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機構
學院設定有動物醫學系和動物科學系,下設5個教研室(
基礎獸醫學、
臨床獸醫學、
預防獸醫學、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和動物營養與飼料學教研室)、3個本科教學實驗室(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基礎獸醫學實驗室)。學院擁有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家禽疫病防控監測實驗室)、1個省級示範實習實訓中心(獸醫臨床診療實習實訓中心)、4個研究所(家禽研究所、草食動物研究所、動物藥品研究所和禽病研究所)。實驗室面積超過5000多平方米,實驗儀器設備總值1000多萬元。
學院擁有獸醫院、
GMP獸藥廠、畜牧科技園、
SPF實驗動物中心和普通實驗動物房5個校內實踐教學實習基地,先後與美國泰森食品集團,美國嘉吉集團,美國邦基集團,北京北農大集團、
大北農集團、廣東
溫氏集團、中牧集團、
北京偉嘉集團、大連三儀集團、台灣大成集團、上海源耀投資股份公司、
艾格菲國際集團、中糧集團肉食(江蘇),中糧集團東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等60多家校外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校企聯合辦學與共建關係。
近五年來,學院主持和參加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40多項,廳級科研課題50多項,科研經費達600多萬元。獲市、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10餘項、國家發明專利8項,完成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國家行業標準1項。撰寫或參編教材和著作20多部,每年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100篇左右。
50多年來,學院至今已培養了42屆本科畢業生,38屆專科畢業生,畢業學生總數接近9000人。畢業生就業率近年來始終接近100%,創業典型不斷湧現,行業企業滿意度日益提升。
學院連續多年被評為校“優秀教學院部”、“優秀教學工作單位”、“就業工作先進單位”。2012年,學院被省教育廳授予“省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管理單位”榮譽稱號,學院黨總支榮獲“全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40人,其中:教授15人(占37.5%)、副教授13人(占32.5%);博士16人(占40.0%),碩士9人(占22.5%);國家級、省級優秀教師、模範教師和省級拔尖人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8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省級教壇新秀1人;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1人,崗位專家9人;13位教師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近三年學院教師獲各類獎勵50多項,其中省級以上獎勵12項。學院有10多位教師先後擔任南京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江蘇農科院農業部畜禽疾病診斷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碩士研究生導師。近五年獲得安徽省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校級教學成果獎10項。50多年來,學院至今已培養了42屆本科畢業生,38屆專科畢業生,畢業學生總數接近9000人。動物科學學院一直為安徽科技學院畢業生就業先進單位,學生就業率接近100%。
學術成果
近五年來,學院主持和參加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40多項,廳級科研課題50多項,科研經費達500多萬元。如:囊膜蛋白基因變異對新城疫病毒膜融合活性的影響(國家科技部項目)、雞MDV強毒污染監測試劑盒的中試(國家科技部項目)、“麥麩的分級加工利用及配方麥麩速溶方便粥的研製”(國家科技部星火計畫項目)、“益生環保型蛋雞預混料綜合配套生產技術”(國家科技部星火計畫項目)。近幾年來,動物科學學院獲市、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4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獎勵3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項,完成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國家行業標準1項(雞馬立克氏病強毒感染診斷技術)。學院教師撰寫或參加編寫的教材和著作20多部,每年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近100篇。
學院自1999年以來,與國家農業部和勞動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聯合進行畜牧獸醫及相關專業畢業生國家級職業技能證書的考核鑑定工作,每年均有近400人次參加考核鑑定,開展鑑定的工種有高級動物檢驗檢疫員、高級動物疫病防治員、高級飼料化驗員、高級乳品檢驗員、高級動物繁育員和高級中獸醫員等。
歷史的積澱,數十年的奮鬥,動物科學學院根深葉茂、碩果纍纍,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機構設定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教研室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教研室現有教師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講師1人。博士2人,碩士1人,碩士學位進修班結業1人。參加科研團體2個,安徽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2人,碩士生導師2人。
本教研室承擔碩士生課程主要有:動物育種新技術、動物繁殖與胚胎工程。承擔本科生的主要課程有:動物育種學、動物遺傳學、動物生態學、動物遺傳育種學、家畜繁殖學、動物環境衛生學、生物統計學、醫學統計學以及教育學實習、課程實習、畢業生產實習等教學任務。其中動物遺傳育種學、生物統計學為院級重點課程。
近幾年來本教研室教師先後主持或參加的科研項目有:國家級項目3項、省級項目3項、教育廳項目6項、院級項目3項、橫向合作項目2項。省級教研項目1項、院級教研項目2項。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其中SCI全文收錄論文3篇。
動物營養與飼料學教研室
動物營養與飼料教研室前身是畜牧各論教研室,2000年根據我院發展規劃,按照學科建設的要求,更名為動物營養與飼料教研室。本教研室現有教師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講師1人,教輔1人;博士1人,碩士1人,在讀碩士5人。現有家禽研究所和反芻動物研究所等各一個。近年來本教研室有2人獲省級模範教師,院級教學優秀獎5人次。
主要課程:本教研室主要承擔《動物營養與飼料學》、《養禽學》、《養羊學》、《養牛學》、《養豬學》、《特種經濟動物養殖》、《飼料添加劑學》、《飼料加工工藝學》、《畜牧業經營管理》、《畜牧學》、《藥用動物養殖學》、《計算機在專業中運用》等14門課程,其中有1門課程為省教育廳建設課程,有2門課程為院級重點建設課程。
科研情況:近年來,本教研室先後主持或參加了國家“863”計畫子項目“優質瘦肉型新品系及配套系母豬繁殖力的研究”、教育廳科研項目“建立宣州市沼液餵豬生態養殖模式”、“鎂對肉豬生長性能及胴體品質的影響”、“用小蘇打做肉用仔雞飼料添加劑及替代食鹽效果研究”、“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提高產蛋率”、“奶公犢育肥方式與效果套用研究”、“全蟹、地鱉蟲雜交利用及高效飼養技術研究”等廳級科研課題18項,院科研項目“谷氨醯胺對肉雞生產性能及腸道形態結構”、“肉用烏骨雞專用中草藥添加劑的研究”等院級科研課題5項。在省級以上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研究論文80餘篇,參加編寫學術著作3部,全國統編教材2部。
基礎獸醫學教研室
基礎獸醫學教研室是2000年在三理教研室和解剖教研室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建立設定的,設有動物解剖組織胚胎學課程組、動物生理學課程組、獸醫藥理及毒理學課程組、獸醫病理學課程組。主要承擔動物科學學院的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動物生物技術專業、動植物檢疫專業教學、教研、科研工作等任務。
師資力量:現有教師1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講師3人;實驗師2人。學歷結構:博士3人,碩士1人,學士8人。
基礎醫學教研室教師信息一覽
承擔課程:主要承擔動物解剖學、動物組織與胚胎學、動物生理學、獸醫病理學、獸醫藥理學、藥理學、食品毒理學、食品毒物檢驗與分析、動物醫學基礎、細胞生物學、獸醫法規、獸醫共公衛生等課程,以及每年的學生課程教學實習、教育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畢業論文答辯等工作。
編寫教材:近5年來,教研室教師主編或參編全國統編、規劃教材6部:1、金光明教授任副主編的《動物解剖學實驗教程》約5萬字;2、寧康健教授副主編的《獸醫藥理學實驗教程》約3萬字;3、王珏教授參編的教育部十一五規劃教材《動物組織學與胚胎學》,約5萬字;4、李升和參編《新編動物解剖學及組織胚胎學》,約5萬字,《動物組織學及胚胎學(彩色版)》,約4萬字;《畜禽解剖學(第2版)》約5萬字。
科研項目:承擔國家級課題1項,省級科研課題8項、教育廳科研課題12項,校級9項;省級教研課題2項,校級課題6項。
科研成果:獲省級科研成果成果3項:李升和參與微量元素硼對動物營養與毒性作用研究;編號:12-149-1;排名第1,微量元素硼對固始雞生長發育的影響;編號:08-480-4;排名第4,寧康健參與的“安徽省發酵應技的研究與套用” 編號:2012-7,排名第7。
教研成果:獲省級教研成果二等獎一項,安徽科技學院教學研究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發表論文,SCI收錄2篇,國家重點和國家級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省級刊物發表40多篇。
實驗室面積與儀器設備:基礎醫學實驗室設有標準學生實驗室、預備室、儀器設備室、生物機能實驗室、組織切片製作室、解剖標本室等。
集體項目:省級精品課程三項:動物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動物生理學、獸醫藥理學。校級重點課程一項:獸醫病理學。參與動物醫學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獸醫臨床實驗實訓中心建設,動物醫學校級重點學科建設。
預防獸醫學教研室
預防獸醫學教研室成立於1999年9月,其前身為獸醫流行病學教研室。本教研室現有教職工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講師3人,畜牧師1人,助理實驗室2人。全教研室教師均為研究生學歷,其中博士2人,在讀博士2人,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學歷較高,是一個教學水平較高,科研實力較強的教學科研團隊。本教研室開設獸醫微生物學、畜牧微生物學、動物傳染病學、動物寄生蟲與寄生蟲病學、動物免疫學、獸醫生物製品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實驗動物學、蛋白質與酶工程、專業英語、動物微生物學、動物檢驗檢疫等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教研室根據學科的發展,不斷進行教學研究與改革,教學成果優秀。近年來,在國家高等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積極回響學校及動物科學學院的教學部署,牢牢抓住教風建設和課程建設兩個中心。始終把加強教學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放在突出地位。
近些年,鼓勵老師及教輔人員積極參與生產科研活動,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改革教學內容;重組課程結構,創新課程體系,突出實踐教學;強化實踐課程,其任務是強化學生實踐能力訓練,提高學生適應崗位的能力;充實了教學手段,如套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同時,完成了國家級課題2項、省級課題10項。發表論文總計80餘篇。
動物醫學教研室學術科研成果豐富,本教研室教師撰寫或參編教材4部,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部、農業部、省科技廳、農業廳、本校及其它橫向科研課題項目10多項。另外,建有省級重點實驗室和SPF動物房。
臨床獸醫學教研室成立於1999年,其前身為安徽技術師範學院獸醫普通病教研室,現有從事教學與科研人員共有8人,其中副教授3人、講師4人、高級實驗師1人。
本學科共承擔《獸醫內科學》、《獸醫外科學》、《獸醫外科手術學》、《獸醫產科學》、《獸醫臨床診斷學》、《動物普通病學》、《動物疫病診斷技術》、《特種經濟動物疾病學》、《家畜營養代謝病學》、《中獸醫學》和《小動物外科病學》等11門課程的理論和實驗教學任務,以及動物醫學和動物科學專業《獸醫臨床診斷學》課程實習、《臨床診療實習》、教學實習和畢業生畢業實習等任務。
臨床獸醫學學科實驗室現有面積約740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40餘萬元,包括PCR儀、凝膠成像系統、螢光分光光度計、半自動生化分析儀,骨密度測定儀、高速冷凍離心機、紫外分光光度計、倒置顯微鏡等,儀器設備總件數達354台件。設有標準實驗室3個、實驗預備室、儀器設備室、標本室、微量元素研究室、臨床診療室、外科手術室等。
2002年以來,臨床獸醫學學科主持和參加的安徽省科技廳、教育廳、校級以及其它橫向聯合的科研項目10多項,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研究論文80多篇,其中國家重點及國家級20多篇。獲得各級科研成果獎2項。
臨床獸醫學教研室師資隊伍結構
動物科學實驗室
動物科學實驗室(Animal Science Laboratory)成立於2000年8月(原名動物生產實驗室,2006年更名為動物科學實驗室),是在原來十幾個專業實驗室和部分專業基礎實驗室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合併而成的一所較大型專業實驗室。實驗室使用面積1420平方米,共有5個功能性實驗室(飼料加工與孵化實驗室、家畜環境衛生實驗室、動物繁殖實驗室、飼料分析實驗室以及動物生產實驗室)。擁有美國ANKOM粗纖維測定儀、日本三洋超低溫冰櫃、美國雷杜半自動生化分析儀以及獸用攜帶型B超儀、肌肉嫩度儀、厭氧培養箱等先進的國內外儀器設備,固定資產總額258萬元。
動物科學實驗室現有人員14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講師 2人,助理實驗師2人;博士5人,在讀博士1人,碩士3人;安徽省教學名師1人。承擔實驗教學任務的教師10人,實驗室專職人員3人。實驗室擁有安徽省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骨幹力量,其中安徽省肉羊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1人,崗位專家3人,安徽省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1人,安徽省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1人。省級中青年骨幹教師3人,校級中青年骨幹教師2人。
動物科學實驗室主要承擔了動物科學專業、動物醫學專業、動物生物技術專業和植物科學學院的農學專業、農藝專業的部分專業選修課程的實驗教學、課程實習、畢業實習、大學生創新課題和科學研究等任務。共開設77個實驗項目,其中綜合性或設計性實驗項目的實驗課占總實驗課程數的86%。
近五年來,動物科學實驗室教師主持各項科學研究項目40項,發表學術論文50篇多篇,其中SCI論文5篇;指導大學生創新課題15項;出版各類著作8部,其中主編教材1部,副主編教材1部,參編6部。已完成的項目中獲得3項發明專利,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三等獎1項,獲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獲得多項安徽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新發現國家水牛遺傳資源(江淮水牛)1項。在教學研究方面,主持教學研究課題7項,其中省級教學研究項目3項,獲省級教學研究成果獎2項,獲校級教學成果獎3項。
動物科學實驗室以實驗教學改革為動力,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為重點,形成了技能訓練與課程實驗相結合,理論與實驗互通並重,從而建立基礎型、套用綜合型和創新研究型實驗教學體系。
基礎醫學實驗室
基礎醫學實驗室主要承擔動物醫學、動物科學、動物生物技術和動植物檢疫四個本科專業的實驗、實踐教學、畢業生論文、學生創新課題和教師的科研工作等任務。基礎醫學實驗室現有面積1550 m平方米,固定資產219萬元。
基礎醫學實驗室從事實驗教學人員1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講師及實驗師3人,博士3人;全國優秀教師1名, 安徽省教壇新秀1人,安徽省師德先進個人1人,安徽省現代農業肉羊和肉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各1人,校級教學名師1人,獲曾憲梓優秀教師獎1人。
基礎醫學實驗室每年承擔動物組織與胚胎學、動物解剖學、動物生理學、獸醫病理學、獸醫藥理學、家禽解剖學、動物毒理學、畜禽流行病防治、細胞生物學、獸醫公共衛生學、動物組織標本製作技術等12門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動物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動物生理學》和《獸醫藥理學》為安徽省省級精品課程,《獸醫病理學》為院級重點建設課程。
近五年共承擔科研課題25項,研究經費近100萬元,其中教育部重點項目1項,安徽省科技廳5項,安徽省教育廳8項,安徽省農委1項,橫向合作項目2項。2007年以來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科研論文107篇,獲得省級科技成果獎1項。承擔實驗、實踐教研課題7項,發表實驗、實踐教研論文8篇。參加了全國統編教材、十一·五規劃教材、面向21世紀教材等編寫任務,共完成了9本教材的編寫工作,其中部分教師承擔了主編和副主編工作。
臨床獸醫學教研室
臨床獸醫學教研室成立於1999年,其前身為安徽技術師範學院獸醫普通病教研室,現有從事教學與科研人員共有8人,其中副教授3人、講師4人、高級實驗師1人。
本學科共承擔《獸醫內科學》、《獸醫外科學》、《獸醫外科手術學》、《獸醫產科學》、《獸醫臨床診斷學》、《動物普通病學》、《動物疫病診斷技術》、《特種經濟動物疾病學》、《家畜營養代謝病學》、《中獸醫學》和《小動物外科病學》等11門課程的理論和實驗教學任務,以及動物醫學和動物科學專業《獸醫臨床診斷學》課程實習、《臨床診療實習》、教學實習和畢業生畢業實習等任務。
臨床獸醫學學科實驗室現有面積約740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40餘萬元,包括PCR儀、凝膠成像系統、螢光分光光度計、半自動生化分析儀,骨密度測定儀、高速冷凍離心機、紫外分光光度計、倒置顯微鏡等,儀器設備總件數達354台件。設有標準實驗室3個、實驗預備室、儀器設備室、標本室、微量元素研究室、臨床診療室、外科手術室等。
2002年以來,臨床獸醫學學科主持和參加的安徽省科技廳、教育廳、校級以及其它橫向聯合的科研項目10多項,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研究論文80多篇,其中國家重點及國家級20多篇。獲得各級科研成果獎2項。
臨床獸醫學教研室師資隊伍結構
動物醫學實驗室
動物醫學實驗室由臨床獸醫學和預防獸醫學兩個學科整合而成,現有實驗室面積900 m,承擔動物醫學和動物科學等專業18門課程的基礎與專業課實驗教學和科研任務,共開設實驗項目112個,其中開設課程實驗項目106個,設定開放性實驗項目6個。
動物醫學實驗室從事實驗教學人員16人,實驗室專兼職管理人員3人,專職實驗教師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高級實驗室師2人,高級職稱人員比例56.25 %;博士3人,碩士7人,高學歷人員比例占62.5%,另有2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現有實驗隊伍中,張訓海老師獲“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陳會良老師獲“全國實驗室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顧有方老師為校獸醫學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李文超老師獲“校級教壇新秀”榮譽稱號,另有2人掛靠在安徽農業大學招收碩士研究生。
實驗室現有儀器設備439台件,固定資產總值160餘萬元,其中萬元以上儀器設備22台件,五萬元以上儀器設備5台件,是安徽省同類實驗室中裝備較好的實驗室之一。實驗室儀器設備帳、物、卡相符率達到10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都有操作規程並彙編成冊,並具有記錄完全的儀器設備使用記錄本。本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完好率達到了99%以上。
實驗項目開出率達100%,有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的課程占所開設本科課程的85%以上,實驗室平均每年使用人時數將近6萬。
多年來,在確保實驗教學任務順利完成的前提下,實驗室一直堅持面向全校師生,面向社會開放。大北農集團和北京偉嘉集團在實驗室建立了畜禽疾病防治與檢測中心。此外,實驗室義務為部分地區培養畜牧獸醫專業人才,每年接納近70名畢業生在實驗室做畢業論文,其中僅2012年一年便承擔了100多名畢業生的畢業論文任務。實驗室還根據自己的特色設立了6大類開放性實驗項目,面向全校和全社會開放,以擴大實驗室的輻射面和影響力,服務社會。
近3年來,實驗室共承擔13項科研課題,其中國家級3項、省(部)級9項,研究經費達201.7萬元,獲國家專利3項,實驗室教師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共發表論文88篇。承擔教研課題2項,發表教研論文3篇。
省級獸醫臨床診療實習實訓中心(獸醫院)
簡介:
安徽科技學院附屬獸醫院創辦於1954年。經過不斷地改革、創新和發展,獸醫院已成為集教學、科研和服務於一體的功能較為齊全的綜合型獸醫院。獸醫院以動物醫學實驗室和家禽疫病防控監測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為依託,擁有梯度PCR儀、凝膠成像系統、螢光分光光度計、半自動生化分析儀,骨密度測定儀、高速冷凍離心機、紫外分光光度計、倒置顯微鏡、實時螢光定量PCR儀、超音波破碎儀、高速冷凍離心機、Leica冷凍切片機、輪轉石蠟切片機和超低溫冰櫃等先進儀器設備300多台件,實驗儀器設備總值達800萬元。獸醫院現設有小動物門診、畜禽群發病門診、疫病檢測與化驗等。獸醫院現有專家、教授等工作人員20餘人。診治動物包括:豬、馬、牛、羊、雞、鴨、鵝、犬、貓、鹿、鴿、鵪鶉等。獸醫院每年都接納動物科學專業、動物醫學專業本科生進行臨床診療技術實習,實習實訓的內容主要包括獸醫內科學、獸醫外科學、獸醫產科學、獸醫傳染病學、獸醫寄生蟲病學、獸醫微生物學和獸醫臨床診斷學等。50多年來,通過獸醫院培養的學生已有8000多名。獸醫院常年對企業和養殖戶開展診療技術服務和培訓,服務範圍已輻射到安徽省絕大部分地區。安徽科技學院附屬獸醫院已成為皖北地區動物疫病臨床診療與防控中心。
家禽疫病防控監測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簡介:
“家禽疫病防控監測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由安徽省教育廳於2007年8月批准立項建設,現有專業技術人員2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高級實驗師1人,講師及相應職稱8人,助理實驗師2人;具有博士學位9人,在讀博士3人,碩士學位6人。重點實驗室總面積約1300平方米,其核心區域按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的建設標準進行規劃與設計,包含“臨床樣品病原分離與檢測區”、“標準分子生物學(PCR)實驗區”、“細胞生物學實驗區”、“綜合實驗室”、“蛋白質分析檢測室”和“SPF級實驗動物中心”。
重點實驗室主要圍繞安徽省動物主要流行病的流行特點、流行區域、流行規律以及流行情況,開展對動物疫病的監測、防控、治療,以及相關藥物的研製和發病機理的研究等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動物傳染病診斷與防制研究,動物寄生蟲病免疫及免疫診斷學研究,動物主要病原微生物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動物主要疫病的發病機理研究及相關防治藥物的研製與開發等。
重點實驗室自立項建設以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科技部科技人員服務企業項目、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省戰略性興新產業科技攻關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和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資金項目等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40餘項,科研總經費600餘萬元;主持完成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國家行業標準“雞馬立克氏病強毒感染診斷技術”1項;申請“製備雞馬立克氏病毒感染檢測抗原的新原料及其篩選方法”等國家發明專利5項;獲得教育部、農業部和省科技廳等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在國內外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其中被SCI收錄10餘篇。
重點實驗室積極開拓同國內高水平實驗室及著名學者的聯繫和合作,已與安徽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安徽農業科學院、南京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上海獸醫研究所、安徽省動物疾病控制中心等建立密切的學術研究合作關係,促進了動物疫病防控監測重點實驗室與國內研究機構的交流與協作。
專業設定
動物科學學院現有
動物科學、
動物醫學、
動物生物技術、動植物檢疫和動物藥學五個本科專業。其中:動物醫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省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建設專業;動物科學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省級卓越農藝師教育培養計畫建設專業、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2年學院開始進行碩士研究生教育。
動物科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動物科學專業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專業相關的實踐技能訓練,具備動物生產與管理、動物繁殖與疫病防控、飼料開發與加工等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動物解剖學、動物組織與胚胎學、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動物生理與生物化學、動物遺傳育種學、動物繁殖學、畜牧微生物學、動物環境衛生學、動物生產學等。
就業方向:能在畜牧行業及管理部門、畜禽養殖與飼料加工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畜禽養殖與生產管理、動物品種繁育與保護、產品研發、技術服務與推廣、教學與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
學 制: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動物醫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和臨床獸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接受動物醫學專業相關實踐技能訓練,具備動物疫病預防與診療、動物生產及飼料開發等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動物解剖學、動物組織與胚胎學、動物生理與生物化學、獸醫病理學、獸醫藥理學、獸醫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獸醫臨床診斷學、獸醫內科學、獸醫外科手術學、獸醫產科學、動物傳染病學、動物寄生蟲病學、中獸醫學等。
就業方向:能在獸醫業務與管理部門、畜禽養殖與飼料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動物疫病診療與防制、動物防疫檢疫、動物保健與技術服務、獸醫公共衛生、獸藥研發與行銷、教學與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
學 制: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動植物檢疫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動植物檢疫及動植物衛生檢驗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專業實踐技能訓練,具備動植物檢驗檢疫、動植物疫病診斷、食品和農畜產品衛生安全檢測與監督、動植物保護等方面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生物化學、動物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動物生理學、動物病理學、植物病理學、昆蟲學、植物化學保護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動物傳染病學、動植物寄生蟲與寄生蟲病學、微生物學、動物病理檢驗學、動物毒理學及毒物檢驗、動物檢疫學、植物檢疫學、公共衛生學、食品衛生檢驗技術、有害生物風險分析等。
就業方向:能在動植物檢驗檢疫部門、動植物生產單位、動植物產品衛生與監督機構、生物科學高新企業、農畜產品生產銷售企業、以及海關、港口等進出口部門從事動植物檢驗檢疫、動植物疫病診斷、食品和農畜產品衛生安全檢測與監督、動植物保護、教學與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
學 制: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動物生物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動物生物技術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專業實踐技能訓練,具備動物生物技術製藥、動物繁育調控、動物疫病防控等方面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生物學基礎、動物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動物基因工程、動物細胞工程、生化工程、動物生物技術製劑、蛋白質與酶工程、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動物組織學與胚胎工程、動物生理學、動物預防醫學、生物學信息等。
就業方向:能在生物製劑、生物製藥、基因工程製品、檢驗檢疫、胚胎移植、繁育調控、動物保健、疫病防控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理論研究與產品開發、生產與經營管理、技術服務與推廣、教學與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
學 制: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現任領導
院長:王立克
黨總支書記:劉德義
副院長:戴四發
黨總支副書記:李忠
基地建設
畜牧科技園
安徽科技學院畜牧科技園創建於1954年,經過多年發展和改建,現占地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其中,孵化廠面積約400平方米,禽舍約600平方米,飼料加工間約200平方米。每年要承擔動物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等相關專業的實踐實習教學任務,涉及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動物生物技術、動植物檢疫和生物科學等多個本科專業的近10門課程的實驗教學和課教學實習。每年接納校內外約1000人次進行實驗和實習。畜牧科技園除滿足正常的教學任務外,還承擔著許多項科研任務,為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為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參與就業競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附屬獸醫院
安徽科技學院附屬獸醫院創辦於1954年。經過不斷地改革、創新和發展,獸醫院已成為集教學、科研和服務於一體的功能較為齊全的綜合型獸醫院。獸醫院以動物醫學實驗室和家禽疫病防控監測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為依託,擁有梯度PCR儀、凝膠成像系統、螢光分光光度計、半自動生化分析儀,骨密度測定儀、高速冷凍離心機、紫外分光光度計、倒置顯微鏡、實時螢光定量PCR儀、超音波破碎儀、高速冷凍離心機、Leica冷凍切片機、輪轉石蠟切片機和超低溫冰櫃等先進儀器設備300多台件,實驗儀器設備總值達800萬元。獸醫院現設有小動物門診、畜禽群發病門診、疫病檢測與化驗等。獸醫院現有專家、教授等工作人員20餘人。診治動物包括:豬、馬、牛、羊、雞、鴨、鵝、犬、貓、鹿、鴿、鵪鶉等。獸醫院每年都接納動物科學專業、動物醫學專業本科生進行臨床診療技術實習,實習實訓的內容主要包括獸醫內科學、獸醫外科學、獸醫產科學、獸醫傳染病學、獸醫寄生蟲病學、獸醫微生物學和獸醫臨床診斷學等。50多年來,通過獸醫院培養的學生已有8000多名。獸醫院常年對企業和養殖戶開展診療技術服務和培訓,服務範圍已輻射到安徽省絕大部分地區。安徽科技學院附屬獸醫院已成為皖北地區動物疫病臨床診療與防控中心。
GMP獸藥廠
安徽科技學院獸藥廠2006年3月通過了國家農業部GMP認證。該廠總投資約800萬元,總建築面積2千多平方米,其中生產廠房1160平方米,倉儲400平方米,質檢中心220平方米;廠房的設計與建設嚴格按照國家GMP標準進行,建有獸藥口服液和粉散劑2個劑型生產線,其中口服液生產線為十萬級潔淨生產線,總面積600平方米,其中淨化面積約340平方米,年生產能力300萬支;粉散劑生產線為一般生產區,面積為560多平方米,設計班生產能力班產300瓶,年生產力為9萬瓶。安徽科技獸藥廠現為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專業的主要實習基地,多年來為套用型人才的培養、新藥品的研發和社會服務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實驗動物中心
SPF實驗動物中心是我校學校著力打造的教學與科研高端基礎條件平台之一。總建築面積560㎡,其中,一期工程290㎡,主要包括公共區、SPF雞飼育區;二期待建工程270㎡,主要包括清潔級大、小鼠及家兔的繁育區,正壓實驗區和負壓實驗區。該實驗動物中心一期工程於2007年12月21日竣工,其核心區域,如孵化室、育雛室、育成室、實驗室、成雞室、內準備間以及清潔走廊潔淨度均為7級(1萬級),洗刷消毒室為8級(10萬級)。SPF實驗動物中心先後承擔了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安徽省科技計畫等項目,承擔了《動物傳染病學》和《實驗動物學》等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為同學們的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