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葆疇,原名宋奇,1883年出生,湖南嶽陽縣河西(今君山區)人。父親系前清秀才,教書度日。家中兄弟三人,其排行於末。其幼受庭訓,家教甚嚴。
基本介紹
主要貢獻,人物經歷,
主要貢獻
1905年,宋葆疇加入同盟會。在校期間亦常讀《浙江潮》《洞庭波》《警世鐘》等進步書報,並將這些雜誌、小冊子等秘密轉送到省城各學堂,宣揚革命思想。1911年8月,其受同盟會本部之命前往北京,後派往山東德州任北洋製造局監理軍火委員,密謀起義,不慎敗露,所幸得以逃脫。翌年8月,前往北京創辦《民主報》,宣揚進步思想,未及二年,不容於北洋政府,報館被查封,只得再次隻身出走。
1922年2月,宋葆疇受孫中山之命入湘、黔、川邊區與陳渠珍、蔡鉅猷、賀龍等聯絡,進行北伐前的準備工作。次年奉命擔任湖南省江華縣知事,因沈鴻英之亂再回湘西,於1925年受命擔任湘軍總司令部參議。此期間,其接觸到了社會主義理論的書籍和報刊,喜愛異常,每每燈下夜讀,感慨不已,自感收穫頗豐,覺悟多有提高。並曾結合當時情況寫下了一篇《辯革命性和階級性》的文言文,痛斥汪精衛之觀點。1926年隨軍北伐,擔任了新堤(今洪湖市)稅務局局長、湘中汽車路局副局長等職,後解職閒居鄉里。
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宋時任岳陽縣救濟院院長,在當地主持救濟難民工作。1938年10月岳陽淪陷,日軍燒殺擄掠,一片腥風血雨。他帶領多名難民和孤兒進入岳陽河西金家河避難,因時局艱難,只得遣散難民。所留下孤兒由他照顧,直至1940年底方才將他們全部妥善安置。日軍占領岳陽期間,亦曾慕其名,欲委以他職務。他抵抗日軍委任,借酒發瘋,佯裝神經錯亂得以脫身。
1946年6月,宋葆疇受聘擔任湖南省政府顧問,次年轉任中華文化學院教授,1948年程潛主政湖南時被選為湖南省政府參議。1950年6月,宋葆疇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
人物經歷
1889年啟蒙學文,師從於父,1898年考入本縣金鄂書院,1901年2月考入湖北武昌強學會社修習英文。
1903年10月,宋考入湖南高等學堂。時值清末,朝廷陷入內憂外患之中,國內排滿之風盛行,革命風潮澎湃而起。其因與宋教仁交厚,書信來往甚密,思想深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