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比斯利(Antonius H.J. Bisseling),1952年4月出生於荷蘭,植物科學專家,荷蘭皇家藝術和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教授。
安東尼·比斯利於1972年獲得荷蘭奈梅亨大學生物科學學士學位;1975年獲得荷蘭奈梅亨大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碩士學位;1980年獲得荷蘭瓦赫寧根農業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1975年—2017年任職於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2010年當選為荷蘭皇家藝術和科學院院士;2017年任北京林木分子設計育種與創新高精尖中心首席科學家;202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安東尼·比斯利致力於闡明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互作的分子機制和植物根系內菌根、外生菌根發育的分子調控機制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東尼·比斯利
- 外文名:Antonius H.J.Bisseling
- 國籍:荷蘭
- 出生日期:1952年4月
- 畢業院校:瓦赫寧根農業大學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主要成就:2010年當選為荷蘭皇家藝術和科學院院士
202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物經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 學術論著
- 發明專利
- 承擔項目
時間 | 項目名稱 | 項目類別 |
---|---|---|
2011年 | 非豆科植物Parasponia固氮根瘤發生機理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荷蘭科學研究組織合作研究項目 |
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 講學講座
時間 | 講座名稱 | 合作院校 |
---|---|---|
2010年10月 | “The rhizobial N-fixing symbiosis arose several times during evolution; lessons from evolutionary constrains”學術報告 | 北京農學院 |
2015年3月 | “Evolution of legume root nodule formation”學術報告 | |
2016年4月 | “Symbiotic interactions on and in roots:rhizobium,mycorrhizal and many others”學術報告 | 北京農學院 |
2017年4月 | “Microbiome; From model plants to Ming tree”學術報告 | |
2017年7月 | “From model plant to Ming Tree”專題報告 | |
2019年3月 | “Root Microbiomes in Diverse Ecosystems”學術報告 | |
2019年3月 | “Evolution of nitrogen fixing root nodule symbiosis”學術報告 | |
2019年10月 | “Evolution of the Root Nodule Symbiosis”學術報告 |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授予單位 |
---|---|---|
1981年 | 尼爾斯·斯坦森獎 | |
2010年 | 荷蘭皇家藝術和科學院院士 | |
2021年 |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
2023年 | 2022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 - |
2024年 | 第16屆“長城友誼獎”獲得者 |
社會任職
時間 | 榮譽表彰 |
---|---|
2015年 | 北京農學院榮譽教授 |
2015年 | 北京農學院林果業生態環境功能提升協同創新中心榮譽教授 |
2018年 | 內蒙古農業大學草原與資源環境學院榮譽院長 |
《Science》編委 | |
《Plant Biology》編委 | |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編委 | |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編委 | |
《Plant Journal》編委 | |
《The Plant Cell》聯合編輯 | |
荷蘭皇家藝術和科學院地球和生命科學諮詢委員會委員 | |
荷蘭科學研究組織ALW VICI委員會委員 | |
荷蘭科學研究組織FOM/ALW分子到細胞領域委員會委員 | |
荷蘭科學研究組織ALW綠色遺傳學委員會委員 | |
比利時法蘭德斯研究基金會分子和細胞生物學委員會國際委員 | |
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課程委員會委員 | |
比利時國際科學與技術協會國際小組成員 | |
ANR基因組項目國際小組成員 | |
中國科學院國際植物學研究所顧問委員會委員 | |
德國科隆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 | |
荷蘭萊頓大學Clusius實驗室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