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宋代士大夫群體意識研究
- 作者:郭學信
- 類別:歷史學著作
- 字數:344千字
- 首版時間:2017年12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共七章。第一章首先對宋代士大夫群體意識形成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唐宋之際的社會變革進行了簡要的回顧與審視。在此基礎上,綜合國內外學者有關唐宋變革觀的論述,就唐宋之際具有劃時代意義社會變革的幾個主要層面進行了概述和總結。第二章主要在唐宋變革這個時代環境的觀照下,對宋代士人階層的崛起與壯大,以及宋代士大夫政治形態的形成與確立進行探析。第三章主要對宋代士大夫“仕以行道”的入仕參政觀、“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憂患觀、亦政亦文亦學術的角色認知進行論述。第四章主要對宋代士大夫群體凝聚意識形成的根源及表現進行論述。第五章主要對宋代士大夫凸顯出來的雅、俗二元矛盾對立統一的心理結構及其原因進行分析研究。第六章主要對宋代士商關係相互融通的時代特徵及其歷史文化語境進行探究。第七章主要就宋代士大夫隱逸風貌的時代特徵、形成原因及其影響進行探究。“結語”總結全文學術觀點,揭示宋代士大夫主體意識和多元化人格特徵及其對宋代歷史文化風貌的影響。
作品目錄
緒論 一 選題緣起 二 宋代士大夫研究的學術回顧 三 研究思路與主體內容概述 | 第一章 唐宋之際的社會變革 一 唐宋變革觀的回顧與審視 二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社會變化 |
第二章 唐宋轉型中士大夫政治形態的確立 一 教育平民化與宋代士人群體的崛起與壯大 二 “以儒立國”與宋代士大夫政治形態的確立 | 第三章 宋代士大夫角色意識及觀念轉變 一 “仕以行道”的入仕參政觀 二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憂患觀 三 亦政亦文亦學術的角色認知 |
第四章 貴族政治式微與士大夫群體凝聚意識 一 宋代士大夫群體凝聚意識形成的根源 二 超越個人的利害得失,自任以天下為重 三 不避朋黨之嫌,高倡“君子有黨”論 四 圍繞批判與重建的時代課題,學派紛出 | 第五章 雅俗貫通與士大夫世俗意識 一 雅俗貫通的文化人格 二 耽戀歌兒舞女之聲伎之樂 三 人心趨利之拜金主義 四 生活侈靡,宴飲成風 五 宋代士大夫生活世俗化之文化解讀 |
第六章 職業屏障打破與士商關係融通 一 傳統賤商觀念與士商情感疏隔 二 士對商社會功能與地位的重新審視 三 士商兼營或棄儒從商 四 商向士人階層靠攏 五 宋代士商關係融通之文化詮釋 | 第七章 “心安處是吾鄉”的隱逸意識 一 心懷山林,鐘情于山林之樂 二 坐擁園林,寓隱於仕 三 身居朝堂,渴望掛冠歸隱 四 參禪學佛,仿效隱士 五 宋代士大夫隱逸意識盛行的歷史文化語境 六 餘論 |
結語/參考文獻/後記 |
作品思想
該書巨觀考察了宋代士大夫群體意識的主要內涵及其與時代變遷的關係。該書緊緊將宋代士大夫群體意識置於唐宋變革的時代背景下進行研究,通過翔實的史料,在對宋代士大夫群體的崛起及生存樣態論述的基礎上,具體考察論述了該群體的“角色意識及觀念轉變”“群體凝聚意識”“世俗意識”“士商關係”“隱逸意識”等,並就其與時代變遷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入探析,促進了宋代士大夫群體研究與社會變遷的結合。
該書發掘、揭示了宋代士大夫群體的主體意識及其整體形象特徵。在唐宋之際社會變遷影響下,宋代士大夫群體凸顯出什麼樣的主體意識及整體形象特徵,這是正確把握和認識宋代士大夫的關鍵。該書通過對宋代士大夫群體意識及其行為方式的巨觀考察,揭示了宋代士大夫主體意識覺醒和強化的兩個層面,即宋代士大夫不僅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主體意識得到了強化,而且以滿足個體享樂以及心靈寧靜與自適的個體自我意識得到張揚。也正是在對宋代士大夫這種主體意識的揭示中,宋代士大夫雅俗貫通、公義與私慾融通的整體形象特徵呈現在人們面前。
該書從對宋代士大夫群體意識的解讀中揭示了宋代士大夫多元化的人格特質。同以前文人士大夫相比,宋代士大夫身上呈現出極其鮮明的儒佛道融通互補的人格特質。作者在對宋代士大夫群體意識相關信息的論述中,結合宋代深廣的歷史文化語境,給予宋代士大夫這種人格特質以深刻揭示:儘管在儒佛道互補結構中,以積極進取為主旨的儒家文化始終主導著宋代士大夫的思想意識,但在新的歷史文化環境下,宋代士大夫信仰理念、價值取向、審美趣味及其人生實踐呈現出多維的態勢和選擇,群體與個體、公與私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有效調和。作者對宋代士大夫這種人格分裂特質的論析,正折射出宋代儒佛道三教融通合一的文化思潮。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19年7月14日,該書獲山東省第三十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宋代士大夫群體意識研究》 | 2017年12月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978-7-5203-1774-0 |
作者簡介
郭學信,山東招遠人。聊城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士人知識分子群體和中國古代社會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