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廬江縣泥河鐵礦勘探報告

《安徽省廬江縣泥河鐵礦勘探報告》是由安徽省地質調查院、五礦勘查開發有限公司、安徽省勘查技術院、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26地質隊擔任主要完成單位,吳明安、王炯輝、杜建國、徐小磊、侯明金、鄭光文、趙文廣、王克友、汪青松、彭智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廬江縣泥河鐵礦勘探報告
  • 主要完成單位:安徽省地質調查院,五礦勘查開發有限公司,安徽省勘查技術院,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26地質隊
  • 主要完成人:吳明安,王炯輝,杜建國,徐小磊,侯明金,鄭光文,趙文廣,王克友,汪青松,彭智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130033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3-2-19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2005年12月5日,安徽省地質調查院提交了“安徽廬江盛橋-樅陽橫埠地區鐵銅礦勘查”項目建議書,並通過了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的專家論證,2006年5月31日,中國地質調查局下達了項目任務書。該項目是以尋找新的鐵銅礦資源勘查基地為目標,在系統總結區域成礦地質條件、成礦規律、控礦因素的前提下,確定了找礦遠景區,利用玢岩鐵礦找礦模式,選擇1:5萬航磁異常與重力異常套合地區,通過大比例尺地磁、重力測量,圈定靶區,利用鑽探進行驗證,於2007年5月首孔見視厚約300米的工業鐵礦體,進而發現了一大型隱伏礦床。     該礦床的發現是近20年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找礦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國深部找礦的首個突破性成果,證實了深部“第二找礦空間”具有廣闊的找礦前景,它的發現拉開了我國深部找礦工作的序幕。  為了加快泥河鐵礦的勘查速度和開發進程,2007年7月,安徽省地勘局與五礦集團共同組建了安徽五鑫礦業開發有限公司,迅速將泥河鐵礦的公益性調查轉為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同年11月9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安徽省國土資源廳、安徽省地勘局、五礦集團簽署了《共同推進安徽省廬樅地區礦產勘查合作協定》的“四方協定”。該項目累計投入勘查資金約1.2億元,2010年3月通過了野外驗收,野外工作質量評定為優秀;2010年5月提交了勘探報告,2010年7月通過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評審;2010年10月取得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備案證明。     泥河勘探工作是在充分認識地質規律基礎上,既遵守勘查規範的要求,又突破了現有規範的束縛。從預查、普查、詳查、勘探一次性完成了設計。在整個勘查過程中,注意採用新技術、新方法,大大加快了地質勘查工作的進度。創下了我國鐵礦勘探史上的四個“第一”:速度第一、深部成果第一、施工質量第一、經濟社會效益第一。被國土資源部譽為的“泥河模式”破解了制約地質找礦突破的體制和機制難題,實現了公益性與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的有機銜接,為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的制定提供了成功實踐的範例,並在全行業加以推廣套用。  經過勘探,泥河鐵礦為一大型鐵、硫礦床和一個中型硬石膏礦床,探明鐵礦石331+332+333資源量18379.72萬噸,硫鐵礦石332+333資源量13981.16萬噸,硬石膏礦石333資源量1373.69萬噸。潛在經濟價值近800億元,且在我國深部找礦理論和技術方法的探索中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     根據泥河鐵礦的找礦模式、經驗和成果,“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進一步擴大了泥河鐵礦的資源儲量;在小包莊地區深部發現了厚達300米的鐵礦體。     2011年泥河鐵礦的開發正式進入礦山建設的基建階段。泥河鐵礦的開發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效益。   “安徽省廬樅深部發現泥河大型鐵礦”獲2008年度中國地質學會十大地質找礦成果獎;“安徽廬江盛橋-樅陽橫埠地區鐵銅礦勘查”獲2009年度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地質找礦成果一等獎;“安徽省廬江縣泥河鐵礦勘探”獲2010年度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地質找礦成果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