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畜牧產業化發展規劃(2003—2007年)

安徽省畜牧產業化發展規劃(2003—2007年)是由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畜牧產業化發展規劃(2003—2007年)
  • 類型:規劃
  • 地區:安徽省
  • 文號:皖政辦〔2004〕13號
通知,發展規劃,一、現狀與發展機遇,二、發展思路和總體目標,三、產業建設重點,四、政策措施,

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農業產業化十大主導產業發展規劃(2003—2007年)的通知
皖政辦〔2004〕13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省農業產業化工作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部門編制的水果、畜牧、優質糧、優質油、漁業、茶葉、蔬菜、棉花、中藥材、繭絲綢等農業產業化10大主導產業發展規劃(2003—2007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實施意見》(皖政〔2003〕52號)要求,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強有力的工作班子,完善協調機制,強化責任,落實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科學指導農業產業化規範有序發展,大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保持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四年二月十六日

發展規劃

安徽省畜牧產業化發展規劃(2003—2007年)
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實施意見》(皖政〔2003〕52號),為大力發展畜牧業產業化經營,制定本規劃。

一、現狀與發展機遇

(一)現狀
安徽屬農區畜牧業,資源豐富,品種眾多,區位優越。2002年,全省畜牧業總產值392億元(當年價),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30%;全省畜產品加工業產值與畜牧業產值之比約為0.45∶1;畜產品省內、省外及國際市場銷售比例約分別為50%、47%和3%。目前,畜牧及相關產業已成為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要產業,並初步具備了進一步加快產業化發展的基礎。
1綜合生產能力躍上新台階。全省肉類總產量由“八五”末的197萬噸躍上342萬噸的新台階,肉蛋總產全國排名由1995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7位。
2產業結構顯著最佳化。肉豬產業穩定發展,草食畜禽產業快速增長。2002年,全省良種普及率達81%;在畜產品中,肉、蛋產量比由1995年的3.9∶1調整為2.97∶1;在肉類中,禽肉、牛羊肉比重分別達到23.3%和13.2%,豬肉的比重由1995年的66.7%下降到62.8%。以阜陽、亳州、宿州市為中心的皖北黃牛系列開發和山羊改良取得突破性進展。奶牛業發展勢頭強勁。
3科技興牧全面增效。2002年,全省畜牧業科技貢獻率達49%,生豬出欄率136.3%,牛出欄率47.4%,肉牛、山羊的個體胴體重分別為140公斤和12公斤,凍精細管、胚胎移植和一些畜產品加工新技術得到廣泛推廣套用。
4產業化格局初步形成。以龍頭企業(集團)帶動,畜牧社會化服務組織牽動的多形式、多經濟成份的產業化經營格局已經形成。畜牧企業省內跨區經營、出省出境經營、招商引資經營、工商企業介入經營等多元化經營形式蓬勃興起。2002年,全省龍頭企業與農戶結成緊密型和半緊密型生產基地的牲畜飼養量2000多萬頭、禽類飼養量4億隻。目前,全省規模飼養比重已達20%。
5區域產業基地帶建設成效突出。目前,全省已形成了淮北黃牛產業帶、城郊奶牛產業帶、江淮肉豬產業帶、沿江水禽產業帶、皖西南山區無公害生態養殖帶等五大產業帶。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龍頭企業規模小、帶動力不強。全省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普遍規模小,具有較高市場占有率和品牌效應的龍頭企業集團少;絕大多數畜產品為初級產品,畜產品質量與國際畜產品質量標準要求差距較大。龍頭企業發展滯後,致使很多地區的特色優勢和規模優勢無法發揮。
2畜產品加工及後續產業嚴重滯後。2002年,我省畜產品加工業產值與畜牧業產值之比僅為0.45∶1,遠低於先進省份1∶1的比值,與國外5∶1以上的比值差距更大。
3融資能力不強、投入不足。全省畜牧業多元化投資主體尚未形成,企業間資產重組不活躍,大量閒置資產未盤活,龍頭企業招商引資力度不夠,制約了多元化融資渠道的形成。
(三)發展機遇
1加入WTO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競爭環境和新的市場空間。由於我省豬肉、牛肉、羊肉價格一般比國際市場價格低40%—80%,在加入WTO後,潛在的市場空間將十分廣闊。
2城鄉居民食物結構的快速升級,成為畜牧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契機。近10年來,隨著城市化水平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鄉居民對畜產品需求在總量不斷擴大的同時,對畜產品品種、品質、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將從消費需求上拉動畜牧業的結構調整。
3區位優勢和產業化基礎的提升構成加快畜牧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我省經濟區位承東啟西,緊靠長江三角洲地區。東部發達地區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養殖基地的外移,有利於我省畜牧業區位、資源優勢的發揮,實現地區間產業優勢的互補。

二、發展思路和總體目標

我省畜牧業產業化的發展思路是: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以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科技創新為動力,大力推進畜牧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穩定發展生豬、禽蛋生產,加快草食畜禽生產,突出發展奶業、蜂業,適度發展特種養殖等新興產業。按照貿工農、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方式,著力推進畜禽深加工工程、糧食蛋類轉化工程、基地建設工程、龍頭企業資本整合工程等四大產業工程,用工業的理念發展壯大畜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一步完善利益分配機制,建立一體化的大畜牧產業經營體系。我省畜牧產業化發展總體目標是:
(一)總量目標:2007年,肉蛋奶總產量600萬噸,年遞增5.2%。
(二)結構與產業體系建設目標:2007年,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6%,畜產品加工業與畜牧業產值比達1∶1,畜牧業良種化率達90%,牛羊肉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提高到20%以上,動物及其產品優質率達65%;培育一批產業關聯度大、技術裝備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和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群體,形成若干個在國內市場居於領先地位的企業集團,創立名牌企業3—5個;建成較為完善的服務體系和產前、產中、產後密切關聯並全方位開放的產業體系,初步奠定畜牧業成為農業中第一大產業的基礎條件。
(三)效益目標:2007年,畜牧業年轉化糧食150億斤,工業飼料年產量400萬噸,農民人均牧業收入1285元(當年價)。

三、產業建設重點

(一)畜禽深加工。以肉類和奶類加工為重點,大力開發冷卻肉、分割肉、直接食用熟肉和乳製品。推進福潤肉類、金牛肉類及皮革、淮南益益乳業、農墾正達肉雞、六安天業集團等項目建設,支持雨潤、金牛實業等省內外優勢企業重組,鼓勵大型肉奶加工企業產銷一體化,健全市場網路體系。到2007年,形成700萬頭豬、200萬頭羊、100萬頭牛、1億隻家禽、20萬噸乳製品的綜合深加工能力。
(二)糧食、蛋類轉化。支持安徽和威集團、太陽禽業等大型規模化飼養基地和飼料骨幹企業擴大規模,利用品牌優勢和技術優勢重組省內一些中型飼料企業,加快規模化經營步伐,使全省飼料生產能力達到400萬噸,畜牧業轉化糧食由80億斤提高到150億斤。鼓勵多種形式擴建、興辦大型乳品企業,興辦奶源基地。大力開發利用牧草,努力使專用牧草播種面積擴大到250萬畝以上。支持大型食品加工企業實施蛋類轉化項目,使轉化能力達20萬噸蛋類。
(三)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和有機畜禽產品生產,著力培育優勢產業帶,精心打造特色品牌。通過建設現代化生豬良種繁育體系,扶持省原種豬場、重點二元母豬場和地方豬保種場等,加快優質良種豬的推廣及標準化生豬示範基地建設。通過扶持良種龍頭企業,提升品種改良服務能力,促進以阜陽、亳州、宿州市為重點的皖北牛羊基地發展。通過扶持和威集團等龍頭企業,建設皖南肉禽標準化示範區基地;適度整合無為板鴨、吳山貢鵝等熟食品牌,擴大熟食市場,強化水禽良種工程實施,建設江淮、沿江水禽基地;積極爭取實施世界銀行奶業發展項目,採用胚胎移植等高新生物工程技術,加快雜交牛擠奶推廣示範,鼓勵多種形式興辦奶牛飼養小區,建設大型龍頭企業奶源基地。繼續尋求省外大型企業來我省建設各種類型的原料供應基地。力爭建成20個標準化、規模化、優質安全畜產品生產、出口基地縣。
(四)龍頭企業資本整合。積極做好鴻潤集團、和威集團、益益集團、富源種業集團上市融資的各項準備工作,力爭實現上市融資。加大對龍頭企業有關項目資金支持的力度,鼓勵建設企業產業園區,壯大企業規模,發揮龍頭企業對全省畜牧產業資本的整合作用。繼續吸引省內外工商企業介入畜牧產業,發揮大型工商企業對產業資本的整合作用。著力培育3—5個資產超5億元、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組織實施體系。各級要按照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實施意見》(皖政〔2003〕52號)提出的“一個產業、一批龍頭企業、一片(或幾片)生產基地、一個配套政策、一套工作班子”的要求,建立領導和辦事機構,加強與龍頭企業的聯繫與溝通,推進龍頭企業重大項目的組織實施。
(二)完善規劃體系,強化項目前期工作。各市和有關龍頭企業抓緊完善本地區畜牧產業化發展規劃和龍頭企業發展規劃,形成一批前期工作到位並能支撐規劃實施的重大項目。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各龍頭企業要強化畜牧業產業化重點規劃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加大前期工作經費投入,引導項目前期工作及時到位。做好各級各類規劃的銜接工作,突出重要龍頭企業集團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引導。
(三)積極爭取國家投入,協調安排好省級投入,爭取重點龍頭企業多渠道融資實現突破。
繼續爭取國家對農產品深加工、高新技術產業化、大型商品基地、農村“六小”工程方面的投入。積極爭取我省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列入國家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繼續在資金安排等方面對畜牧業產業化給予傾斜。繼續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吸引省外、國外客商對具有我省特色的農產品加工業進行投資。鼓勵引導信貸資金、社會資本和外商資本等投入畜牧業開發建設。金融部門要增加對畜牧業的貸款,擴大對畜牧業龍頭企業的授信規模。省里重點選擇3—5家骨幹企業,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千方百計拓寬投融資渠道。
(四)加速企業科技進步,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扶持重點龍頭企業科技研發中心的建設。繼續通過項目實施、成果轉讓等措施,推進龍頭企業與省內外高校、科研機構的廣泛合作。通過大力招商引資,加大對省外、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引進的力度。集中財力,選準項目,對國外先進的農產品深加工成套設備或關鍵設備、技術進行引進,以此帶動產業技術的升級、提高。扶持畜牧技術推廣、設計諮詢單位的發展,提升其科技服務水平。
(五)大力發展社會化服務組織。鼓勵農民和其他經營者以資本和勞動自願聯合組成畜牧業合作社,鼓勵組建各類畜牧業協會,發展中介組織。加快建立有重要龍頭企業集團參與的優勢產業的省級行業協會,發揮其在行業信息指導、科技推廣、產品流通、行業內部自律以及行業協調等方面的作用。鼓勵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等發展多種形式的畜牧業產前、產中、產後的社會化服務事業,參與反傾銷、應訴等貿易爭端處理。在政策、資金上扶持各種類型的中介組織和個體、集體經紀人、販運大戶,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六)進一步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疫體系建設。加強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強化基層動物防疫機構和隊伍建設,提高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監測及快速反應能力和水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