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教育體育志(1986~2005)》是宜城市教育體育局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城教育體育志(1986~2005)
- 作者:宜城市教育體育局
- 語言:國語
- 出版時間:2011年07月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余大水、王憲奎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因在本志斷限內宜城撤縣設市,且市教委與市體委合併組建市教育體育局,故定書名為《宜城教育體育志》。 二、本志上限為1986年,下限為2005年。為保持資料的完整性,個別章節適當上溯或下延。 三、本志採用述、記、志、傳、圖、表、錄等形式,以志為主,橫分門類,縱述歷史。 四、本志採用公元紀年。
作品目錄
- 封面
- 宜城教育體育志
- 宜城市教育體育志編纂委員會
- 宜城市教育體育志編輯室
- 圖片
- 宜城市中國小布局圖
- 2009年5月2日,胡錦濤總書記視察了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圖為該院副院長、宜城一中七五屆畢業生、博士生導師余銳萍教授(右一)正在向總書記匯報。
- 原湖北省副省長韓南鵬1989年視察孔灣中學
- 2005年,副省長郭生練(左一)視察宜城一中
- 2004年4月,省教育廳廳長路鋼(左一)在宜城市調研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 2004年教育部體藝衛司司長楊責仁(右二)在實驗國小調研
- 2004年3月,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安麗(左一)在宜城市教體局局長余大水(右一)的陪同下,視察鄭集鎮楚都中學
- 1997年,原湖北省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未定昌(左二)蒞臨宜城市鄭集鎮楚都中學檢查指導工作。
- 教體局領導班子在研究工作。從左至右:李保東、羅富才、王憲奎、聶萬昌、楊金朗
- 宜城縣1986年9月被評為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
- 宜城市2001年9月被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計委、省人事廳聯合授予“湖北省‘兩基’工作先進市”榮譽稱號。
- 宜城一中1999年被評為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
- 2002年,市實驗國小被評為全國優秀(示範)家長學校
- 宜城市幼稚園在全國第六屆校園春節 聯歡晚會上文藝表演獲三等獎。
- 宜城一中校園一角
- 轉點重建的宜城一中教學樓
- 新建成的宜城一中
- 市職業高中校園一角
- 新建的宜城二中
- 新擴建的宜城三中
- 宜城一中轉點重建工程於2005年8月竣工(圖為該校人工草塑膠田徑場)。
- 城關中學實驗樓
- 市二中微機室
- 市職業高中教學樓
- 城關中學全貌圖
- 劉猴中學理化生實驗室
- 市三中學生在多媒體教室上課
- 市三中學生在美術教室上課
- 市幼稚園園景
- 市實驗國小教學樓
- 流水鎮初級中學教學大樓
- 流水鎮黃沖村寄宿制國小學生寢室一角
- 2005年落成的流水中學學生食堂
- 流水鎮黃沖國小學生讀書園地
- 漢江中學科技活動室
- 2004年城關中學學生沈俊(右一)獲國家專利證書
- 漢江中學學生製作的生物標本
- 漢江中學科技手抄報
- 市職業高中學生在實驗室學習汽車駕駛
- 龍頭中學田徑隊正在訓練
- 龍頭中學輸送到八一現代軍事五項運動隊的王小康(左二)回母校時與教練的合影
- 1999年落成的宜城市體育館
- 2004年落成的宜城市游泳館
- 市體育館內景
- 2004年湖北省第十二屆運動會划船比賽在宜城鯉魚湖舉行
- 湖北宜城國際鐵人三項賽開幕式現場
- 原襄樊市委書記田承忠(右一)為湖北省第十二屆運動會划船比賽獲獎運動員頒獎
- 湖北宜城國際鐵人三項賽比賽現場(一)
- 湖北宜城國際鐵人三項賽比賽現場(二)
- 實驗國小花樣跳繩節 目在北京冬令營活動中獲一等獎
- 實驗國小花樣跳繩在湖北衛視演出
- 2005年11月13日中國教育電視台“同一片藍天下”欄目播放了宜城實驗國小“班級文化建設”活動錄像。圖為該校學生自己創辦的班級文化牆
- 實驗國小課外興趣小組自己編排的舞蹈《小螞蟻》
- 市幼稚園於1994年12月被評為襄樊市示範幼稚園。圖為該園慶”六一”文藝展演
- 宜城運動員(左一)參加襄樊市第十二屆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男子100米決賽
- 市一中運動員在跳高比賽中
- 宜城市中國小學生在囊樊市第十二屆中學生運動會上表演團體操
- 全國優秀教師王傳平2003年在英國劍橋大學考察時留影
- 市一中骨幹教師張保華在課堂上
- 市一中特級教師黎里安在輔導學生
- 湖北省優秀教師張玉高在課堂上
- 市一中聘請的外教正在向教師講課
- 美國外教(右二)與一中學生交流
- 2005年抗日名將張自忠將軍的女兒張廉雲(左三)在市二中考察時與學生合影
- 張自忠將軍的孫子張慶隆(左三)在城關中學參加“張自忠教育基金”頒獎儀式後與獲獎學生合影
- 2000年4月,王集鎮槐樹國小成立以陳華軒烈士命名的“陳華軒小組”
- 目錄
- 凡例
- 序
- 大事記
- 概述
- 第一篇 教育機構
- 第一章 行政機構
- 第一節 市(縣)機構
- 第二節 鎮(辦)機構
- 第二章 督導機構
- 第一節 政府督導室
- 第二節 教育督導辦公室
- 第三章 黨的組織
- 第一節 市(縣)教委、教體局黨委
- 第二節 鎮(辦、區)黨總支
- 第四章 群團組織
- 第一節 工會
- 第二節 婦委會
- 第三節 團委
- 第四節 關工委
- 第五節 老區教育研究會
- 第六節 體育總會
- 第七節 老體協
- 第八節 太極拳協會
- 第二篇 學校教育
- 第一章 幼兒教育
- 第一節 幼兒教育的發展
- 第二節 幼兒教育的管理
- 第三節 教育實施
- 第四節 幼稚園選介
- 第二章 九年義務教育
- 第一節 學校布局
- 第二節 學制與課程設定
- 第三節 教育實施
- 第四節 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 第三章 高中教育
- 第一節 發展概況
- 第二節 學制與課程設定
- 第三節 教育管理
- 第四節 教育實施
- 第五節 智育水平
- 第四章 職業教育
- 第一節 概況
- 第二節 初級職業技術教育
- 第三節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
- 第五章 成人教育
- 第一節 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第二節 其他成人教育機構
- 第六章 特殊教育
- 第七章 教育考試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管理
- 第三節 考試實施
- 第三篇 社會教育
- 第一章 科普教育
- 第一節 組織管理
- 第二節 教育實施
- 第三節 成果推廣
- 第二章 普法教育
- 第一節 組織管理
- 第二節 教育實施
- 第三章 掃盲教育
- 第一節 組織管理
- 第二節 教育實施
- 第三節 檢查驗收
- 第四篇 教師隊伍
- 第一章 教師隊伍的發展變化
- 第二章 教師地位
- 第一節 教師參政議政
- 第二節 表彰優秀教師
- 第三節 職稱評定
- 第四節 民辦轉公辦
- 第五節 代課教師
- 第六節 離退休教師管理
- 第三章 工資與福利
- 第一節 工資
- 第二節 福利
- 第四章 教師培訓
- 第一節 學歷培訓
- 第二節 專業文化合格考試
- 第三節 國語考試考核
- 第四節 中國小繼續教育
- 第五節 骨幹教師培訓
- 第六節 校長崗位培訓
- 第五章 教師管理
- 第一節 政治思想管理
- 第二節 工作管理
- 第三節 組織管理
- 第五篇 教育經費與辦學條件
- 第一章 教育經費
- 第一節 經費渠道
- 第二節 經費支出
- 第三節 經費管理
- 第二章 辦學條件
- 第一節 “一無兩有”
- 第二節 校舍規範化
- 第三節 危房維修改造
- 第四節 配套設施
- 第六篇 教學研究
- 第一章 機構
- 第一節 沿革
- 第二節 人員構成
- 第三節 職責
- 第二章 教研實施
- 第一節 常規教研
- 第二節 教學改革課題研究
- 第三節 基礎教育課改研究
- 第四節 高中教研
- 第七篇 鄉鎮教育
- 第一章 鄢城街道辦事處
- 第二章 南營街道辦事處
- 第三章 小河鎮
- 第四章 雷河發展區
- 第五章 劉猴鎮
- 第六章 孔灣鎮
- 第七章 鄭集鎮
- 第八章 流水鎮
- 第九章 板橋店鎮
- 第十章 王集鎮
- 第八篇 教育改革
- 第一章 教育體制
- 第一節 分級辦學、分工管理
- 第二節 政府負責 以縣為主
- 第二章 “三教”統籌
- 第一節 組織領導
- 第二節 改革實施
- 第三章 用人制度
- 第一節 教師聘任
- 第二節 幹部選拔
- 第四章 素質教育
- 第一節 實施
- 第二節 考核與評價
- 第九篇 體育工作
- 第一章 體育管理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體制
- 第三節 貫徹法律法規
- 第二章 民眾體育
- 第一節 學校體育
- 第二節 職工體育
- 第三節 農村體育
- 第四節 老年人體育
- 第五節 傷殘人體育
- 第三章 競技體育
- 第一節 組織與管理
- 第二節 業餘訓練
- 第三節 競賽
- 第四節 人才輸送
- 第四章 場地設施建設
- 第一節 公共體育設施
- 第二節 鄉村體育設施
- 第三節 學校體育設施
- 第四節 體育場地普查
- 第五章 體育彩票
- 第一節 即開型體育彩票
- 第二節 電腦體育彩票
- 第十篇 教育人物
- 第一章 人物傳略
- 黃開茂
- 趙正華
- 鄧勤才
- 李厚甫
- 第二章 人名錄
- 常建亞
- 楊立豪
- 吳梅峰
- 胡家全
- 王傳平
- 李均志
- 吳德泉
- 黃庭堂
- 任少蘭
- 宋德蘭
- 逯成國
- 羅運生
- 胡純德
- 孟成秀
- 龔開香
- 楊士牛
- 吳調安
- 邱光永
- 第三章 人物表
- 要文輯存
- 編後
-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