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藍印花布

安溪藍印花布

安溪藍印花布,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藍印花布是中國傳統民間工藝。明代,棉花已成為安溪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安溪婦女善於織布,質地優良,品種繁多。隨著種棉、織布的興起,鄉鎮中染布的作坊也應運而生。安溪藍印花布作為棉布的一種加工工藝,其形成、發展與植棉、織布業的發達是分不開的。安溪幅員廣闊,藍草隨處可種可采,成本低,本地又產石灰和黃豆,藍印花布資源豐富。安溪藍印花布採用純棉、純天然染料、純手工製作而成,紮根於民間。

2007年3月,安溪藍印花布經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05年10月,安溪藍印花布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Ⅷ-7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溪藍印花布
  • 批准時間:2005年10月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保護單位: 泉州市安溪藍印花布研究室 
  • 項目編號:Ⅷ-71
  • 申報地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藍印花布是我國傳統民間工藝。秦漢時民間就有藍印花布技藝生產的印花布稱為“夾纈”。隨著蔡倫發明造紙術,公元7世紀民間藍印花布製作技術有很大發展,時稱藍印花布為“藥斑布”,明代稱“澆花布”。明代,棉花已成為安溪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安溪婦女善於織布,質地優良,品種繁多。名牌產品有紅邊布、皺布、斜紋布等。隨著種棉、織布的興起,鄉鎮中染布的作坊也應運而生。
安溪藍印花布作為棉布的一種加工工藝,其形成、發展與植棉、織布業的發達是分不開的。當時安溪農村中,大都設有染坊“布房”,能加工染制烏黑、大青、水青、桃紅、雪紫等顏色,“木棉花布甲諸郡”,產品遠銷至江南、台灣和南洋群島,現代安溪境還可發現為數不少的三合土結構的“打菁坑”及木製紡車、織布機等遺物。
 

工藝特徵

安溪藍印花布採用純棉、純天然染料、純手工製作而成,其所用染料、防染劑等,都是天然的、能消毒的植物。安溪藍印花布紮根於民間。
安溪藍印布的特點是綠色、健康、環保。民間以藍靛治療腮腺、治毒瘡、清熱解毒、驅蚊,因此,人們穿上藍印花布衣服、製成藍印花布的帳簾、棉被、帶上藍布頭巾、包袱皮、手帕,小孩子玩藍印花布製成的玩具,都能起到消毒作用。

工藝流程

藍印花布“以布抹灰藥而青,候乾,去灰藥,則藍白相間”。其工藝大致為:割藍草入缸或灰坑,按比例在藍草中加石灰泡浸,藍草腐爛後,去梗,以木把打菁,沉澱後去清水,即成藍靛。以紙版刻所需圖案,刻好後以桐油噴透,再以豆粉加石灰和成灰漿,將油紙版平鋪在白布上,以粉漿漏印其上,風乾後,將布放入藍靛缸泡浸數遍。布曬乾後,颳去灰漿,放入溪流中漂洗,曬乾後就成了藍印花布。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千百年歷史的安溪藍印花布之所以能夠不斷延續,衣被天下,除了其藥用功能外,還在於藍印花布向來以質樸素淨為美,在題材和內容上有以形寓意、以音寓意和借用民間傳說故事來表達思想情感、圖案均來自民間的巧妙構思,題材廣泛多樣,以傳統的幾何圖案來象徵吉祥等,生動地表達了人們對吉祥如意的嚮往之情,鮮明體現其藝術美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具有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傳承人物

黃炯然,男,漢族,1951年5月—2010年8月,泉州安溪縣人,文博館員,福建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安溪藍印花布”。1990年開始收集、研究藍印花布,1992年師承著名藍印花布製作藝人、安溪南部的廖玉海和北部的李勇,學習藍印花布製作,形成安溪藍印花布綠色、健康、環保、南北相結合的風格。建立安溪藍印花布研究室,培訓多人從事藍印花布製作和技藝傳承事業,產品銷往國內外,福建省博物院設有專門陳列。

保護措施

2005年10月3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名單的同時公布泉州市安溪藍印花布研究室為“泉州十音銅鑼鍛制技藝”項目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傳承人黃炯然的安溪藍印花布作品“藍印花布泉州十八景”和“藍印花布十二生肖”獲泉州市旅遊紀念品設計大賽銀獎。
文化交流
傳承人黃炯然在《閩台文化》上發表《安溪藍印花布的歷史和未來》《中國法制報》《福建日報》作專題報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