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社會學視角下的佛教與現代性

宗教社會學視角下的佛教與現代性

《宗教社會學視角下的佛教與現代性》是香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黎安

基本介紹

  • 書名:宗教社會學視角下的佛教與現代性 
  • 作者:黎安
  • 出版社:香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7月
  • 頁數:275 頁
  • 定價:34.4 元
  • ISBN:9789887404019
內容簡介
宗教與現代性之間的關系問題是宗教社會學研究的核心關注點之一。宗教社會學奠基人之一韋伯建立了以「理性化」爲分析主線的宗教理論,以此來分析包括佛教在內的各大宗教和現代性之間的關系。上世紀70年代西方宗教社會學界發生範式變革,占主導地位的世俗化範式受到質疑和反對,出現了三種超越經典世俗化理論的範式。20世紀東亞佛教地區的社會現代化進程日新月異,佛教的現代性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臺灣人間佛教運動的興盛,被認爲是佛教現代性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 本書的核心問題是借鑒這些宗教社會學的最新範式、方法與理論,通過對近現代人間佛教運動的梳理,進而分析中國社會的現代性發展與佛教變遷之間三個層面的動態關系問題:一,佛教氣質和社會現代性發展之間的關系;二,社會現代性發展過程中對佛教施加的外部影響;三,佛教自身的變遷和對社會現代性發展的反作用力。以此爲基礎,重新審視韋伯宗教...(展開全部) 宗教與現代性之間的關系問題是宗教社會學研究的核心關注點之一。宗教社會學奠基人之一韋伯建立了以「理性化」爲分析主線的宗教理論,以此來分析包括佛教在內的各大宗教和現代性之間的關系。上世紀70年代西方宗教社會學界發生範式變革,占主導地位的世俗化範式受到質疑和反對,出現了三種超越經典世俗化理論的範式。20世紀東亞佛教地區的社會現代化進程日新月異,佛教的現代性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臺灣人間佛教運動的興盛,被認爲是佛教現代性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 本書的核心問題是借鑒這些宗教社會學的最新範式、方法與理論,通過對近現代人間佛教運動的梳理,進而分析中國社會的現代性發展與佛教變遷之間三個層面的動態關系問題:一,佛教氣質和社會現代性發展之間的關系;二,社會現代性發展過程中對佛教施加的外部影響;三,佛教自身的變遷和對社會現代性發展的反作用力。以此爲基礎,重新審視韋伯宗教社會學中的佛教理論,並探討國外研究範式研究中國宗教現象的制度背景、方法論和理論適用性問題。 本書的行文脈絡是,首先提出問題,並進行了相關理論和文獻的綜述。接著梳理了宗教社會學的理論和範式變革,介紹本書採取的方法論和研究方法:科爾曼的「系統行爲內部分析法」及其詳析模式。在此基礎上,通過對人間佛教運動的誕生、發展、教理和實踐等多方面的考察與分析,得出三個方面的結論: 第一個方面是西方宗教社會學理論和方法論,同西方社會現代性發展與宗教變遷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使用這些範式和方法論研究中國宗教問題時,必須認識到其局限性和適用性,要注意辨析其潛在的理論假設和所處的制度背景。 第二個方面是以人間佛教運動爲例,分析佛教和現代性關系問題。首先,本書用「系統行爲內部分析法」詳析了人間佛教運動變遷的機理。第二,在這基礎上,提出研究中國佛教現代性問題時需要考慮的三個制度背景。第三,總結出佛教現代性發展呈現的六大特徵。第四,佛教本身包含現代性因素,其現代性社會功能的發揮之所以受到遏制,是因爲受到客觀社會環境的制約,韋伯佛教觀的誤判恰恰源自其忽略了中國現代性的社會環境背景。第五,分析了佛教現代性發展的一些可能性。第六,最後回答了相關文獻研究的熱點問題。 第三個方面是對韋伯宗教社會學理論的重新審視。韋伯的宗教社會學和佛教觀,在提供了衆多洞見的同時,也有很大缺陷:第一,韋伯的時代局限性;第二,歐洲中心主義立場;第三,對宗教多元主義的看法有誤;第四,對個人「宗教性」估計不足;第五,過分強調了宗教的經濟倫理作用,低估了其他宗教倫理和現代性之間的甚深關系;第六,韋伯宗教分類學的偏差;第七,韋伯低估了佛教的入世訴求;第八,韋伯低估了神秘主義和出世這兩個特性在維持「宗教性」方面的重大價值。 文章最後是結論:中國的現代性發展,有其自身的路徑特點。臺灣人間佛教運動可被視爲是文化複興、民間社會崛起和社會運動浪潮中的一環。加上佛教本身與西方宗教的不同之處,這使得人間佛教的現代性變遷在很多層面呈現出不同於西方的特色:譬如建魅、社會化和組織化等,同韋伯和經典世俗化理論的論斷有較大差異。人間佛教運動作爲社會現代性發展的一部分,既受到社會現代性發展的激勵和制約,又爲其提供引導,二者之間呈現出複雜的互爲因果的關系。 黎安,男,1972年生,浙江杭州人。1994年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獲機械專業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得社會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在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任教至今。2013年獲得中山大學宗教學博士學位。2017-2018年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社會福利思想,宗教社會學,社會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