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生態康養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安康市人民政府於2020年3月10日印發安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生態康養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生態康養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 頒布時間:2020年3月10日
  • 發布單位:安康市人民政府
全文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機構:
  生態康養產業是為社會提供生態康養產品和服務的相關業態總和,覆蓋面廣、產業鏈長、融合度高、潛力巨大。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促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為充分發揮安康生態優勢,培育千億級生態康養產業,促進生態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重大意義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省第十三次黨代會賦予安康建設休閒養生秦巴明珠的新定位,市第四次黨代會提出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階段性目標,為我市推進綠色循環發展、發展生態康養產業指明了方向。安康作為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和漢江中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綠色生態資源富集,生態康養旅遊、富硒資源利用開發等特色明顯,發展生態康養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潛力優勢。目前全市正處於適應市場新需求,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關鍵時期,必須搶抓機遇,堅定走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高質量發展之路,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對於安康來講,大力發展生態康養產業,是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實現全民健康的百年大計;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走以民生為本的綠色循環發展之路,構建綠色循環產業體系的具體行動;是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壯大縣域經濟、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的生動實踐;是應對航空高鐵時代來臨、加快發展“三個經濟”、促進生態友好型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是推動安康追趕超越、綠色崛起,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迫切需要。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重點推進生態旅遊產業提檔升級、促進中藥產業振興發展、推動富硒食品產業邁上台階、培育健康養老養生產業形成規模,增加供給、創新模式、培育龍頭、打造品牌,加快“康養+”新業態培育和產業融合發展,構建生態康養產業體系,打造國際健康城,培育西部生態康養產業強市,把安康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生態養生之都和康養旅遊度假目的地。
  (二)基本原則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施山水田林湖系統治理,厚植綠色優勢,夯實生態根基,擴大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將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
  因地制宜、協調發展。依託資源稟賦,統籌謀劃,分類指導,錯位發展,圍繞“綠養”“硒養”“水養”“文養”“藥養”“動養”“食養”等特色路徑,促進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功能互補、生態高效的產業協調發展格局。
  產業融合、創新發展。強化“康養+”發展理念,推動生態康養與全域旅遊、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促進醫療、養老養生、旅遊文化、體育多業態融合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業態創新和發展模式創新,以創新為引領構建全產業鏈。
  市場主導、開放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著眼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吸納各類社會資本,構建開放共贏產業業態。
  民生為本、共享發展。著眼於後脫貧時代人民民眾長期穩定增收,牢固樹立全民健康理念,將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務貫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滿足人民民眾多層次、多元化健康服務需求。
  (三)發展目標
  按照“三年打基礎、五年有突破、十年見成效”目標思路,到2022年,謀劃建設一批重大康養項目,開發一批精品康養旅遊線路,培育一批康養知名企業,打造一批特色康養品牌,建立一批康養行業規範標準體系,促進三次產業融合,初步形成科學合理的產業布局,生態康養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
  到2025年,初步建成5個森林康養基地、10個生態康養文化旅遊景區(度假區)、10個特色康養小鎮,建成中高端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機構和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康養產業服務能力明顯提高,產值突破1500億元,成為新興支柱產業。
  到2030年,基本形成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生態康養產業發展格局,生態康養產業產值突破2500億元,把我市建設成為全國生態康養示範城市。
  (四)空間布局
  按照產業集聚、錯位協同、特色發展要求,依託區位交通和資源優勢,強化核心引領、軸線延展、帶狀集聚、多點支撐,整體構築“一核兩軸三帶四線多點”康養產業發展新格局(一核引領:安康中心城市包括高新區、城東新區、瀛湖;兩軸延展:漢江親水藍廊和秦巴綠廊生態景觀軸;三帶環繞:秦嶺、巴山和漢江生態養生帶;四線串聯:國道210、541、316、346景觀公路線;多點支撐:寧陝森林康養、鎮坪中醫養生、紫陽富硒療養、平利田園養生、石泉休閒度假養生、漢陰富硒美食養生、嵐皋巴山綠水養生、旬陽太極文化養生、白河秦楚風情)。
  三、主要任務
  (一)發展重點產業
  提升發展生態康養旅遊和運動健身產業。按照全空間布局、全產業打造、全社會參與的要求,依託秦嶺、巴山、漢江,重點建設鎮坪飛渡峽、南江湖、石泉後柳、秦巴風情園、漢濱雙龍、漢陰鳳堰古梯田、平利女媧、白河天寶、嵐皋神河源·千層河等10個生態康養文化旅遊景區(度假區)。依託森林資源形成“天然氧吧”,建設一批森林小鎮、森林人家、森林步道和森林療養康復場所,建成南宮山、悠然山、上壩河、蒿溝、天書峽5大森林康養基地。實施重點旅遊景區提升工程,加快休閒度假旅遊產品開發,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特色民俗,重點打造富硒養生、秦巴綠廊、巴山畫廊、漢水風情、通用航空等5條以上旅遊線路和541、210和316國道康養旅遊示範帶。提升中心城市康養旅遊承載能力,創建瀛湖國際休閒旅遊康養基地、安康城東康養產業創新示範區。各縣區因地制宜建設旅遊景區依託型、特色小鎮引領型、美麗鄉村發展型、富硒產業帶動型等生態康養旅遊示範基地。積極打造多元化的生態旅遊產品,推進文旅融合、旅居與康養融合,加大對漢水文化、農耕文化、移民文化、富硒文化、茶文化、中醫藥文化的整理挖掘和傳播力度,打造一批康養特色節慶文化活動,謀劃建設一批秦巴生態景觀攝影寫生婚慶等文旅基地。推進生態與田園、康養、中醫藥、文化、旅遊、教育、網際網路等產業深度融合。積極發展運動健身產業,策劃開發健身徒步旅行、水上漂流、戶外露營等山地、水上運動產品,舉辦山地、冰雪、沿水馬拉松賽、腳踏車賽等全國性賽事,打造安康中心城市體育產業聚集中心。2030年,建成5個以上市級體育產業示範基地。打造特色康養小鎮。突出藥療、硒療、水療養生,重點培育鎮坪曙坪中藥養生小鎮、寧陝皇冠健康小鎮、瀛湖水畫小鎮、石泉池河金蠶和中壩作坊小鎮、紫陽煥古硒茶小鎮、平利女媧和正陽硒茶小鎮、白河中廠木瓜小鎮、漢陰蒲溪溫泉小鎮。
  著力振興發展中藥產業。立足安康特色,依託現有醫藥研發能力和醫療機構資源,重點扶持自主研發藥品、醫用耗材等一批技術含量高的生物醫藥產業。推動“秦巴藥谷”建設,加強道地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養殖、研發生產加工基地建設,支持在“飛地園區”、鎮坪縣建設全國標準化中藥材貿易集散地。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新興業態,推進藥旅融合,重點打造石泉本草溪谷中醫藥旅遊養生基地、鎮坪麥渣坪和曙河國際中醫藥康養旅遊度假區、漢陰華曄山田壩杜仲康養谷。建設富硒生物科技研發平台,強化硒原料醫藥保健研發創新套用,加大藥品、保健品與藥食同源系列產品飲品綜合開發。結合硒與中藥雙重保健功能,推進富硒中藥材與富硒藥膳、功能性食品、特殊醫療配方開發融合發展。支持社會資本和中醫藥資源豐富的縣區建設中醫藥文化街、中藥材觀賞園、中醫藥體驗館、養生度假村,鼓勵中醫院在具備條件的賓館、景區等設立中醫藥服務陣地。
  大力發展富硒功能食品產業。以富硒、有機、綠色為特質,發展綠色有機生態循環農業,著力發展茶葉、魔芋、畜牧、水產、林果、蔬菜、糧油、藥材、蠶桑、食用菌等特色優勢富硒農業。推動富硒與旅遊融合,建設富硒特色農業農產品供應基地、農業園區、觀光示範村和體驗農莊。加強富硒農業生產基地建設,打造全國重要的富硒功能食品生產基地。加強健康農業園區建設,打造中國(安康)富硒產業園。依託天然富硒等資源,發展功能食品產業。挖掘提升創新安康美食小吃、特色菜餚、傳統宴席,以“中華名宴”體驗店、美食旅遊綜合體、特色美食街區、美食農家以及美食特色店、老字號、示範店為平台,打造中國富硒美食之都。
  推動發展養老養生及健康管理產業。最佳化配置醫療衛生資源,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建設一批中醫特色康復示範基地。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發展老年人日常照料與護理服務業,推進醫養結合,推動城市二級公立醫療服務機構轉型和醫養中心及醫療養老聯合體建設,到2025年建成鎮坪水晶灣等10個以上大型生態養老機構和10個以上醫養結合核心區。培育規模化、連鎖化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品牌。推進養老養生服務融合發展,建設高端健康養老養生工程。
培育發展健康管理產業。積極發展以疫情防控、公共衛生應急、健康信息檔案、健康檢測、健康干預、慢病管理、家庭醫生、健康諮詢、健康保險等為主的健康管理產業。創新“智慧康養”模式,推進網際網路醫院、智慧醫院、遠程醫療、移動醫療套用體系建設,探索“網際網路+醫養結合”O2O智慧醫養結合模式,支持智慧養老與VR+養老發展。面向國內外市場著力發展健康教育培訓產業。
  (二)強化創新驅動
  建立協同創新體系。發揮現有科研院所技術優勢,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組建康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中醫藥康養產業研究院,申報創建國家級、省級創新平台。設立創新基金,實施康養產業關鍵技術創新工程與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工程,支持生態康養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技術創新。
  加強引智和人才培養。推進院地產學研合作,建立康養產業院士專家工作站,培育引進有國際水準的康養產業領軍人才和高端創新團隊。採取設立人才基金、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等多種方式吸引人才流入。建立完善康養職業教育體系,支持安康學院、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和陝西遠元集團修腳產業等培訓機構開設康養專業,建立專業化、標準化、職業化人才培養機制。
  (三)突出項目帶動
  圍繞全產業鏈培育,深度謀劃一批康養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項目,建立康養產業重大項目庫,積極爭取中省資金支持,強化要素保障,每年滾動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寬市場準入,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實施開放招商,加強國際合作。“走出去”“請進來”,加強與央企、知名民企、上市企業對接,推動與中國健康管理協會、中國康養產業協會、中醫藥協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國家健康機構深度合作,引進大集團大資本戰略投資。
  (四)培育打造品牌
  培育生態康養產業龍頭企業,按照產值或者銷售收入億元、20億元、50億元以上梯隊打造。以新技術研發、新業態培育、新模式創造為方向培育一批上市公司,支持企業以兼併重組形式實現間接上市。鼓勵企業規模化、連鎖化發展,支持建立產供銷一體化的專業化企業集團。加強康養產業服務平台建設,組建康養產業行業協會、產業聯盟或經營集團。
  通過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和品牌區域四位聯動,形成區域品牌經濟,構建區域公共品牌。制定“富硒有機綠色及地理標誌產品”和“三品一標”基地認證、全國馳名商標、省級著名商標、市級知名商標獎勵政策,打造一批“中華老字號”“陝西老字號”“安康老字號”品牌。
  (五)推動產業融合
  強化“康養+”“智慧+”理念,藉助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深化康養產業跨界融合,改造升級傳統業態,培育壯大新業態,延長產業鏈,提高產業集聚效應和輻射能力。以數位化轉型、網路化融合、智慧型化創新、多元化供給、協同化舉措構建“網際網路+康養”產業發展模式,促進“大健康、大數據、大旅遊”產業和農林、醫藥、醫療、養老、旅遊等多業態融合發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由市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康養產業發展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改委。建立康養專家諮詢委員會,頂層設計,全域規劃,多規合一,分步實施。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強化責任分工,完善工作機制,細化業態培育,加強試點示範。建立康養產業統計調查制度,加強動態監測分析和績效評估,構建資源要素集約高效推進機制。
  (二)完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中省康養產業相關政策,創新財政支持、土地供給、稅收優惠、人才培養、投融資機制。強化用地保障,統籌調劑“增減掛鈎”保證康養項目用地指標和占補平衡。整合公共資源,擴大政府投資平台資本金。發揮財政資金激勵引導作用,積極探索採取PPP模式吸引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設立康養產業發展基金、產業引導基金、創新創業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加強金融支持,利用財政貼息、小額貸款等方式,加大康養產業信貸投入,完善融資擔保制度,健全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機制。
  (三)強化基礎保障。制定實施生態康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建設三年行動計畫;持續推進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工程;發揮交通、水利、通信、能源等基礎產業的先導作用,加快水電路氣訊、停車場、住宿、餐飲、醫療衛生、養老服務、廁所改造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建設,為康養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四)建立幫扶機制。統分結合、權責明確、運轉高效,實行康養產業重點任務推進月調度、季通報、年評估制度,建立部門協作會商機制,強化產業幫扶、項目幫扶,培育做強市場主體,建立市縣聯動、部門協同、分級調度、分類施策合力推進機制。
  (五)營造良好氛圍。積極舉辦國際性康養產業發展論壇、硒博會、富硒美食文化節、漢江龍舟節、漢江冬泳、安康半程馬拉松等各類賽事活動,充分利用各類新媒體,全方位宣傳推介安康富硒大健康養生品牌,吸引境外多層次多年齡段消費群體來安度假養生、休閒養心、抱團養老。廣泛開展健康養生知識宣傳教育普及,培養健康養生消費理念生活方式和養生文化,增強市民生態康養意識。
安康市人民政府
2020年3月10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