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豐賦

《安豐賦》是由王光明創作,刊載於《安陽日報》2009年12月23日版。

安豐鄉位於安陽縣最北端,北瀕漳河與河北省臨界,中貫京廣鐵路、107國道南水北調中線,地處太行余脈丘陵與平原接合處,面積79平方公里,42個行政村,人口5.7萬。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安豐賦
  • 作者:王光明
  • 創作年代:2009年12月23日出版
  • 作品出處:安陽日報
  • 文學體裁:賦
原文內容,詞語注釋,

原文內容

乙丑冬月,慕安豐風物以訪。安豐乃三國魏、南北朝東魏北齊之京畿,曹操墓、北齊將軍墓、趙簡王墓、“西門豹治鄴”史實、“破釜沉舟”典故、“泥馬渡康王”傳說、“槐蔭寺”佳話、“漳河晚渡”勝景、“英烈樓”遺址等所在……處安豐地,俯仰皆景,處處有聞,感慨良多,以賦記之。
處魏鄴之畿輔兮,臨四省之通衢①;瀕燕趙之疆域兮,接太行之脈余;江水南來,京廣北去;中州赴京經行處,殷商今昔繁華地。沃野膏土,民殷地利。一方勝境,千古傳奇。
洗盡鉛華,卓見殊異;追思天荒,舊跡堪覓。宸扉西向,丘岡披茂;極目四野,勢比鳳翼。故縣發現,譽為零七考古奇蹟;魯潛一志,破解操墓千古之謎②。高決西塬,梟雄魏武靈穴;遙想逐鹿中原,猶見大纛旌旗;“神龜雖壽”,燦然“建安”之基;“三曹七子”,華章並駕齊驅③。大夫村頭,豹祠赫然矗立;沉巫除弊,迄今萬民頂禮;鑿天平、開靈渠,澤潤千載,恩沐庶黎;淨渠、稻田、天助,吉莊、太平、安豐,名存農耕文明,發軔戰國記憶④。漳水南岸,項羽破釜沉舟;側耳猶聞,楚漢廝殺鼓鼙;秦師落荒,趙解燃眉;彪炳史冊,兵家戰例⑤。高決橋畔,漢將卓茂故里⑥;槐蔭寺中,演繹天仙傳奇⑦。泥馬廟前,神佑康王南歸;北漠金營,夢圓徽欽二帝⑧。漳畔漁陽,濃縮中華史稿;漳河晚渡,景聞千里冀豫;俯仰瓦釜,似見舟車熙熙;鏖枕市聲,恍若縈繞耳際⑨。趙之魯潛、齊之紹隆、魏之慧光、隋之宋循,身後定所,獨鐘此地;朱氏薨高閣,壽安於豐西⑩……如此寶地兮獨慈禧不愉,過豐樂而耽“鳳落”兮匆離;清廷金甌之恥,由此撫胸堪憶。
瞻萬感之遺址兮,駐三節而扼腕;撫彈痕而切齒兮,憤敵頑之暴戾;吊忠魂於斯樓兮,漲漳水以垂涕。火困孤堡,不屈不撓;驍勇無畏,機智斃敵;生死關頭,相互砥礪;忠貞信仰,全節就義……逝者如斯,英靈栩栩;硝煙不再,豐碑永屹!
春暖神州日,安豐新天地;改革潮湧時,全鄉風帆舉。漳畔企業映朝霞,卵石嶺上飛笑語。六萬舜堯,群心凝聚;乘勝前往,頻創佳績!
更喜今之安豐兮,平安宜居。漳水安瀾,躍進便利。圈養黃黧,富民肥田;田植紅白,民囊充裕;嶺植槐楊,境郁清氣;政通人和,日新月異。安豐禾香,芬芳馥郁;安豐地靈,魅力神奇。居安豐兮孰不快慰,訪安豐兮焉不心曠神怡!
安豐,安康豐腴之鄉,安居樂業之邑。妙哉、妙哉,風水寶地!

詞語注釋

①曹魏都鄴城,安豐為近郊;漳河水運發達時,安豐處晉冀魯豫要衝。
②安豐處魏都之西。故縣,今安豐固岸,2005年至2007年在該地發掘出340多座戰國至隋唐各歷史時期古墓,入選200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魯潛墓誌標明了曹操墓的具體方位,平息了“七十二疑冢”等多種學術之爭。
③高決,今安豐高穴(西高穴),當為高陵演化之名。“建安文學”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一座里程碑,以“三曹七子”作品為代表。
④西門豹為鄴令時興利除弊,政績斐然,所列村名均與其有關。其祠在今大夫村邊,緊挨京廣鐵路。
⑤史載項羽“破釜沉舟”於今漳河邊之漁陽。
⑥卓茂,東漢太傅,曾為漢顯宗孝明帝老師。
⑦董永七仙女傳說地,現存槐蔭寺殘碑。
⑧宋高宗趙構與宋徽宗、宋欽宗曾一同被禁於金營,高宗藉機逃離,金兵追至漳河北岸,傳說高宗借泥馬渡漳以脫。
⑨漁陽位於漳河岸邊,古為水陸碼頭,現古寨門猶存。經專家考證,該村有6000年不斷代之文化遺存。
⑩魯潛,趙國駙馬都尉,墓誌出土於西高穴村西北0.5公里處;紹隆,和紹隆,北齊驃騎大將軍,墓位於張家莊村西;慧光,東魏高僧,玄奘師祖,墓誌出土於木廠屯附近;宋循,隋驃騎將軍,墓位於北豐村西。朱氏,明藩王趙簡王朱高遂,其墓位於李家坡村南壽安山上,現安陽市內高閣寺即其生前王府。
慈禧與光緒避八國聯軍之亂後回京時途經安豐豐樂村,原打算小住一晚,後聞村名為“鳳落”而匆匆起駕離開。
英烈村原名萬感,村內有座三節樓,1949年元月17日夜,當地46名聯防民兵聚於樓上開會,突遭安陽千餘殘匪包圍,終因寡不敵眾,41名民兵壯烈犧牲,5人突圍。
安瀾,鄉西北有岳城水庫,漳河不再泛濫;躍進,人工天河躍進渠。
黃黧,黃牛和生豬(安豐養殖業主要項目);紅白,紅蘿蔔和山藥、棉花(安豐農業主要經濟作物,紅蘿蔔、山藥走俏中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