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文的失敗

《宋子文的失敗》是傅斯年所著作品,出自於《傅斯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宋子文的失敗
  • 作者:傅斯年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傅斯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上期的《世紀評論》,有我的一篇論宋子文的,和本期同日出版的《觀察》周刊,又有一篇我敘述孔宋二家豪門資本的若干事實,在鐵幕縫中透出來的事實。連同這一篇,總計三篇,盼望發生興趣的讀者,取來全看,因為大體上沒有什麼重複。
論宋子文必須論到孔祥熙,他倆雖然是對頭,然而確是今天悲劇里的雙扇活寶貝。以下所論,有好些是孔時開端,並且走了好遠的。
孔宋失敗的第一個原因,由於他的“清廉”程度。孔則細大不捐,直接間接;宋則我生你死,公私一齊攬亂來把持。前者貪慾過於支配慾,後者支配慾過於貪慾。雖然形狀這樣不同,而有好多相同之點,從所以得地位算起,一、二、三……我今天只說一件,就是兩個人絕對是以買賣為靈魂的,絕對相信他所相信那一種形態的自由買賣,尤其顯著的色彩是自由在己,買賣在公。抗戰時期,孔當政,大家要管制經濟,孔連說不行,不行,不行。要是管制,還有買賣嗎?沒有買賣,還有國家嗎?諸如此類。等到蔣主席也要管制了,大家吵的凶了,他是官僚派,也說管制,但心裡全不如此,面從背違,弄得一陣一陣紊亂。最後還說:你看,原來不該管制的。美國人借我們一批黃金,本是救濟財政危機的,一到他手,便成他的續命湯。他拿來一文不值半文錢一賣。有錢者皆大歡喜,強心針成了刺激物價市場的擾亂品。黃金如此,外匯亦然。宋也是根本相信自由買賣的。相信國家的錢不該給人的(這倒是對的,可惜不一般套用),自己有興趣的事和人,卻另當別論。他的自由買賣的原則,在理論和實際上是這樣:(一)中國人談不到管制,凡談管制的都不是財政政策。(二)理想的財政經濟,是Sound business,如前的美國共和黨的觀念。(三)自由買賣在我是絕對的,我愛買你的什麼,你便須賣什麼,我愛賣國家的什麼,我就賣什麼。(四)財政政策必須基於經濟政策之觀念,他是沒有的,而且他根本沒有經濟政策。只是對外買賣,我來控制一切外來物資和錢鈔,無論是買的,借的,或捐的。在這樣的理論和實際之下,今天的財政現象經濟現象是必然的。平情說,自由經濟,在中國不可能,因為並不是企業發達的國家。一切都管,在中國也不可能,因為中國並沒有社會組織的經驗。在戰時,在今天,最好是乾乾淨淨的、堅強不移的管制幾項生活必需品,一面不取全盤自由,一面也不要樣樣管制,偏偏孔宋那樣的“自由”,而一切管制論者,又妄向蘇聯的辦法看齊,忘了國體社會全不同,適足以助宋之自信與藐視。新方案是要管制了,宋的“哲學”失敗了。但是,你趕著驢兒去做水牛的事,行嗎?【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東聊城人。1913—1919年在北京大學預科、本科學習。北大畢業後,赴英、德留學七載。1926年底回國,1927年任中山大學文科主任及歷史、中文兩系主任。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後,創辦歷史語言研究所,任該所所長達二十三年之久。1930年代在北大兼任教授。抗戰時期,先後擔任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長、中研院總幹事、西南聯大校務委員等職,並同時出任第一至四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炮轟孔祥熙、宋子文,震撼朝野,有“傅大炮”之譽。抗戰勝利後,出任北京大學代理校長,主持繁重的北大復員工作。1948年底被任命為台灣大學校長,最終“歸骨于田橫之島”。編者簡介歐陽哲生,1962年5月生於湖南省長沙市,現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赴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日本東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台灣“中研院”近代史所等處訪學。主要著作有:《自由主義之累——胡適思想之現代闡釋》、《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嚴複評傳》、《科學與政治——丁文江研究》、《探尋胡適的精神世界》、《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傅斯年一生志業研究》等。編有《胡適文集》(12冊)等多種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