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損耗理論是關於學生留級、輟學和保持(即升級和升學)的原因之理論。所謂“學生損耗”,初期主要指高等學校中潛在畢業生的流失,後泛指初、中等學校此類畢業生的流失。20 世紀 50—60 年代,美國教育家開始提出“誰在流失” 的問題,主要從學生的品質特徵、學校特點與外部因素的複雜相關中探求原因。通常為社會所接受,學生自己也確認是經濟和個人問題兩大因素。
60—70年代,這一理論取得進一步發展。對此作出重要貢獻的費斯廷格、斯佩迪、廷托、科普和漢納的“認知不平衡論”、“交流模式”、“一體化模式”、“和諧形成論”得出的結論相同:學生損耗和保持的重要因素並非學生品質特徵、學校特點和外部因素等單個變數,而是學生與學校之間的複雜交流關係,影響學生的損耗或保持。學生與學校之間的和諧增長,可使學生得到相應的保持,反之,則引起損耗。這是學生與學校系統在道德、社會乃至哲學觀上的一種一體化過程。根據這一理論,許多學校在實踐中採取了“學生損耗”的早期預防和“學生保持”措施,例如創造良好的學校環境,加強同學生的聯繫,開展學生群體課外活動,經常向學生提供諮詢,組織特殊訓練, 以提高學生的學業成就,並重視提高中等教育的整體質量等。這一理論的套用,要求先對有關學生的升級、升學、留級和退學狀況及其對教育效率的影響進行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