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廬山國佛雕技藝

安海廬山國佛雕技藝

安海廬山國佛雕技藝,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安海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據族譜記載,晉江安海鎮的廬山國佛雕祖鋪始創於清順治年間。清雍正元年(1723年)邱教賢科舉不第,棄儒從藝,轉向佛像雕刻。後邱教賢舉家遷往安海,將廬山國佛雕技藝帶到安海,成為安海廬山國佛雕的創始人。廬山國佛雕技藝在選材用料上主要採用樟木、黃楊木、龍眼木及山頂無鹽無沙籽純黑泥、同安含油性高的白土堆泥雕刻,在選材上有較高的考究和要求。廬山國佛雕技藝有木雕和泥塑兩種,其製作工序為審料、訂中線、打初坯、磨光、細磨、粉底、搓漆線、漆線雕、貼金鉑、描金、粉飾、上衣帽帶、粉面上色、保護層等。

2017年1月20日,“安海廬山國佛雕技藝”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Ⅷ-3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海廬山國佛雕技藝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20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項目編號:Ⅷ-34
  • 申報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據族譜記載,晉江安海鎮的廬山國佛雕祖鋪,原位於泉州西街,始創於清順治年間,尚有一把刊刻“廬山國·順治六年”的佛尺完好留世。
清雍正元年(1723年),邱教賢科舉不第,棄儒從藝,轉向佛像雕刻。他先得泉州西街文錦祖鋪名師巧匠的親炙,後又揣摩安平范氏老鋪的傳統雕刻手法,並研習明代安平雕刻家王文忠的《木雕談藪》,頗受啟迪。後邱教賢舉家遷往安海,將廬山國佛雕技藝帶到安海,成為安海廬山國佛雕的創始人。他在實踐中磨礪出一把藝術寶刀,雕刻了一尊尊鏤金飾銀、嵌珠鑲玉的佛像,神態赫赫,符合宗教寺廟及供奉人家的信仰要求,在佛工界聲譽鵲起,廬山國佛雕鋪成為享譽閩南的佛雕藝術世家。
清嘉慶元年(1796年),台灣鹿港龍山寺聘請廬山國佛雕第三代傳人邱朝攀為菩薩造像。邱朝攀攜家眷定居於鹿港,在海峽彼岸巧凝造化,雕塑了大量的道釋人物精品。
1957年,廈門工藝美術學院聘請廬山國第七代傳人邱清池出任該院雕塑系輔導師,並聘其長子邱漢植為漆線雕技術主任、廈門美術工藝出口公司高級工藝師,專司各種出口雕塑佛像、漆線雕的藝術指導工作。

工藝特徵

廬山國佛雕技藝突出人體比例的協調、生動。其佛雕技藝精緻,形神兼備,漆線雕飾完美,在佛雕技藝上有著獨特的風格。廬山國佛雕技藝把雕像莊嚴的神採風姿和面譜特色,歸納為36種基本類型,在表現法相的動靜層次,更是講究靜中求動,深秀洗鍊,在佛雕技藝上風格獨特。

工藝流程

安海廬山國佛雕技藝有木雕和泥塑兩種。
木雕主要用樟木、黃楊木、龍眼木、檜木等,選料頗為考究。製作工序包括審料、修坯、磨光、粉土(亦稱打底色)、上漆線、 裝飾。
泥塑,選材為山頂無鹽無沙黑泥與同安稀有的油性白土,用木棒將黑泥反覆捶搗至溢漿、有黏度方可使用。初坯有實心或空心之分,泥塊由底部堆起成模坯是為空心,實心則用木棍綁草為內部支撐。站姿佛需用棉紗、黑土混合捶搗,防止乾後開裂。粉底即用棉紙混合白土攪拌成漿上底。其他工序與木雕製作相似。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安海廬山國佛雕技藝較為完整地保存古代民間原汁原味的佛像雕刻技藝,體現鮮明的閩南地域文化特徵,歷史久遠,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對開發海峽兩岸的文化旅遊資源,凝聚東南亞華人華僑的親和力與向心力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傳承人物
邱加田,男,漢族,1962年3月出生,晉江安海人,泉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18入選福建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安海盧山國佛雕技藝”。1974年讀國中時師從爺爺邱清池及叔輩學習佛雕技藝,1980年又在廈門工藝美術學院進修六個月。曾為晉江、安海、台灣、菲律賓等地精雕製作千手觀音、武安尊王、九龍擒等木雕神像。技藝傳授於長子邱明耀。

社會影響

主要展覽
廬山國佛雕技藝第九代傳人邱加田創作的“魚籃觀音”“提刀關公”參加在泰國舉辦的國際佛展。另有作品參加泉州市美術工藝作品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