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安徽神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滁河北岸,距
全椒縣縣城13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8°03′-118°08′,北緯32°05′-32°10′。公園總面積2221公頃。
地形地貌
安徽神山國家森林公園在地貌單元上屬於
江淮丘陵一部分,山體屬滁縣皇甫山余脈,境內最高峰海拔312米(狼頭山主峰),相對高差在30-150米,山脈特點為低山與高丘相接,山脈走向為西北至東南,一般比高150-200米,山頂多為平頂,少數為尖頂。基岩主要為石灰岩,部分為千枚岩和片麻岩,裸岩較多,屬喀斯特地貌。
水文條件
安徽神山國家森林公園在水繫上屬
長江水系一、二級支流的中下游段,河流從山體中部地段呈放射狀向外流出,匯入滁河。森林公園內有溪流2條,長約6.48公里;小型水庫和池塘共2座,水面積約8.17公頃;地下水資源較少。
氣候特點
安徽神山國家森林公園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北緣向暖溫帶過渡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易澇易旱。年日照時數2174.3小時,日照百分率為49%。年平均氣溫為14-15.6°C,其中最熱為7月。年均降雨量840-980毫米,無霜期221天。常年主導風向為偏東風,夏季多為東南風,冬季多為西北風。
資源情況
植物資源
安徽神山國家森林公園所處的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生物地理氣候造就了南、北植物並蓄,森林景觀具有典型性,林相整齊多變,闊葉林、針葉林、竹林等,多樹種混交的森林景觀。公園內有
維管束植物136科,其中蕨類植物7科,裸子植物7科,被子植物122科,共974種。主要有八角楓、茨藻、鳳尾蕨、鳳仙花、海金沙、海桐花、旱金蓮、胡椒、花荵、槐葉蘋、金栗蘭、金縷梅、金魚藻、苦木、蠟梅、藍果樹、狸藻、栗米草、龍膽、滿江紅、獼猴桃、木通、木賊、南洋杉、秋海棠、 山礬、蛇菰、蘇鐵、檀香、透骨草、無患子、五味子、香蒲、懸鈴木、亞麻、眼子菜等,其中有清蘇、青檀等名木古樹。
動物資源
安徽神山國家森林公園內
陸生脊椎動物有20目55科158種,其中:哺乳類8科16種,鳥類36科118種,爬行類的6科15種,兩棲類5科9種。常見動物有河麂、野豬、豬獾、狗獾、刺蝟、野兔、野雞、畫眉、壽帶、灰喜鵲,菜花蛇、烏梢蛇等,其中,省一級保護動物有杜鵑、金絲燕、壽帶鳥、鷺類、豹貓等。
主要景點
狼頭山:位於安徽神山國家森林公園西北部磨盤山景區,山頂海拔312.7米,為公園最高峰,與磨盤山相近。
柴王井:位於神山寺大雄寶殿東側,鑿巨石穿透而得甘泉。此井因後周周世宗柴榮屯兵於此得名,因宋太祖趙匡胤“背山克滁”而揚名。
黑石磯:位於安徽神山國家森林公園西南部青龍溪景區,岩石占地約700平方米,為煤礦石。黑岩聳立山巔,與周圍岩石材質迥異,氣勢頗為壯觀。
仙人洞:在神山寺前300米處,為公園內唯一對外開放的溶洞。該洞面臨神山天池,經甬道前行,拐過石門進入一廳,為“仙聚廳”,廳內鐘乳形態各異,敘述了“廣寒仙境”、“仙人對弈”、“銀河飛瀑”等神仙的故事。循“九重雲台”而上,經“仙人指路”進入上洞“煉丹廳”,為神山道士煉丹煮石的地方,一座“丹爐”緊靠洞壁。
神山寺:位於全椒縣西神山,建於唐大曆年間,從唐至元修建的章法、布局及雲龍、蓮花石雕柱基等古物尚在,現有大雄殿、藏經樓、廂房等建築。
開發建設
品牌建設
交通線路
交通
班車
從全椒縣縣城車站乘班車可直達景區;
自駕
從
合寧高速全椒出入口下,往縣城西北方向行駛20公里到達景區。
線路
自然風光遊覽型
公園南門—-梅園—神山南湖—湖光山色—荷花泉—神山道觀—團山洞—狼洞—石蒜花海—黃龍溪—觀景塔—紅葉醉秋—驢友營地—青龍潭—楓林夕照—青龍溪—西次入口;
提升觀光遊覽型
公園北門—神山寺組群—玉佛殿—柴王井—柴王御座—柴王碑—龍紋石壁—龍鼻泉—惠峰雙塔—民俗展示長廊—仙人洞—韋公祠—韋公詩碑—神仙府—焦山寨—公園北門;
遊樂體驗型
磨盤山景區西次入口—楓林夕照—拓展訓練基地—驢友營地—紅葉醉秋—山地腳踏車道—觀景塔—黃龍溪漂流—攀岩石壁—森林體驗中心—科普館—水上遊樂園—公園南門。
歷史文化
詩詞遺蹟
唐朝詩人韋應物在滁州刺史任上與森林公園結下了不解之緣,所作《寄全椒山中道士》詩被選入《唐詩三百首》。據傳,五代時期,周世宗柴榮曾在此駐兵。
傳統民俗
神山
廟會由當地居民自發形成,每年春季,神山寺周邊信眾前來覲拜佛祖,人數眾多,民家雜耍藝人云集,影響逐漸擴大,遂自發形成集市貿易,成為當地一大民俗活動。1997年全椒縣縣委修繕神山寺,正式將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生日作為神山寺廟會主辦日。2011年,神山寺廟會被確定為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