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蘇山

宜蘇山

宜蘇山,又稱潛山、潛亭山、蘇山,位於洛陽市孟津縣橫水鎮東北部。

宜蘇山是伏羲、女媧之母華胥氏的活動地,被稱為“華胥故都”。也是第十世炎帝建都地。山上有華胥廟、炎帝洞等,過大年、七夕節俗、春節祭祖的風俗皆發源於宜蘇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蘇山
  • 別名:潛山、潛亭山、蘇山 、三架山 
  • 所屬山系邙山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陽市
  • 走向:東西走向 
地理環境,主要建築,華胥廟,湯王廟,周武王廟,人文歷史,華胥故都,炎帝建都,春祭起源,七夕源頭,史料記載,後世紀念,

地理環境

宜蘇山是邙山的一段山脈,與平逢山、谷城山、宜蘇山、翠雲峰、首陽山等峰自西向東,一字排開。

主要建築

宜蘇山建有古廟群,內有華胥廟、炎帝洞、湯王廟、周武王廟等。

華胥廟

華胥廟,俗稱高廟,相傳為上古時期伏羲所築,每年歲首、七月初七皆在此祭祀華胥。

湯王廟

湯王廟,位於炎帝廟的西側。它地處宜蘇山之巔,人們也稱其為高廟。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五,人們都會到高廟趕廟會。根據宜蘇山清代碑刻的記載,商湯曾在七月初七來此祭祀華胥,因為商周王族都是華胥後裔,後人因此立廟紀念商湯。
宜蘇山
宜蘇山湯王廟

周武王廟

周武王廟,也建在宜蘇山上,其原因是周武王會八百諸侯於孟津宜蘇山,其理由是共祭華胥,因為商周王族都是華胥後裔,後人因此立廟紀念周武王。

人文歷史

華胥故都

宜蘇山是華胥氏故都,華胥部族活動在宜蘇山,古文獻中有明確記載。宋代羅泌《路史·前紀七·禪通紀·赫蘇氏》云:“赫蘇氏,是為赫胥。赫胥氏之治也,尊民而重事。方是之時,人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鼓腹而游,含哺而嘻,晝而動,夕而息,渴則求飲,飢則求食;莫知作善、而作慝也。出三入一,惝怳如遺,光曜赫奕而隆名。有不居,即以胥而自況,九洛泰定,爰脫灑於潛山。”潛山,就是孟津縣西部的宜蘇山。
清嘉慶《孟津縣誌》卷一《沿革考》云:“上古為赫蘇氏之都。赫蘇,是為赫胥。《路史》曰:‘赫蘇氏之為治也,光曜赫奕而隆名。有不居而自況,九洛泰定,爰脫灑於潛山。’今津之西境有潛亭山,蘇山其故墟也。”潛山、潛亭山、蘇山,皆指的是孟津縣宜蘇山。

炎帝建都

宜蘇山也是炎帝之都。《路史》中的“不居”是第十世炎帝,在華胥氏之後,第十世炎帝也曾建都於宜蘇山。

春祭起源

宜蘇山是春節祭祖風俗的起源地。伏羲在宜蘇山修築華胥廟,每年歲首在這裡舉行春祭。當時華胥的祭禮,每年三次,春祭、冬祭和七夕祭。

七夕源頭

宜蘇山的七夕祭活動是七夕節的來源。傳說華胥的生日是七月初七,十世炎帝的駕崩之日,也是七月初七。宜蘇山的七夕祭,祭物、祭禮等,都與“七”有關。祭物要用雞、魚等七種祭品,另有七名德高望重的女性擔任陪祭。在宜蘇山,七夕祭又稱七娘會、七娘媽誕等。民間認為,華胥是編織絲綢、紡織業者的守護神,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其誕辰。因此,七夕祭活動還有祈福許願、乞求巧藝、祈禱姻緣、保護小孩平安等。

史料記載

《山海經·中山經》記載:“青要之山,實維帝之密都……又東十里曰騩(guī)山……又東四十里曰宜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蔓居之木,滽滽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是多黃貝。”

後世紀念

上古時期,伏羲在宜蘇山修築華胥廟,每年歲首在這裡舉行春祭。
商朝時期,商湯曾在七月初七來宜蘇山祭祀華胥。
西周時期,周武王以共祭華胥為由,會八百諸侯於孟津宜蘇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