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與安全學院起源於1947年的安徽淮南煤炭工業專科學校採煤系,先後經歷了採煤系(科)、採礦系、採礦工程系、資源開發與管理工程系,2007年7月正式更名為能源與安全學院。六十多年來,學院數經易名,但矢志不移,為中國煤炭事業培養人才的使命從未改變,已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吃苦耐勞、勇於創新、德才兼備的人才,被社會譽為“煤海健兒之母,礦山英秀之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理工大學能源與安全學院
- 外文名: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energy and safety
- 簡稱:能源學院
- 創辦時間:1947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現任校長:石必明
- 知名校友:謝廣祥 毛光烈
- 所屬地區:中國淮南
- 主要院系:採礦工程系 安全工程系
學院簡介,組織機構,校容校貌,辦學規模,師資力量,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所授榮譽,歷史沿革,發展前景,外界評價,學科建設,教育工作,實驗室建設,重點學科,地圖信息,
學院簡介
能源與安全學院起源於1949年的安徽省立高等工業專科學校採煤班,先後經歷了礦區開採系、採煤系、採礦系、採礦工程系、資源管理與工程系統,2007年7月正式更名為能源與安全學院。1954年開始招收煤礦地下開採本科生,1981年獲得採礦工程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安全技術及工程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2010年採礦工程、安全工程2個本科專業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12年採礦工程、安全工程2個專業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學科專業。
組織機構
單 位 | 職 務 | 姓 名 |
行 政 機 構 | 院 長 | 石必明 |
教學副院長 | 袁書傑 | |
科研副院長 | 戴廣龍 | |
行政副院長 | 廖學東 | |
院長助理 | 趙光明 | |
學院辦公室 | 教學秘書 | 嚴灼 |
行政秘書 | 沈 濤 | |
教學檔案室 | 管理員 | 姚會秋 |
圖書檔案室 | 管理員 | 孫 平 |
採礦工程系 | 主 任 | 塗 敏 |
副主任 | 余忠林 | |
副主任 | 楊 科 | |
秘 書 | 張向陽 | |
安全工程系 | 主 任 | 呂 品 |
副主任 | 袁樹傑 | |
副主任 | 劉 健 | |
秘 書 | 張文清 | |
煤礦安全技術培訓中心 | 主 任 | 劉澤功 |
常務副主任 | 華心祝 | |
培訓部主任 | 石必明 | |
綜合部主任 | 廖學東 | |
煤炭行業職業經理人培訓中心 | 主 任 | 劉澤功 |
常務副主任 | 華心祝 | |
培訓部主任 | 石必明 | |
綜合部主任 | 廖學東 |
校容校貌
學院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建設與發展,現擁有採礦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兩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具有礦業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礦業工程、安全工程兩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及高校教師在職人員同等學力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採礦工程、安全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安全工程專業入選“第一批國家級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採礦類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入選“首批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學院現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部(原煤炭部)批研究所、安徽省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安徽省重點學科及安徽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各1個,擁有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安全技術培訓中心二級培訓機構。
辦學規模
學院下設採礦工程系、安全工程系兩個系和採礦工程、安全工程兩個實驗中心,設有一個工程計算中心和一個資料檔案室。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餘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7人,碩士研究生101名。
六十多年來,學院數經易名,但矢志不移,為我國礦業等各條戰線培養人才的使命從未改變,已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吃苦耐勞、勇於創新、德才兼備的人才,被社會譽為“煤海健兒之母,礦山英秀之林”。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63人,其中博導12人,教授19人,副高職稱13人。全院教師中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共6人,先後有5人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等各種國家級榮譽稱號,23人次獲省部級人才工程基金和榮譽稱號,學院2007年8月被授予安徽省教育系統選進集體。
學院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取得了一批達到國際水平的成果。近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9項,承擔國家“十五”、“十一五”攻關項目3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畫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8項、承擔中波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21項,企業委託項目經費達4000萬元以上,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20餘部。
博士生導師
碩士生導師
採礦工程 (礦業工程) | 安全科學與工程 (安全工程) |
謝廣祥 教 授 孟祥瑞 教 授 高明中 教 授 華心祝 教 授 塗 敏 教 授 趙光明 教 授 高召寧 教 授 楊 科 教 授 余忠林 副教授 廖學東 高 工 成雲海 副教授 查文華 副教授 付志亮 副教授 李英明 副教授 常聚才 副教授 王 磊 副教授 楊裕官 正高工 閆紅新 正高工 王 勇 正高工 吳玉華 正高工 劉漢喜 正高工 朱 林 正高工 粱 袁 正高工 李佩全 正高工 唐永志 正高工 鄭高升 正高工 宋彥波 高 工 | 劉澤功 教 授 戴廣龍 教 授 石必明 教 授 何啟林 教 授 呂 品 教 授 袁樹傑 教 授 王佰順 教 授 徐景德 教 授 劉 健 副教授 秦汝祥 副教授 穆朝民 副教授 蔡 峰 副教授 彭 偉 副教授 高光發 副教授 方良才 正高工 李 平 正高工 陳家祥 正高工 孫國清 正高工 周孟穎 正高工 |
所授榮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能源與安全學院正以嶄新的姿態和飽滿的精神迎接新的挑戰,學院將繼續恪守“團結、奮進、博學、奉獻”的校訓,秉承艱苦奮鬥、嚴謹求是、開拓創新之精神,堅持科學發展,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科研綜合競爭能力,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實現人才培養與國際的接軌,為地方經濟和礦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資源保障。
採礦工程系設有採礦工程專業。本專業歷史悠久,是安徽理工大學建校初設立的專業之一,為省重點學科。採礦工程學科為安徽省重點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碩士學位授予權。依託該專業批准建立了教育部和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各一個,安徽省工程技術中心一個,採礦類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入選“首批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礦業工程獲首批安徽省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 學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實施高校,採礦工程、安全工程2個專業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學科專業。
採礦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固體(煤、金屬及非金屬)礦床開採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採礦工程師的基本能力,能在礦業工程等相關領域從事礦區、礦山(露天、井工)規劃、開發、設計、施工和生產技術管理及科學研究的高級技術人才。
歷史沿革
1947年,安徽省立蚌埠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遷至淮南,更名為安徽省淮南工業專科學校(採煤班)
1949年,安徽省淮南工業專科學校更名為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採煤系)
1955年,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升格為合肥礦業學院 (採煤系)
1958年,合肥礦業學院更名為合肥工業大學(採煤系)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洪山煤礦工業學校遷至淮南,更名為淮南煤礦學校(採煤班)
1958年,淮南煤礦學校升格為淮南煤礦學院(採煤系)
1962年,淮南煤礦學院部分遷往濟南併入山東煤礦學院,其餘部分在原校址重新設立淮南煤礦學校
1971年,合肥工業大學地質、採礦系成建制遷往淮南,與淮南煤礦學校合併為淮南煤炭學院(採煤系)
1981年,淮南煤炭學院更名為淮南礦業學院 (採礦系)
1997年,煤炭部屬華東煤炭醫學專科學校併入,學校更名為淮南工業學院(採礦工程系)
2002年,原化工部屬淮南化學工程學校併入,淮南工業學院更名為安徽理工大學(資源開發與管理工程系)
2007年7月,正式更名為安徽理工大學能源與安全學院
發展前景
採礦工程專業學生除學習公共和專業基礎課外,主要課程有:煤礦地質學、地下工程施工、煤礦開採學、岩體力學、礦山壓力與岩層控制、非煤開採技術、開採沉陷與控制、礦山設計與最佳化、礦山通風與安全、礦山信息與計算機套用、採礦CAD、採掘運提機械、工程技術經濟學、礦業系統工程等課程。
學生通過學習與實踐,具有本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具有固體(煤、金屬及非金屬)礦床開採的基本理論、方法和礦井(隧道)設計、礦山通風、礦山安全設計與管理的基本理論與能力。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到工礦企事業單位及相關部門從事設計、施工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到研究和設計部門從事科研和設計工作。
安全工程系設有安全工程專業。本專業是國內最早創辦安全工程學科之一,是國內最早從事礦山安全理論及技術套用的教學科研單位之一,為校級重點學科,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依託該專業批准建立了教育部和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各一個,安徽省工程技術中心一個,安全工程專業入選“第一批國家級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礦業工程獲首批安徽省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
外界評價
本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從事安全技術及工程、安全科學與研究、安全工程設計、安全檢測與監測、安全管理(含監察)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複合型高級技術人才。本專業主要設安全技術與管理和礦山通風與安全兩個方向。
安全技術與管理方向:培養學生具有安全科學研究、安全技術及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監察及安全評價的知識和能力。本專業學生除學習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課程有:流體力學與流體機械、電工技術、電子技術、工程熱力學、傳熱學、安全系統工程、安全學原理、工業通風工程、安全檢測與監控技術、電氣安全、計算機輔助設計、化工工藝及安全、安全人機工程學、消防工程學及安全評價等課程。
礦山通風與安全方向:培養學生具有礦山安全科學研究、安全技術及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監察及安全評價的知識和能力。學生除學習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課程有:流體力學與流體機械、電工技術、電子技術、工程熱力學、傳熱學、安全系統工程、煤礦地質學、採礦學、井巷施工、礦山壓力控制、礦井通風與安全、通風網路分析、計算機輔助設計、礦井瓦斯與礦塵防治技術等課程。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到工礦企業單位及相關部門從事設計、施工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到各級政府部門及勞動安全監察部門、安全技術科研部門和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安全管理、監察和科研工作。
學科建設
安全技術及工程是國內創建最早的學科之一。20世紀50年代初期成立通風安全教研室,開始培養礦山通風安全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1982年招收通風與安全方向碩士研究生,1983年招收礦山通風與安全專業本科生,1986年獲本學科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礦業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礦業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獲準設站,形成了學士、碩士、博士學歷多層次的培養體系。
本學科是學校傳統特色優勢學科,為安徽省B類重點學科,是礦業工程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礦業工程一級學科為省級A類重點學科。2005年,礦業安全技術科技創新團隊獲安徽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計畫資助。2007年,安全工程專業入選國家級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2008年,安全工程教學團隊入選省級教學團隊,2009年《通風安全學》入選國家精品課程。
安全技術及工程現有瓦斯災害防治理論與技術、礦山通風理論與技術、礦井防滅火理論與技術、災害控制理論與技術4個研究方向。近五年,本學科承擔或完成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畫(“973”計畫前期)等國家級項目1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1項、企事業單位委託科研和技術服務項目84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8項。多項科研創造性地解決關鍵性技術難題,取得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學科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波蘭克拉科夫理工大學、西里西亞工學院,美國斯垣福大學、西維吉尼亞大學、日本九洲大學等進行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
依託本學科,已批准建設煤礦安全高效開採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安徽省現代礦業工程重點實驗室、礦山安全高效開採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為學科的持續發展和人才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育工作
能源與安全學院繼續教育與培訓工作,在學校黨政和學院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為目標,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辦學方向,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宗旨,依託高校所具有的教學、科研、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資源條件,充分利用和發揮本院自身的學科優勢和專業特色,依法、規範、嚴謹地開展繼續教育與培訓,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形成了專業繼續教育與短期培訓、煤礦安全技術培訓、煤炭行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培訓等多層次、多形式的成人繼續教育和培訓格局,深受各培訓單位和學員們的廣泛好評。
一、專業繼續教育與短期培訓
學院現有採礦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兩個安徽省重點學科,可以承擔採礦工程、安全工程專業繼續教育學習或短期培訓。先後為皖北煤電集團、萍鄉礦業集團、國投新集公司、昆明煤焦化公司、安徽省煤田地質局舉辦了專業繼續教育班或短期培訓班。採礦工程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採礦學、礦山壓力與岩層控制、礦井通風與安全、岩體工程力學、地下工程施工、電工與電子技術、計算機套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採礦機械、礦山企業管理、工程技術經濟學等。安全工程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電工與電子技術、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系統工程、設備安全工程學、電氣安全工程學、計算機安全學、安全管理學、人機工程學、防火與防爆、安全評價等。熱忱歡迎應(歷)屆學生和企(事)業單位在職人員來我院接受繼續教育學習,或參加相關專業的短期培訓。
二、煤礦安全技術培訓
安徽理工大學煤礦安全技術培訓中心是2001年12月經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授權的國家二級煤礦安全培訓機構,主要承擔全省煤炭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培(復)訓工作。2008年8月,培訓中心順利通過了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的複審檢查,受到了專家組的較高評價,為提高全省煤炭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範能力作出了努力。2009年,培訓中心共舉辦培(復)訓班14期,培(復)訓學員860餘人。熱忱歡迎全省各煤炭企業選送學員來我中心參加培(復)訓學習。
三、煤炭行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培訓
安徽理工大學煤炭行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培訓中心是2009年4月經全國煤炭行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管理委員會授權的國家二級培訓機構,是安徽省唯一獲此資質的單位。2009年5月,我校隆重舉行了煤炭行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二級培訓機構揭牌慶典暨首期培訓班開班典禮。
煤炭行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工作是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中發[2003]16號)、《國務院關於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18號)等檔案精神,為適應市場經濟對經營管理人員的新要求,推進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職業化、市場化而規範設定的,旨在培養造就能夠適應當今和未來激烈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的新一代職業化、現代化、國際化的優秀煤炭行業管理者。熱忱歡迎各煤炭企業選送優秀管理人員來我中心參加培訓學習。
實驗室建設
“現代礦業工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於2002年12月由安徽省科技廳批准建設,2006年通過驗收,實驗室實行學術委員會指導下的實驗室主任負責制,聘任中國礦業大學陳清如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安徽理工大學黨委書張明旭教授擔任實驗室主任。
該實驗室以安徽理工大學“採礦工程”、“安全工程”、“礦山建設工程”和“礦物加工工程”等學科為依託,設有“開採技術及礦山系統工程”、“礦山安全技術及工程”、“礦山建設工程”和“礦物加工及綜合利用技術”四個研究方向。
“煤礦安全高效開採“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煤礦安全高效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於2007年獲批建設,本實驗室將緊密圍繞煤礦安全高效開採理論與工程技術發展前沿,重點研究和解決該領域中關鍵工程技術問題和重大科學問題。設定煤礦岩層控制及高效開採、煤礦瓦斯災害防治和煤礦通風與防滅火3個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內容
(1)煤礦岩層控制及高效開採
主要研究采準巷道礦山壓力控制理論與技術、回採工作面礦山壓力控制理論與技術、“三下一上”的開採理論與技術、複雜難採煤層的開採理論與技術等,實現礦井的安全高效開採。
(2)煤礦瓦斯災害防治
主要研究瓦斯賦存及運動規律、煤岩層的孔隙結構和低透氣性高瓦斯煤層增透機理與技術、複雜地質條件下煤層開採瓦斯災害防治理論與技術、煤與瓦斯突出機理與防治技術、低透氣性高瓦斯煤層“煤與瓦斯共采”理論及新型瓦斯抽放方法、煤礦安全檢測與監控技術,建立煤礦安全高效開採保障體系。
(3)煤礦通風與防滅火
主要研究煤礦通風系統可視化,煤礦通風系統合理性、穩定性和可靠性的評價準則、評價方法以及通風系統最佳化改造決策技術體系等技術;研究礦井火災的預防、預測、預報技術,火源探測理論與技術,火災時期風流控制與救災理論與技術。
重點學科
採礦工程學科起源於1947年,歷史悠久,1955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2年招收採礦工程方向研究生,1984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和2000年分別獲得在職人員同等學力攻讀碩士學位和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礦業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礦業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獲準設站。採礦工程是安徽省唯一培養採礦工程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專業,是礦業類學科骨幹專業。2001年本學科被遴選為安徽省重點學科,2008年再次被遴選為安徽省B類重點學科,礦業工程一級學科為省級A類重點學科。
經過幾代人六十多年的努力,採礦工程已初步形成礦山壓力及控制、開採方法與工藝、採礦系統工程及計算機套用等三個研究方向。依託本學科,建立了現代礦業工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煤炭安全高效開採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礦山安全高效開採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部(原煤炭部)批特殊開採研究所、安徽省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
本學科通過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運用現代教學理念,綜合科研優勢反哺教學,培養適應我國礦業發展的創新型人才。2007年“採礦類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入選首批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08年採礦工程專業入選第三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近5年,採礦工程學科主持承擔國家973、“十一五”支撐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9項,主持承擔省部級課題和地方煤炭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項目80多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3項。多項科研在套用技術上創造性地解決關鍵性技術難題,取得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和社會效益。
地圖信息
地址:淮南市田家庵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