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三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規劃

《安徽省“十三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規劃》是為全面落實省直19部門、組織《關於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民辦字〔2012〕246號),根據中組部、民政部等部委、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1—2020年)》、《安徽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結合實際而特制定的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十三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規劃
  • 發布時間:2016年8月23日
  • 發布單位:安徽省委組織部、安徽省民政廳
規劃背景,基本現狀,發展形勢,基本原則,發展目標,完善方案,管理機制,培養機制,考核機制,流動機制,拓展機制,激勵機制,工程與計畫,保障措施,

規劃背景

基本現狀

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是具有一定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技能,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扶貧濟困、慈善事業、社區建設、婚姻家庭、精神衛生、殘障康復、教育輔導、就業援助、職工幫扶、犯罪預防、禁毒戒毒、矯治幫教、人口計生、應急處置、民眾文化等領域直接提供社會服務的專門人員。發展專業社會工作,大力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對於解決社會問題、應對社會風險、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社會發展、建設美好安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十二五”時期,我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初步建立了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制度框架,相繼出台了社會工作教育培訓、崗位設定、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等專項政策,初步形成了綜合政策引領、專項政策配套、地方政策支撐的專業社會工作制度體系。全省現有9所高校開設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其中2所高校開展了社會工作專業碩士教育,每年培養近千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目前,全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數量已經突破2萬人,其中取得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人員5606人,成為創新社會治理、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力量之一。設定社會工作專業崗位8318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增長到121家,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發揮作用提供了平台載體。順利完成全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和社會工作服務示範創建活動,探索實施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項目,打造了“江淮社工行動”服務品牌,推動專業社會工作逐步從少數部門、少數組織向多部門、多組織合力推進發展,從民政服務領域向社區矯正、衛生計生、禁毒戒毒、教育輔導、青少年服務等領域拓展,從經濟發達地區向皖北地區、貧困縣區、革命老區延伸。
總體上看,目前我省專業社會工作發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專業社會工作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知曉度、認可度還不太高,社會工作專業理念、知識與方法尚未被廣大社會服務與管理人員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專業社會工作相關政策制度與服務標準還不健全;覆蓋城鄉基層的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網路尚未建成;專業社會工作發展還不均衡,不少地方尚未開展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尚未成立社會工作行政管理機構,行政推進體系不完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數量還比較緊缺、素質還不太高、結構還不太合理;專業社會工作發展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投入不足。

發展形勢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創新型三個強省、建設美好安徽的重要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的長足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性化、個性化社會服務需求不斷擴大,社會矛盾和問題將更加紛繁複雜,迫切需要進一步發展專業社會工作、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社會建設事業的快速發展,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擺上突出位置,迫切需要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柔性化管理的獨特優勢,豐富民眾工作方式,推動預防和解決社會矛盾與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迫切需要大批熟悉社會政策、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專業人才,充分發揮在實施社會政策、提供社會服務中的專業作用,為社會成員尤其是困難群體、特殊人群提供個性化、人文化、綜合化的社會服務,促進基本民生的保障與改善。我們要緊緊抓住全省人才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切實增強推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採取有力措施,加快發展專業社會工作,全力推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創美好安徽建設新局面、在中部崛起中闖出新路提供專業支撐和人才保障。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立足於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按照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總體部署,以滿足人民民眾社會服務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為支撐,以建立健全專業社會工作服務體系為重點,進一步加快專業社會工作發展步伐,切實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在創新社會治理、加強社會建設、促進社會和諧中的重要作用,為推動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創新型三個強省、建設美好安徽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基本原則

——堅持協同共治。進一步加強黨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領導,切實履行政府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巨觀規劃、標準規範、政策引導、法制保障、資金投入、監督管理方面的職責。大力發展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社會工作行業組織,鼓勵和引導其他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專業社會工作發展。
——服務發展大局。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聚焦我省完善脫貧攻堅支撐體系、社會保障制度和社會治理體系等重大戰略部署,科學謀劃專業社會工作發展的推進思路和政策措施,促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規模、質量、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相協調。
——突出融合發展。立足我省實際,發揮專業優勢,將專業社會工作有機嵌入民政領域和其他社會治理與建設領域發展大局,推動理念、制度和方法創新,促進實現專業社會工作與傳統社會服務工作在更高層次、更廣範圍、更多領域的融合發展。
——體現以用為本。深入推進社會工作服務平台建設,建立健全社會工作專業崗位設定、選拔任用、教育培訓、評價激勵等人才工作機制。鼓勵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到基層服務,引導社會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最大限度釋放和激發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專業價值和創新創業的熱情。
——統籌協調推進。以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點人群和重大事件為突破,先行先試、探索經驗。通過政策傾斜、資金引導、試點示範等措施,支持後發地區和後發領域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增強專業社會工作發展的整體性、均衡性。

發展目標

建立健全專業社會工作發展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制度體系,壯大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擴展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網路,使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規模、能力和社會工作服務平台的配置能夠適應建設美好安徽的需要,逐步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社會服務需求。
——人才隊伍規模更加壯大。到2020年,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占全省總人口比重達到1‰,總量增加到6.7萬人,其中具有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或達到同等能力素質的中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達到6000人,具有高級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或達到同等能力素質的高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達到1000人,成為創新社會治理、提供社會服務的重要專業力量。
——人才隊伍結構不斷最佳化。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社會服務需求需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區域結構、城鄉結構、專業結構、能力結構、年齡結構和性別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合理的初、中、高級人才梯次結構初步形成,基本實現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在城鄉、區域和領域的全覆蓋。
——人才能力素質大幅提升。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職業道德水平和社會誠信度不斷提高,專業價值倫理不斷強化,專業理論與知識不斷豐富,專業方法與技術不斷完善,專業實務能力不斷增強,綜合素質大幅度提升。
——人才服務效能明顯增強。充分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在服務社會治理、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作用,到2020年,城鄉社會工作服務網路基本定型,社會工作專業崗位數量增加到2萬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數量達400家,專業服務成效更加顯著。
——人才發展環境顯著最佳化。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法規、政策與制度不斷完善。到2020年,省、市、縣(區)三級社會工作行業協會組織體系初步形成,專業社會工作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專業價值受到普遍認可,發展氛圍日趨濃厚。

完善方案

管理機制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切實加強黨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領導,進一步健全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民政部門具體負責,機構編制、發展改革、教育、公安、司法、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文化、衛生計生、信訪、扶貧等部門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組織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在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建立全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聯席會議制度。
充分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轉變政府人才管理職能,進一步改進人才管理方式,完善相關公共服務,為在社會組織從業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提供檔案管理、戶籍轉移、保險交付、爭議仲裁等“一站式”服務,解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發展後顧之憂。
根據國家立法進程,積極推動社會工作地方立法,加大政策創製力度,圍繞專業社會工作發展的重點領域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關鍵環節出台政策檔案。加快地方標準研製步伐,探索建立社會工作標準體系。在國家綜合法規政策引領下,推動建立專項政策制度配套、地方法規政策補充、行業標準規範指導的專業社會工作制度體系。

培養機制

完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教育培訓規劃,健全不同學歷層次教育協調配套,專業教育、職業培訓和知識普及有機結合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穩步推進社會工作學歷學位教育,完善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學位教育制度,大力發展社會工作中等、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套用性、實踐性導向,提高實踐教學在學校教育中的比重,健全實習督導制度。
構建分層分類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體系。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知識、技能培訓,探索建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知識更新培訓制度,開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繼續教育。依託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高等院校等培訓資源,將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列入黨政領導幹部以及人民團體和有關事業單位領導幹部培訓課程,每年定期舉辦社會工作專題研究班。到2020年末,完成縣級以上社會工作行政管理部門領導幹部輪訓工作。
推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雙基地”建設。以公益服務單位、社區服務單位為依託,建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實訓基地。以高等院校及專業培訓機構為依託,建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和繼續教育基地,制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繼續教育辦法和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實習管理辦法。

考核機制

堅持以崗位職責要求為基礎,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建立科學化、社會化、市場化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評價考核機制。不將論文作為評價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限制性條件。建立符合社會工作專業崗位特點的人才評價機制。
完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水平評價制度,探索地方社會工作員職業水平認證辦法,逐步健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評價體系。鼓勵引導社會服務從業人員參與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將取得職業水平證書的社會工作專業技術人才納入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範圍。
深化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考核機制改革,根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從業領域、單位性質和崗位勝任力要求,建立健全以聘用契約和崗位職責為依據,以工作績效為主要內容,以服務對象滿意度為基礎的考核辦法。以用人單位為主體,合理界定和下放職稱評審許可權,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套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暢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申報參加職稱評審和任職渠道。

流動機制

以開發社會工作專業崗位和發展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為重點,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工作服務網路,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發揮作用搭建平台、創造載體,確保人崗相適、人盡其才。
在相關事業單位、城鄉社區和社會組織中推進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設定,明確社會工作專業崗位設定、任職條件、職責範圍,暢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職業晉升空間。研究制定促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流動的政策措施,引導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向急需緊缺地區、部門和行業流動,投身貧困地區、革命老區開展服務。
加快培育發展社會工作行業組織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建立健全社會工作行業自律制度,優先培育扶持以城市流動人口、農村留守人員、老年人和殘疾人、特殊群體、受災民眾等為重點服務對象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到2020年,初步形成覆蓋省、市、縣三級的社會工作行業組織發展體系,力爭在全省培育百家管理規範、服務專業、作用明顯、公信力強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

拓展機制

以創新社會治理、轉變政府職能、增加公共服務供給為契機,加快完善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制度,健全社會工作服務機制,拓寬社會工作服務領域,不斷提升社會工作服務覆蓋面和受益率。
加快推進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完善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制度,規範購買程式,努力擴大資金投入規模、支持範圍與來源渠道。協調製定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相關標準規範。建立健全準入退出、信用管理和責任追究機制。積極發展社會工作專業評估與諮詢服務機構。
健全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和志願者(義工)“兩工協作”服務機制。大力推廣以社區為平台、以社會組織為載體、以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支撐的基層服務治理機制,制定推進“三社聯動”專項政策。推動形成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引領志願者開展服務、志願者協助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改善服務的互動格局,全面推進志願服務記錄製度建設,大力培育發展志願服務組織和行業協會,廣泛建立志願服務站點。
拓展專業社會工作服務領域,促進社會工作與社會治理各個領域廣泛深度融合。研究制定老年服務、農村留守人員關愛、禁毒戒毒、衛生計生、社區矯正、青少年事務等領域社會工作服務政策或標準。組織實施農村留守人員、老年群體、社會救助群體等重點人群社會工作服務項目。

激勵機制

建立健全合理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薪酬和社會保障制度,切實提高基層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薪酬待遇。對於事業單位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按照資格與崗位掛鈎、崗位與薪酬掛鈎的原則,兌現助理社會工作師和社會工作師工資待遇。在城鄉社區和社會組織工作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由所在單位合理確定薪酬水平,確保不低於當地同等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平均薪酬水平,對通過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的工作人員實行津補貼制度。重視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社會保障問題,按照有關規定辦理社會保險事宜。
將設定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配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作為評估公益類社會組織的重要指標和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重要條件。鼓勵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招錄、招聘社會服務相關職位工作人員和選拔幹部時,在同等條件下要優先錄用具有豐富基層實踐經驗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注重把政治素質好、熟悉社會服務與管理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吸納進基層黨員幹部隊伍,選拔進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
以黨委、政府獎勵為導向,將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納入有關人才評選表彰項目對象範圍,開展多種形式的表彰獎勵活動。以用人單位和社會力量為主體,努力提高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地位和待遇。大力宣傳專業社會工作方針政策和優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先進事跡、典型經驗,形成關心、支持、尊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良好氛圍。

工程與計畫

(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綜合素質提升工程。適應創新社會治理、促進社會建設的需要,加大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力度。結合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每年培訓不少於500名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人員。通過開展繼續教育、實習、培訓、函授、自學考試等形式,每年對現有社會工作從業人員進行累計不少於120學時的教育培訓,實現所有在崗社會工作服務人員系統接受良好的專業教育和培訓。培養不少於500名具有社會使命感,掌握現代組織管理知識,擁有豐富管理經驗,能夠有效整合資源、協調關係、凝聚隊伍的社會工作機構管理人才;培養不少於500名具有紮實理論知識基礎、能夠指導解決重大複雜專業問題的專業督導人才。依託現有資源,重點扶持發展20家省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教育基地和50家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實訓基地。
(二)基層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崗位開發工程。深入推進城鄉基層居(村)民自治組織、社區服務組織、社會服務類事業單位、公益慈善類和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基層社會服務部門中社會工作專業崗位設定。“十三五”期間,以政府購買服務為引導,通過內部轉化現有工作人員和外部引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相結合,確保每個城市社區至少設定2個、農村社區至少設定1個社會工作專業崗位。根據社會功能、職責任務、工作性質、人員結構等因素,對老年人福利機構、殘疾人福利和服務機構、兒童福利機構、收養服務機構、婦女兒童援助機構、社會救助服務和管理機構、優撫安置服務保障機構等基層公共服務平台,實現社會工作專業技術崗位全覆蓋。
(三)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推進工程。結合全省實際,“十三五”期間,統籌考慮各地社區建設、社會組織建設和專業社會工作發展水平,啟動全省“三社聯動”試點。按照“政府主導、專業承接、項目運作、整體聯動”工作思路,理清城鄉社區建設和社會組織、社會工作發展的運行規律和聯動機制,整合基層社會治理的行政職能、服務資源和專業力量,構築以城鄉社區為平台、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為支撐的城鄉社會基層治理體制。依託社區服務中心(站點)等設施推進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建設,支持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到2020年,力爭每個城市社區至少有10個以上、農村社區至少有5個以上社區社會組織,並有專兼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或接納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從事社會服務活動。
(四)專業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人員社會關愛計畫。“十三五”期間,組織實施不少於30個農村留守人員專業社會工作關愛服務示範項目,推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服務機構和崗位平台建設,夯實農村留守人員服務基礎,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作用,為留守兒童提供生活、學習、心理和安全等方面服務,為留守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代際溝通、精神慰籍、文化娛樂等方面服務,為留守婦女提供安全教育、技能培訓、能力提升、精神減壓等方面服務,出台《關於加快推進農村留守人員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專業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人員關愛服務的功能定位、路徑方法和保障措施,推動建立專業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人員關愛服務的長效機制。
(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參與脫貧攻堅服務工程。落實《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任務要求,研究制定支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專項政策。繼續實施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服務貧困縣區、革命老區計畫,支持通過購買服務、掛職鍛鍊、對口援建等方式每年向貧困地區、革命老區選派至少20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同時為當地培養至少10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鼓勵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力量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到貧困地區組建服務團隊,興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提升貧困地區社會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加快推進社會救助領域社會工作服務發展,每年平均實施20個特困群體社會工作服務示範項目,為社會救助對象提供心理疏導、資源連結、社會融入等人性化、個性化、專業化服務,幫助他們提升自我脫貧與發展能力,重樹生活信心。
(六)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培育孵化工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支持、整合現有資源或新建等方式,鼓勵引導各市建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孵化基地,重點扶持和發展為城市流動人口、農村留守人員、老年人、殘疾人、特殊群體、受災民眾等重點人群提供服務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加快社會工作行業組織發展,充分發揮行業引領功能,通過提供資源支持、技術支持和代理人事檔案等服務方式,培育發展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力爭到2020年,各市均建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孵化基地和社會工作行業組織,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數量達到400家。
(七)社會工作服務標準化建設示範工程。加強社會工作服務組織網路建設,逐步推進全省街道(鄉鎮)社會工作服務組織和城鄉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組織建設。圍繞社會工作的專業技術、對服務對象的實際服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服務項目、服務機構管理等,從基礎性、通用型和專業化三個層面探索建立社會工作服務標準化體系。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社會工作服務標準化建設示範創建活動,到2020年,研製社會工作地方或行業標準10個,確定國家級和省級示範地區10個、示範單位和示範社區各50個,不斷擴大專業社會工作覆蓋面。
(八)“網際網路+”專業社會工作行動計畫。適應“十三五”時期社會工作信息化、現代化、數據化發展需要,健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登記註冊平台,加快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和服務機構信息庫建設,啟用全省社會工作者信息管理系統,啟動申報、研究開發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整合匯集、共享套用社會工作基礎數據資源,實現社會工作服務需求預測、就業預警、線上登記註冊、信息查詢、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管。探索開發各領域、各層次、各類型社會工作教育培訓課件,擴大遠程教育培訓覆蓋面,有效滿足廣大社會工作從業人員方便快捷接受專業培訓、提升專業能力的現實需要。

保障措施

(一)理順體制機制。各級黨委政府要做好規劃的落實,推進本地專業社會工作發展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組織部門要做好巨觀指導、綜合協調和監督檢查;民政部門要發揮職能部門作用,強化工作力量,抓好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推動有關工作落實;各有關部門和組織要推進本業務領域專業社會工作發展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要將規劃實施情況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領導班子考核指標,建立規劃實施監測評估機制。
(二)建立規劃體系。各市要根據實際制定本地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形成與全省規劃銜接配套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發展規劃體系;各有關部門要研究制定落實方案,指導推動本行業、本領域貫徹規劃要求,推動本行業、本領域專業社會工作發展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三)加大資金投入。各級政府要將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加大財政投入,探索建立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專項資金,並有效運用福利彩票公益金對規劃項目的投入。大力拓寬社會融資渠道,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和個人設立非公募基金會,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社會工作服務領域,以形成財政資金、社會資金等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
(四)加強調查研究。著力破解專業社會工作前沿理論、重點政策和實務推進中的難點、瓶頸問題,深化研究、交流與合作。每年定期做好專業社會工作重點調研課題的招標委託、實地調研、報告撰寫等工作。充分調動高校專家、社會工作行政管理部門、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積極性,鼓勵支持其參與課題研究,為政策出台和服務推進提供理論指引和實踐指導。
(五)擴大社會宣傳。建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信息報送制度,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和信息渠道,廣泛開展宣傳。定期組織“江淮優秀社工”評選和優秀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服務項目、服務案例宣傳推介。緊緊圍繞社會工作的重大政策、重大事件、重大節日、重要活動、先進人物、優秀事跡,開展持續、廣泛、深入的社會宣傳,切實提高專業社會工作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認知度與認可度。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