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簡介
安徽財經大學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為主,跨史學、文學、理學、工學七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高等財經院校,是我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第二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是安徽省重點建設的大學。原名
安徽財貿學院,始建於1959年5月,設址安徽省合肥市,現坐落在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皖北商貿及工業重鎮蚌埠市。學校曾先後隸屬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部、
國內貿易部和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自2000年2月起,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為主。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正式更名為安徽財經大學,是安徽省惟一的多科性財經大學。
安徽財經大學中國合作社研究院的前身“
安徽財經大學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正式成立於2005年1月,下轄兩個研究結構,即合作經濟研究中心和三農問題研究中心;2010年7月因機構調整,下屬三個研究結構,即合作經濟研究中心、三農問題研究所和棉花工程研究所。另外,它還是
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碩士點的依託單位。
為進一步彰顯學校辦學特色,根據學校學科建設發展需要,經2011年5月6日校黨委常委研究決定,“安徽財經大學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更名為“安徽財經大學中國合作社研究院”。現下設機構有:“兩個研究所”,即三農問題研究所和棉花工程研究所;8個工作室,即合作社理論與政策工作室、新網工程與流通合作工作室、棉花產業發展工作室、合作金融工作室、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室、社會合作社工作室、合作社治理工作室和合作社法制工作室;院辦公室和院資料室。
棉花工程研究所成立於2000年7月,是在原
安徽財貿學院棉花工程系的基礎上成立的,是國內高校中惟一從事“棉花加工與檢驗”專業教學和科研的單位,是
中國棉花協會的團體會員和理事單位,具有棉花工程領域的理論研究與人才培訓資源和優勢。為了更好地為我國棉花產業服務,2007年1月4日,總社同意在我校授牌設立“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棉花工程研究與培訓基地”。
棉花工程研究所自2000年7月成立以來,主要為全國涉棉行業提供科研開發、技術培訓、技能鑑定等各項服務工作。主持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和企事業單位委託課題;研製開發了配棉風門自動啟閉裝置、棉花樣品快速平衡裝置、棉纖維長度快速檢測儀、智慧型單纖維電子強力儀、籽棉溫濕度監測系統、儲備庫溫濕度監控系統等儀器設備;主持起草了《棉花檢驗員國家職業標準》;編寫出版了《棉纖維檢驗理論與實務》、《棉花加工新工藝與設備》、《棉花檢驗員》等專業書籍;與中國棉花協會、中國棉花網、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有關省市棉麻企業等聯合舉辦了不同層次的棉花專業人員培訓班,收到良好的效果,並受到一致好評。
棉花工程研究所承建的全國供銷合作社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站,主要對國內從事棉花加工、棉花檢驗、棉花經營等工作的人員進行技術等級鑑定,考核合格者可獲得國家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一頒發的相應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2005年6月被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授予“開拓行業特有職業技能鑑定工作先進單位”。
三農問題研究所的前身“三農問題研究中心”成立於2005年1月,是以中國三農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非盈利性學術研究機構,隸屬於安徽財經大學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研究。
三農問題研究所自成立以來,根據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以整合學校科研資源為基本手段,將農業經濟理論與農業政策、農村區域可持續發展、農村人力資源利用與開發、農村公共管理為基本研究方向,始終圍繞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等主題,對我國“三農”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三農問題研究中心不斷改善研究條件,加強安徽農業政策與農村發展研究領域的信息資料和資料庫建設,與省內外政府相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實現信息情報資源共享,構築安徽省“三農”問題研究平台。
機構特色
面對新的形勢,中國合作社研究院全體人員正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誠望與各界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