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內攘外(張學良將軍對抗戰的主張)

安內攘外(張學良將軍對抗戰的主張)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安內攘外,是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主張,因與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相左而直接導致了西安事件的爆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內攘外
  • 人物張學良
  • 意義:導致了西安事件的爆發
  • 內容: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主張
史料記載,和平解決,

史料記載

關於西安事變,張學良在西安時對部下表示,好像燈泡,暫時把它關一下或給擦一擦為了讓它更亮。這樣做,蔣介石就更亮了。但這並不說明張學良對蔣介石的才能不夠認可,相反他曾表示:他父親雖有雄才,但大略不如蔣公。
而且,對於自己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的原因,他解釋因為已經把泥菩薩(蔣介石)扳倒,只好再把他扶起來,所以,張發動西安事變的原因正如其所說 跟蔣先生兩個沒有別的衝突,就是衝突兩句話,就是他要“安內攘外”,而蔣介石是要“攘外安內”。
張學良是一個不願意手操縱的人,他自詡為倔強的一個人,他有自己的主意和見解,認為事情當做就做,張學良表示西安事變沒有私人利益在裡面,也沒有想過與自己地位、利益有關的東西,因為自己大權在握,富貴在手,什麼都不要,所以蔣先生也能原諒他。自己犧牲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不要內戰了,張學良表示自己二十一歲就作戰了,他恨透了內戰。

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重要作用的體現關鍵不在發動,而在其和平解決的問題上。張學良作為西安事變的發動者,同時也擔當了促成其和平解決的重要角色。
不僅如此,他為了保護蔣的安全,還用自己的人頭做保證。1936年12月13日上午,張學良在會見南京政府的代表時表示,只要委員長能改變態度,採納意見,將親自送他回南京,可見,張學良是用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把西安事變往和平解決的方向上指引。可見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與張學良的極力斡旋和巨大犧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他的歷史地位應該予以充分的肯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