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觀蝶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宜興觀蝶節
  • 主題詞:宜興,觀蝶節,民俗,梁祝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民俗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09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主要價值,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宜興“觀蝶節“源於千古絕唱的“梁祝“愛情傳說。2006年,作為“梁祝傳說“的發源地宜興,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梁山伯祝英台之鄉“,同時“梁祝傳說“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宜興‘觀蝶節'“也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農曆三月廿八,在宜興祝陵都會舉行隆重的“觀蝶節“。

歷史淵源

相傳祝英台在梁山伯墓前殉情後,墓地中飛出一對碩大無比的蝴蝶,人稱是梁祝精魂的化身。兩隻蝴蝶形影相隨,其中黑色的為祝英台、黃色的為梁山伯。每年春回大地,宜興善卷後洞附近山花怒放,成群結隊的蝴蝶上下翻飛,周邊地區的村民都來觀蝶,並約定成俗,將祝英台殉情之日農曆三月廿八定為觀蝶節。

基本內容

2017年宜興觀蝶節開幕式新意迭出,精彩紛呈:來自英國和美國的“驗客”達人巧扮“梁祝”,一顰一笑妙趣盎然;中國四大愛情故事情景小品古今穿越,高潮迭起;婚俗文化館揭牌、梁祝文化戲劇節開場好戲連台;“因愛而來、與愛同行”共享腳踏車情侶騎行首發即吸引百對情侶……與此同時,“首條中國愛情穿越之旅”依然吸引了眾多中外遊客。該線路融溶洞、山林、水系、梁祝歷史傳說遺存以及愛情文化景觀等於一體,集景、情、趣、理於一身,恍如時空穿梭、古今交替,景點景觀如顆顆紅豆,貫穿整條穿越旅途,人們在氛圍濃郁的“梁祝”旅情中,暢享風景之美、風情之樂和風物之趣。

主要價值

(1)歷史文化價值。“梁祝傳說”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產生並傳承下來的自然或社會的遺蹟、遺物等,作為歷史的產物,必然烙上時代的印記,反映當時的自然生態狀況和社會的政治、經濟、婚姻、生活、文化等狀況,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如祝英台女扮男裝求學,是女性在男尊女卑社會環境下,要求平等權利的體現;祝英台與馬文才的婚配,是當時社會門閥觀念,婚姻父母包辦的集中體現;祝英台哭祭跳墓,是女性對於封建婚姻壓制的一種控訴。值得一提的是,從唐代起,宜興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在善卷一帶,有個傳統的“觀蝶節”,在那天男女老少紛紛到善卷洞踏青觀蝶,燒香拜佛,各種民間文藝表演精彩紛呈,這些民間文藝表演,都有著古老的歷史和極為優美獨特的表現形式。
(2)社會價值。“梁祝傳說”自身保留的原始信息以及記錄的歷史活動信息,不僅僅是一個愛情故事,它蘊涵著深刻的中國傳統文化、民俗、哲學、歷史等種種“文化基因”,有著重大的社會價值。例如,祝英台女扮男裝去讀書反映了古代吳越兩地“尚學”的文化風氣;梁祝同床三載而不逾矩,反映出古代青年男女對兩性關係的莊嚴態度;梁祝的“十八相送”折射出古代戲曲藝術取得的偉大成就;梁祝故事中最為精彩的“化蝶雙飛”反映出東方人“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觀……。對於研究民族信仰、風俗、風尚、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愛情觀、道德觀等的社會文化演變,以及長江流域的古文化交流和傳播都有重要社會價值。
(3)科學研究價值。“梁祝傳說”包含著大量歷史信息,反映當時社會條件下生產力發展水平、科學技術水平和人們的創造能力,具有科學價值;作為一種文獻,“梁祝傳說”以傳承的形式,為後人的科學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第一手科研資料,具有研究價值。如“梁祝傳說”當中最吸引人的,最高潮的地方就是“化蝶雙飛”。一對情人,不能同生求同死,最終幻化成為一對生死相守、相伴相隨的美麗“彩蝶”。提到蝴蝶,位於善捲風景區的“梁祝傳說”遺存處,每年春夏之交,常現“萬千蝴蝶舞翩躚”的自然奇觀。值得一提的,於1996年6月在首屆中國昆蟲學會蝴蝶分會上確認。宜興善捲風景區的小氣候很適合蝴蝶繁殖和生長,洞穴和地下水是蝴蝶的重要生活基礎,洞穴中的石縫是蝶蛹寄居的理想場所。此外,善捲風景區所在的螺岩山座北朝南,擁有較大面積的向陽面坡,常年溪流不斷,這裡的植被層次複雜,喬木、灌木、藤本花卉和地表草木層以及藻類、菌類生物物種等一應俱全,覆蓋率達到90%以上,成為蝴蝶的“大糧倉”。這一發現對豐富我國蝴蝶資源和增強生物多樣性的認識,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4)藝術審美價值。“梁祝傳說”包含著大量的藝術珍品,反映了某個時代某個民族的審美觀點,具有審美價值。如善卷後洞的三生堂和祝英台書院一組建築,有亭台樓閣、假山園林等類型,建築物屋脊翹角上分別浮雕人物、荷、鹿、松、虎、鶴等圖案,構圖新穎,想像豐富,造型生動,栩栩如生。現存的碑刻“碧鮮庵”、“英台琴劍之冢”、“蝶亭”等。尤其是“碧鮮庵”三字是唐朝太守鳳翔節度使李蠙所書,魏楷,文字對仗工整,刻藝精湛,雋秀雅致。在善捲風景區內有一處,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秀棠製作的“梁祝”郵票紫砂浮雕一組五尊,另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秀棠、呂堯臣策劃、監製的梁祝紫砂壺和彩蝶紫砂壺。在善捲風景區還留下了大量詩詞、楹聯。如:蝴蝶滿園飛不見,碧鮮空有讀書壇。宋代詩人薛季宣:萬古英台面,雲泉響佩環。練衣歸洞府,香雨落人間。蝶舞凝山魄,花開想玉顏。這些楹聯都表達了對人傑地靈的讚歌和對梁祝文化的褒獎,值得收集、整理和傳承。以上建築、碑刻、紫砂工藝、詩詞等均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

瀕危狀況

自2003年恢復“觀蝶節”後,盛行不衰,傳承不止,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成為了當今中華文化之園中一朵光彩奪目的文化奇葩。但近年來舉辦的梁祝文化旅遊節暨“觀蝶節”娛樂性、參與性、可觀賞性還不強,對旅遊者的吸引力還不夠,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擴大。

保護措施

開放於1934年的善卷洞是我國最早開放的景區之一。近年來,依託善卷洞“萬古靈跡“的自然景觀和“梁祝傳說“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區著力資源整合,融入古典與時尚,自然風光、歷史風物、人文風情匠心薈萃,呈現出一幅令人陶醉的“東方愛情版“文旅畫卷。
2017中國·宜興梁祝文化觀蝶節將歷時一個月,期間除推出多條愛情穿越旅遊線路外,還將舉辦中國梁祝文化研究成果展、第三屆中國·宜興梁祝戲劇節善卷洞專場演出、情侶“梁祝十八相送“愛情主題腳踏車騎行、善卷洞婚俗館展出、宜興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水墨善卷夢在遠方“國山少年書畫作品展示等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