據宜賓市國土資源局統計,此次“天坑”影響的面積約0.6平方公里。宜賓市國土資源局地質環境監測站站長、地質工程師王擁軍說,由於“天坑”還在不斷垮塌,為了保證村民的安全,國土部門將紅旗村6組、石埡村1、2、3、4組劃為高危區,區內112戶,共290人將暫時性避讓轉移,可投親靠友,也可入住當地政府提供的帳篷。
天坑密布 深不可測
除了石埡村,與之相鄰的紅旗村天坑更多,警戒標誌隨處可見。紅旗村村主任王利明說,紅旗村的坑從凌晨開始出現,到昨日中午,一共出現了21個坑。
在其中一個坑前,王利明將石頭捆在一根100米長的繩上,將石頭扔下坑,兩秒鐘後,只聽嘩嘩兩聲響,王利明說,這是石頭碰到了坑壁,將繩抖動幾下,有沙石落下,只聽坑下傳來很空蕩的“嘩嘩”聲,還伴著回音。拴著石頭的繩一直如此向下放去,放了約50米長都還沒到底。
據了解,這26個“天坑”,最大的就是昨日凌晨出現在“大彎頭”的巨型坑,直徑約40米,深不見底。其他坑直徑在數米到10米不等。幾位村民說,“天坑”剛出現時,坑底傳出明顯的水流聲,他們認為地下有陰河。村民不敢回家公路施工受影響。
在紅旗村的一個平壩上,兩個藍色的帳篷格外醒目,王利明說,帳篷是縣政府提供的,已經有5戶村民搬離了自己的家,住進了帳篷或自己的親友家。韓廷富是紅旗村6組的村民,指著自家房前被“天坑”扯壞的石梯,她說:“這咋個還敢住人嘛,水泥砌的石梯都被扯壞了,房子也扯起裂縫了,萬一有什麼事,跑都跑不贏。只好住在親戚家。”同樣搬離的還有村民張興和,他每天晚上都在弟弟家住,但想著家裡還有很多家具,白天都會回到自己的家裡。張興和房屋的幾根支柱上都出現了裂紋。一些家裡沒被確定為危險區的村民也表示,已將小孩送到親戚家去了,而且自己晚上也有不回家的計畫了。村民還說,村裡有些田地被天坑扯出了很粗的裂縫,還有水泥砌成的堡坎也被扯壞倒塌。
正在這裡進行龍頭至巡場段公路改建的施工方也著急萬分,在石埡村“大彎頭”下的公路邊出現了一個“天坑”,這個坑使剛建好的公路路基塌陷了約5平方米。施工方項目經理楊世葉說,“因為這裡集中出現 天坑 ,為了安全,部分路段已經暫停施工,工程進度和路面行車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天坑概念
天坑: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積,陡峭而圈閉的岩壁,深陷的井狀或者桶狀輪廓等非凡的空間與形態特徵,發育在厚度特別大地下水位特別深的可溶性岩層中,從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寬度與深度均大於100米,底部與地下河相連線(或者有證據證明地下河道已遷移)的特大型喀斯特負地形。
天坑的成因
天坑的成因大多分兩種:塌陷型(廣西樂業天坑群等);沖蝕型(重慶武隆後坪沖蝕天坑群等)
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時具備六個條件:
一是石灰岩層要厚。只有足夠厚的岩層才能給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夠的空間。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氣帶(含氣體的岩層)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這樣地下河的流量和動力才足夠大,足以將塌落下來的石頭沖走。
五是岩層要平。從天坑四周的絕壁看就會發現,岩層與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層層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樣,只有這樣的岩層才能垮塌。
六是地殼要突起。地殼的運動就會給岩層的垮塌提供動力。
天坑危害地球
直至2010年,已經被確認的天坑達78個,其中2/3分布在美國,當然關於天坑的考察、認定和爭論尚未停止。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分布很廣,約占地球總面積的10%,中國喀斯特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主要分布於南方的貴州、廣西、重慶、四川、雲南等省區,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連片的喀斯特區,但喀斯特這個術語誕生於斯洛維尼亞。
目前出現的最大天坑
2010年5月31日,受熱帶風暴“阿加莎”的影響,瓜地馬拉首都瓜地馬拉城出現一個深達60米塌陷洞,有目擊稱一幢3層建築墜入洞中,至少造成1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