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十二講

宋史十二講

《宋史十二講》是2010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智超。本書是《國史十二講》叢書之一。

基本介紹

  • 書名:宋史十二講
  • 作者陳智超
  • ISBN:9787302217312
  • 頁數:379頁
  • 定價:36.00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02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文摘,

內容簡介

本書是清華大學歷史系主編的“國史十二講”系列之一。以專題的形式,介紹了宋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法律、中外關係等各個方面的情況,與傳統教科書相比,可讀性更強,是學術性、普及性兼具的歷史著作。

作者簡介

陳智超,1934年生,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為宋史專業研究生,1965年畢業後留所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歷史文獻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直至退休。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方向為宋至明代歷史、歷史文獻學等。出版論著7種,合著合編論著8種,整理陳垣先生論著9種,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代表作有《解開〈宋會要〉之謎》等。

圖書目錄

我的宋史研究——代序Ⅲ
插圖插圖
第一講一二五八年前後宋蒙陳三朝間的關係
第二講《袁氏世范》所見南宋民庶地主
第三講宋史研究的珍貴史料
——明刻本《名公書判清明集》介紹
第四講(上)《宋會要輯稿》的前世現世和來世
(下)《宋會要》食貨類的復原
第五講金元真大道教史補
附: 許昌天寶宮訪碑記
第六講宋代的書鋪與訟師
第七講崖門水域宋元沉船的初步考察
第八講宋代人口的增長與人口分布的變化
第九講宋代土地的開發與農業生產的發展
第十講宋代地主的剝削形態及其經營方式
第十一講宋代階級結構
第十二講論重新整理《舊五代史》輯本的必要與可能
——《舊五代史》輯本及其點校本
附錄宋史史料

序言

《宋史十二講》將要和讀者見面了。本書收錄了我自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有關宋史(含金史)的論著十二篇。我願藉此機會,向讀者簡介我的宋史研究過程。
我的父親樂素先生是我國現代宋史研究的開拓者之一,又是我的研究生導師。我之所以選擇宋史作為自己的一個研究重點,受到父親的深刻影響。但是,父親從來沒有刻意要培養我成為一個宋史研究者,這是潛移默化的結果,也有一些偶然的因素。
……我的宋史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歷史文獻學,具體來說,就是對宋代重要歷史文獻的研究。我在《自選集》的自序中曾經說過:“新史料的發現,史料真偽的判斷及時代的確定,史料意義的多角度、多層次的詮釋,以及發現和糾正文獻在轉錄或刊刻過程中發生的無意及有意之誤:這些是歷史文獻學的主要內容。歷史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求真,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歷史文獻學是歷史科學的基礎。”
……
第二個方向是高科技在史學研究中的套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改變了人類活動的許多領域的面貌。作為人類最古老的學科之一的史學,是否能利用科學技術發展的成果?如何利用科學技術發展的成果?這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經常思考的問題之一。還在1986年初,我就發表了《建立宋史資料庫的構想》一文,提出利用電腦建立宋史的史料庫、信息庫和經驗庫。1994年又發表《史學套用高科技的前景》,並提出通過DNA的比較來檢驗雲南契丹後裔的血緣問題。1991年底到1994年,從提出建議到三次參加崖門水域宋元沉船的探測,則是我在這方面的一次具體實踐。收入本書的《崖門水域宋元沉船的初步考察》,是在實踐基礎上的總結。
我的宋史研究的第三個方向是對宋代經濟的研究。1989年,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史》兩位總主編的田昌五先生及漆俠先生,約請我作為該書第三冊(宋遼金西夏部分)的兩主編之一,並主持宋代經濟部分的寫作。我執筆寫了其中的四章,論及宋代的人口、農業生產、地租、階級結構,這四章開始寫於1989年,幾經修改,歷時八年,至1997年全書出版。現將我執筆的四章收入本書中。
以上就是我的宋史研究的過程。為了充分地反映這個過程,本書“十二講”大致按照寫作時間先後編次。
即便是按照現在的標準,我也已經進入中老年。我是一個現實主義者,生老病死是每一個人不可避免的規律,我不能預計輯補《舊五代史》的工作完以後,是否還能從事研究?是否還有機會繼續從事宋史研究?我希望到時能繼續從事宋史研究。如果是這樣,本書將是我研究宋史的新起點。否則,這部《宋史十二講》很可能就是我的宋史研究的總結。
學術研究猶如接力賽跑。就宋史研究來說,現在是我交棒的時候了。如果我的成就和失誤、經驗與教訓,能對後來者起鋪路石的作用,我的願望就達到了。
最後,但非最不重要,我要對張國剛教授表示衷心謝意,是他策劃了中國歷史“十二講”的系列,並推介我作為《宋史十二講》的作者,使本書得以出版。我也要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和本書責任編輯,感謝他們對本書出版提供的幫助。
二〇〇九年八月於北京

文摘

回到北京以後,又收到王鐵柱同志寄贈的《趙德松靈閣碑》拓片。此石刻高0.9米,寬0.6米,拓片雖不太清楚,但還可以認出,正文為“明照湛然普化十祖真人趙德松靈閣”十五字,為上述王清貴於大德九年(1305年)所立。據王鐵柱同志來信介紹,天寶宮後道士墳的建築物與少林寺塔林相似,只是規模較小,已於1958年夷為平地。則此石刻應為趙德松塔銘。這個趙德松,前述王清貴道行碑也提到他,很可能就是真大道教中過去只知其姓、不知其名的第十祖。天寶宮後的塔林,可能只是他的衣冠冢。
總之,這幾通元碑可以補充真大道教史的若干空白,也可以印證教史中的若干問題,是研究金元宗教史的重要史料。稍後我將為文詳細論述。
通過這次訪碑,我有兩點感想:
第一,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無論地上和地下,蘊藏著豐富的有重大歷史價值的文物。歷史工作者、文物工作者有責任進行普及歷史文物知識的宣傳工作,喚起廣大人民民眾的重視。如果每個縣乃至每個鄉,都有一位或幾位像王鐵柱同志這樣熱愛、關心文物的業餘愛好者,像鄭兆瑞同志這樣的有強烈事業心的基層文物工作者,可以肯定,新的發現將會層出不窮。
第二,文物是不能再生的。文物的命運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近代以來,隨著我國淪為半殖民地,不少文物被盜被毀,遭受了不可彌補的損失。建國以後,雖然情況有了大的改變,但三十多年來政治上的風風雨雨,也有許多痛心的教訓。現在我們正處在建設兩個文明的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應該總結經驗教訓,採取有力措施保護好現存的文物,再不能採取歷史虛無主義的態度,再不能做那種愧對祖先、愧對後人的蠢事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