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遠欣山上刀山

安遠欣山上刀山,中國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民俗,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安遠欣山上刀山
  • 主題詞:民俗,上刀山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民俗
  • 起源時間:明朝
  • 認證時間:2010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主要價值,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上刀山”是我國傳統宗教文化,源於道教正一派中的混元派紅頭道士(“陽師”)的一種祭祀儀式,一般在民間廟堂、宮觀表演的一項絕活。用來祭祀神靈、驅邪鎮煞,祈保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上刀山”在明朝時由雄十四郎、雄十四娘傳入安遠,在清朝和民國時最為盛行。“上刀山”表演者叫“紅頭道士”,也稱“陽師”,不僅流傳於國內,東南亞許多國家也很盛行。

歷史淵源

安遠欣山“上刀山”,吸收了殷周時代的巫祝祭祀鬼神、先秦的方仙之說,又吸納了春秋時代的陰陽五行家、道家、儒家等學派思想,逐漸構成了以鬼神崇拜、神仙方術與古代唯心主義哲學思想相結合的道教思想,東漢末年形成有組織的宗教,尊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
上刀山在明朝時由雄十四郎、雄十四娘傳入安遠,在清朝和民國時最為盛行。當時由於科學欠發達,老百姓經常遭受瘟疫疾病、蝗蟲損禾、乾旱洪水、莊稼欠豐等各種災害,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安遠各地的民間廟堂由廟會牽頭,百姓募捐,舉行三天四夜、五天六夜、七天八夜不等的齋蘸法事,最長的叫“打萬緣蘸”,時間七七四十九天,每天中午進行“上刀山”表演,表演時祈求風調雨順、驅瘟斷煞、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表達了廣大人民民眾對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上刀山”是齋蘸法事的高潮,最精彩的時刻。直到“文革”時期“上刀山”被迫禁演,紅頭道士(“陽師”)也受到很大影響。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批准,恢復民族宗教,安遠“上刀山”表演再次在各地民間廟堂出現。

基本內容

安遠欣山上刀山是由師傅一人或師徒二人共同表演的一種絕活,在一張一米高一米見方的方桌上豎起一根十二米高的柱子,用三根竹篾呈三角形固定,柱子上雙向每隔五十厘米,安插一張刀口朝上的利刀,共36張利刀。柱子頂上插一把紅旗,每把利刀尖上和三根竹篾上扎有黃、白、紅、綠、藍的各色三角紙旗和神符小旗。表演人頭扎紅法帕,再戴龍鳳呈祥、三大仙師雲冠,身穿古代女裝,腰束五彩腰帶,上刀山前要做梵香、祭祀儀式,儀式開始時由6名樂手(5名打擊樂,1名嗩吶)演奏道教音樂伴奏,手拿濂刀錫角,隨著道教音樂唱念,擺動舞姿起告,腳沾祭水,腳底蓋“太上老君印”,然後雙手扣住上面的刀刃,再將光腳板踩在刀刃上,一步步向上攀登,直到刀山的頂端,在刀山頂端表演倒立等各種高難度的動作。在刀山頂上,拉上吊藍,上奏表文,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無病無災,國泰民安。右手拿鐮刀錫角起舞,口吹錫角,鳴角三聲。下山時,放下吊藍,圍山而轉,也稱黃龍繞柱,緩緩而下,最後回叩祖師。
“上刀山”是道教混元派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具有較強的宗教性和表演性,貼近民眾生活,在當地影響較大。

主要價值

“上刀山”表演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安遠人民不屈不撓、勇於攀登、追求卓越的精神風貌,同時,齋蘸法事的目的表達了廣大人民民眾對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上刀山”是道教歷史時期的文化產物,曾經在歷朝歷代都為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發展做出過重大的貢獻,在新時期有利於引導民眾積極參加新農村建設,為社會多做貢獻,增強民族自覺奮進的信心,從而激勵後人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瀕危狀況

文革中,包括“上刀山”在內的民族宗教慘遭破壞,演出被禁,傳承人受迫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批准逐漸回復民族宗教,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老一代的紅頭道士(“陽師”)都已過世,而年青一代的“陽師”為了生計,沒有老一代“陽師”每年那么多的齋蘸法事,技藝自然會生疏不少,安遠縣的“陽師”傳承也將逐步繼無人。

保護措施

為了讓“上刀山“走向前台,2008年12月,安遠縣文化館投入經費三萬元,組織欣山鎮的“上刀山”表演隊參加了第二屆江西贛州“東江源三百山生態旅遊節”進行表演。該節目目前已經成為了安遠縣標誌性民俗文藝表演項目,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安遠縣文化館已經制定出了相關保護計畫,在做好資料建檔工作,對採集到的相關錄音、錄像、圖片、文字、道具等原始資料進行妥善保存的同時,做好傳承人保護工作,對現有傳承人、尤其是代表性傳承人要進行保護,代表性傳承人給於適當的生活補助;並加強培養年輕一代的接班人,要求現有傳承人帶好徒弟。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