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方案

《安徽省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方案(試行)》是為規範管理和有效服務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培育發展未來產業,開闢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制定的方案。由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2024年2月5日印發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方案(試行)
  • 印發機關: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印發日期:2024年2月5日
  • 發文字號:皖發改高技〔2024〕83號
印發信息,方案全文,

印發信息

安徽省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安徽省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方案(試行)的通知
皖發改高技〔2024〕83號
省有關單位,各市發展改革委:
為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決策部署及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有關要求,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持續壯大新質生產力,省發展改革委牽頭起草了《安徽省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方案(試行)》,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24年2月5日

方案全文

安徽省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方案(試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未來產業是由前沿科技創新驅動,當前處於萌芽階段或產業化初期,具備成長為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對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和變革作用的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先導區是以重大需求為導向,以未來技術突破和產業化為目標,構建創新資源持續匯聚、創新成果高效轉化、產業生態疊代完善、產業成果不斷湧現的未來產業集聚發展平台。為規範管理和有效服務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培育發展未來產業,開闢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決策部署及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有關要求,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按照需求導向、前瞻布局、創新驅動、套用牽引、跨界融合的原則,以未來技術突破和數位化改革催生新動能,構建“源頭創新—技術轉化—產品開發—場景套用—產業化—產業集群”的未來產業培育鏈條,推動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深刻變革,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到2027年,在通用智慧型、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低碳能源、先進材料、人形機器人等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建設10個左右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積極創建國家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到2030年,累計建設30個左右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支撐未來產業發展的創新網路、培育鏈條、政策體系基本完善,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和產業鏈控制力的一流企業,引領未來產業從大到強、從有到優,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二、建設方向
面向全球科技和產業前沿,把握未來產業發展規律,瞄準“7+N”重點領域和方向,結合前沿技術新趨勢進行動態調整、滾動培育。
(一)通用智慧型。提升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性能,加快通用人工智慧技術突破和產業化,前瞻布局類腦智慧型技術,發展信息智慧型服務業與實體智慧型製造業,引領新一輪智慧型技術革命,培育發展智慧型產業。
(二)量子科技。加快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突破和產業化,前瞻布局量子晶片、量子算法等量子計算關鍵技術,引領新一輪信息革命。
(三)未來網路。加快發展高速全光通信、新一代移動通信、算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構建空天地一體、通感算一體、設施與套用深度融合的未來網路體系。
(四)生命與健康。加快細胞和基因技術、合成生物、生物育種、免疫治療、低溫生物醫學等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推動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提升中醫藥現代化水平。
(五)低碳能源。加快發展氫能、氨能、新型儲能、生物質能,前瞻布局可控核聚變等先進核能和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構建新型能源系統。
(六)先進材料。加快新一代電子材料、高性能複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等研發套用,推動材料、裝備、製造體系循環疊代創新。
(七)空天信息。培育低空經濟、商業航天新增長點,加快空天探測、在軌服務、開發、利用、保護等前沿技術工程化,拓展發展新空間。
同時,兼顧第三代半導體、先進裝備製造、區塊鏈、元宇宙等領域和方向的布局發展。專欄: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重點領域及方向
領域
重點方向
通用
智慧型
圍繞先進人工智慧晶片和智慧型感測器、新一代機器學習與類腦智慧型計算、自主無人系統智慧型技術、專用人工智慧系統等技術研發,加強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新型器件的類腦晶片、類腦計算機體系結構及構建技術、類腦套用開發工具鏈及套用支撐開發環境、腦機融合計算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腦與腦機融合、智慧型網聯汽車、智慧醫療與健康、智慧型製造、虛擬現實、自主無人系統及智慧型機器人等重點領域開展套用。
量子
科技
面向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量子器件與材料等領域,重點突破核磁共振量子計算、中性原子量子計算、諧振量子電子動態計算、光量子計算、離子阱量子計算及固態量子計算等技術,加快在超導量子計算系統、資源勘探、航空航天、地球物理、無源導航、醫學診斷、量子通信等領域的產業化套用。
空天
信息
重點研發低成本小衛星星群、無人系統立體通信—組網—導航—控制等技術,發展衛星網際網路、北斗導航及定位、通用航空、低空飛行器、無人機、民用火箭、航空材料和元器件等。加快布局深空探測,開展深空技術、深空科學、深空資源利用以及深空安全四大方向關鍵技術研究。
低碳
能源
圍繞可再生能源與核能、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智慧綜合能源等重點領域開展技術攻關及套用,重點突破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氫能製備及儲運、燃料電池及關鍵部件、低成本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關鍵核心技術,促進工業與建築節能、核能餘熱利用、多能互補、智慧能源等綜合用能技術套用示範,打造規模化儲能與智慧型電網、綠色低碳能源等領域安全可控核心技術體系。
生命與健康
聚焦基因編輯、單細胞圖譜、仿生醫藥、分子靶向醫藥研發、幹細胞與再生醫學、醫學人工智慧、低溫生物醫學等前沿技術,開展基因技術、精準醫療、抗體藥物、新型疫苗、高端醫療器械、數字診療、生物育種、免疫治療和細胞藥物、新型低溫醫學設備和試劑、高端藥用輔料、高端製劑、細胞治療產品、醫療輔助診斷模型等研發套用。圍繞提升中藥現代化水平,加快研發用於抗病毒、心腦血管疾病、抗腫瘤、糖尿病等的現代中藥,提升中藥有效成分定向提取分離等關鍵技術。
未來
網路
探索太比特每秒(Tbit/s)級光電太赫茲通信、高速全光通信、第六代移動通信系統(6G)前沿核心技術,重點發展基於下一代網際網路的超寬頻光通信、專用特種通信、高速寬頻無線接入等技術,研發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及窄帶物聯網(NB-IoT)增強系統與終端設備、新一代網路設備與核心功能組件,開展工業感測器、工業網關/交換機、路由器、雲存儲器等核心設備、網路通信晶片及核心器件設備製造服務。
先進
材料
面向航空航天、新型顯示、新能源、生命與健康等領域,加快生物可降解材料、石墨烯等納米材料、雷射顯示關鍵材料、柔性電子材料、量子點發光材料、3D列印材料、超導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稀土永磁與軟磁材料、智慧型仿生與超材料、液態金屬、高溫合金、超高溫結構陶瓷等極端環境材料等前沿技術研究和突破,加強產業化布局,突破規模化製備技術和套用技術,掌握全流程工藝和關鍵裝備,打造一批有望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材料品種。
第三代半導體
圍繞以碳化矽、氮化鎵、氧化鎵等為代表的寬禁帶第三代半導體,重點突破單晶製造、薄膜外延、新型結構設計、先進制造工藝等關鍵技術,推進第三代半導體在電力電子、微波射頻、光電子等套用方向和5G移動通信、新能源汽車、高速列車、能源網際網路、國防軍工等重點領域的套用。
先進裝備製造
突破極端製造共性關鍵技術與高端裝備在複雜環境、複雜工況下高性能可靠服役的關鍵技術,促進材料、結構、功能一體化的高性能設計製造與集成示範套用,重點發展高端智慧型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及關鍵零部件、高端數控工具機及關鍵零部件、智慧型高效雷射裝備、增材製造裝備、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等。
區塊鏈
突破安全隱私保護、鏈鏈互聯互通、鏈上鏈下協同、安全智慧型契約和區塊鏈監管等關鍵共性技術,加強區塊鏈軟體和硬體的自主可控一體化套用,提升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最佳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的作用,在新型基礎設施和信息創新平台建設、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數字社會智慧發展、數字政府治理賦能等方面開展套用。
元宇宙
加快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數字孿生等前沿性技術突破,強化和區塊鏈、人工智慧、未來網路等技術交叉融合,研發基於拓展現實的計算晶片、感知設備、套用軟體,構建新一代虛實融合的套用場景平台,探索構建新型虛實相融的網際網路套用和社會形態,在工業生產、醫療服務、電子商務、文化創意和城市治理等典型場景開發沉浸式體驗套用。
     備註:專欄中未來產業的領域和發展方向將根據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動態調整。三、重點任務
(一)加快關鍵技術創新突破。
優先在先導區布局和爭創一批省級以上產業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台和新型研發機構,開展未來技術遴選與多路徑、交叉融合探索。依託國家實驗室、研究型大學、一流科研院所和創新型領軍企業等戰略科技力量,組織開展跨領域、跨區域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加快攻克一批對產業發展具有全局性影響的原創性科技成果和前沿技術。圍繞未來產業發展亟需解決的技術瓶頸,支持先導區科技領軍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和上下游企業,探索建立新型研發模式,加大研發投入,儘快實現技術突破。
(二)加速創新成果轉移轉化。
支持先導區建設一批專業化、市場化的未來產業概念驗證中心、中試驗證平台,強化技術熟化、工程化放大、原型製造、可靠性驗證等轉化服務能力。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用,完善“沿途下蛋”機制,推動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及時落地轉化。支持有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設立專門的技術轉移機構,採取專利等技術成果作價入股、先使用後付費等多種方式,加速科技成果向企業轉化。促進符合條件的財政資金資助形成的科技成果向企業轉移轉化。
(三)加快多元場景開發開放。
鼓勵先導區內頭部企業運用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開發智慧型汽車、人形機器人、柔性顯示、數字建築、智慧家居、天地一體通信終端、智慧型診療、虛擬教學、仿真實訓等一批標誌性產品和服務。鼓勵先導區所在地政府、企業、高校院所主動策劃、開發開放融合場景、標誌性場景以及試驗驗證和示範套用場景,推動前沿技術創新、套用和突破。支持專業化套用場景促進機構發展,探索市場化場景培育機制,常態化推進場景挖掘發布、供需對接、建設運營。探索建立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套用風險補償機制。
(四)培育融通發展企業梯隊。
支持先導區科技領軍企業發揮原創技術、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優勢和引領帶動作用,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未來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支持中小企業聚焦細分領域,打造“獨門絕技”“硬核科技”,在新領域新賽道脫穎而出。鼓勵地方政府、企業、高校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建立未來產業加速器,重點培育“種子期”項目,加快孵化有潛力的初創企業。支持通過股權投資、資源共享、要素開放、場景共建、渠道共用等方式強化大中小企業跨區域跨領域協同耦合,推動形成龍頭企業創新引領、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初創企業不斷湧現的發展態勢。
(五)招引建設重大產業項目。
推動先導區建立健全“雙招雙引”工作機制,配強先導區招引工作力量,綜合運用龍頭企業、商協會、會展、基金、場景、駐外機構招商渠道和方式,招引落地一批技術攻關、產業化、創新和公共服務平台等標誌性項目。強化項目協調調度,最佳化項目服務和要素保障,推動更多項目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持續擴大未來產業有效投資。
(六)打造高質量人才隊伍。
在先導區內大力實施人才興皖工程,精準有效落實4.0版人才政策,鼓勵先導區制定實施未來產業專項人才政策,開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標準試點,發揮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大矽谷”等重要創新載體磁吸效應,集聚一批具有前瞻判斷力和組織領導力的戰略科學家,引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培養懂科技、懂產業、懂資本、懂市場、懂管理的複合型人才。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培育壯大具有未來思維、全球視野、創新意識、探索精神的企業家隊伍。
(七)增強產業基礎支撐能力。
推動先導區加快未來產業重點領域高端晶片、基礎軟體、專用儀器設備及關鍵部組件等基礎產品國產化替代。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高端菌種開發。提升未來產業發展所需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勘探開發、儲備供應能力。搶占布局衛星頻率軌道等空天資源。適度超前建設算力網路、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新型基礎設施。面向未來產業重點領域需求,加快先進工藝、先進材料、高端裝備、產品計量、檢驗檢測技術等研製開發,深度融合工業網際網路、數字孿生、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發展未來製造新模式,夯實未來產業發展底座。
(八)完善培育發展服務體系。
推動先導區建立未來產業重點領域智慧財產權審查綠色通道,縮短審查周期。支持科技型骨幹企業牽頭組建未來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以技術交叉許可、建立專利池等方式促進原創技術擴散,促進技術、專利與標準協同發展,研究制定標準必要專利許可指南,探索自主智慧財產權快速轉化為產業技術標準的有效機制。開展未來產業標準化研究,制定一批套用帶動的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標準。建設一批創新和公共服務綜合體,提高研發設計、專利導航、技術評價、標準化服務、計量測試、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服務水平。聚焦線上辦公、視頻直播、公共安全、元宇宙、遠程監測、智慧運維等新場景、新業態,積極推廣軟體即服務(SaaS)和平台即服務(PaaS)等新模式。四、組織實施
(一)明確目標定位。
到2030年,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創新引領的未來產業先導區,培育30家左右上市企業,新增60家左右創新和公共服務平台,主導或參與制定100項左右標準,推出100件左右高端“三首”產品,建設運營一批示範性強的未來產業套用場景,推動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成為我省未來技術創新策源地、創新成果轉化試驗地、未來場景套用引領地、未來產業發展集聚地。
(二)自主謀劃創建。
支持創新資源豐富、新興產業基礎良好、體制機制健全、未來產業方向明確且區域相對集中的省級以上開發區或特色園區,創建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由設區市人民政府組織發展改革、科技、工業和信息化、開發區、頭部企業、專家智庫等單位自主謀劃設定先導區創建周期、總體及分年目標任務,細化實化推進舉措,“一業一策”“一區一策”編制申請報告,審核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合規性,書面推薦至省發展改革委。
(三)論證創建方案。
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組建以“科學家+企業家+風險投資家”為主體的未來產業發展諮詢委員會,集中審閱未來產業先導區創建申請報告,研究論證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目標可及性、任務合理性和措施可行性,形成論證意見,提出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創建名單,徵求省有關單位意見後,由省發展改革委按程式公布創建名單,啟動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工作。
(四)改進提檔升級。
制定以創新能力、企業培育、產業集聚、要素支撐、建設成果等為關鍵指標的未來產業先導區創建評價體系。由未來產業發展諮詢委員會會同第三方機構對納入創建名單的未來產業先導區發展方向、創建成效開展年度綜合評估。評估結果分為A、AA、AAA三個等次,根據評估結果,給予所在市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分檔加分。對於評估結果為A等次的先導區,提出改進意見,支持完善創建方案,設定一定的“觀察期”和“包容期”,連續3年評估結果為A等次的先導區,移出創建名單。對於評估結果為AA等次及以上的先導區,省有關單位將在要素保障、政策投入等方面予以協同支持。對於評估結果為AAA等次的,優先推薦爭創國家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對於評估結果達成全部預期目標的,正式認定為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並以產業集群化發展為目標,滾動制定產業集群創建方案,打造省級未來產業集群。
(五)細化責任分工。
設區市人民政府承擔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創建的主體責任,根據地區發展實際和需要,制定年度工作清單,強化政策支持,抓好推進落實,開展督促評價,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設區市發展改革委負責日常協調服務工作,及時向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報告工作進展,組織參加年度評估,研提意見建議。先導區所在的開發區負責推進具體創建任務。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
省級層面,建立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各相關單位參加的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指導、協調和督促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市級層面,建立由設區市人民政府統籌,各相關單位各司其職的工作推進機制,形成省市協同、部門聯動工作體系。成立並發揮未來產業發展諮詢委員會作用,開展未來性需求、技術、產業、要素和制度研究,加強未來類研究成果對科技和產業發展的決策支撐作用。
(二)強化政策引導。
落實國家出台的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高新技術企業、技術轉讓等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先導區重點企業、重大項目和重大平台納入國家相關規劃、中央預算內資金、國家產業發展基金等政策和資金支持範圍。積極發揮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作用,設立未來產業子基金,建立風險補償機制,提高風險容忍度,引導國有企業、國有資本、社會資本布局未來產業。最佳化省級有關專項資金支持方向,加大對未來產業先導區的支持力度。支持未來產業先導區更多產品納入《安徽省“三首”產品推廣套用指導目錄》,推動首台(套)重大裝備、首版次軟體、首批次新材料的首購首用。支持先導區所在地區研究制定專項支持政策,形成上下貫通、省市合力、分工明確的政策支持體系。支持金融機構開發適應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需求的金融產品與服務。
(三)營造良好氛圍。
加大對未來產業前沿技術探索、企業創新實踐、地方先行先試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宣傳報導和示範推廣力度,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未來產業培育發展的良好氛圍。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和企業家精神,厚植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激發未來產業發展活力。
附屬檔案: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創建申請報告(參考提綱)
參考連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