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雙軌制

學校體育雙軌制,是指北洋政府時期一段時間內的官辦學校體育,在課內課外內容設定上的不同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學校體育雙軌制
學校體育雙軌制,是指在1915年上海承辦第2屆遠東運動會的影響下,我國的官辦學校也開始接受教會學校的做法,在學校的課外體育活動時間裡,大力提倡和開展近代田徑、球類等運動項目;但同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仍堅持以規定的普通體操和兵式體操教學內容為主。學術界將當時學校體育發生的這一現象,稱為“學校體育雙軌制”,或曰“學校體育雙軌現象”。
雙軌制的出現,與人們對體育的認識發生變化有關。在近代中國,體育作為教育制度中的一門真正的課程設定,是從1904年開始的。當時規定各級各類學堂均要開設體操課。然而當時的體操課設定,主要是為了進行尚武教育,實行的是軍國民教育制度。這種認識,即使在中華民國成立以後也沒有被改變。直到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人們才逐漸認識到:“學校體育,亟宜革除兵式教練一門。”[1]所以出現了對軍國民教育的反思。
此外,由於國家規定高小以上學生一律以兵操為主要教材,使得深受青少年歡迎的西方近代體育娛樂項目一直被排斥在學校體育之外。這不僅使學校體育未能有效地發揮增進學生健康的積極作用,而且在1910和1914年的兩屆全運會上,以及1913年參加遠東運動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組成人員中,幾乎都成了青一色的教會學校的學生代表,而官辦學校學生能夠插足者極少。面對這樣的現狀,特別是上海第2屆遠東運動會的召開和“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使一大批體育理論工作者和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也都先後紛紛加入到了對“軍國民教育”進行批判的行列。當時已有不少人能夠從資產階級的人本主義,和民主、自由的觀點探討體育問題,明確提出反對軍國民體育,反對學校的兵操教育。改變現有的學校體育教育形式,已成為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
所以等到1919年4月召開全國第一次教育調查會時,一項以“養成健全人格,發展共和精神”為宗旨的新教育議案,終於在這次調查會上獲得通過。1919年的第五次教育聯合會對學校體育的改革問題,更是作出了專門的決議。其中改進的內容包括:減少兵操時間,增加體育時間;增加體育經費;注重師範學校體育;注意女子體育;改良高等國小和國民學校的體育;實行身體檢查;改良運動會等。學校體育雙軌制,終於在1922年“壬戌學制”公布以後開始消失。[2]
[1]徐一冰,整頓全國學校體育上教育部文,中國近代體育文選,人民體育出版社,1992:22
[2]崔樂泉總主編,中國體育通史,第三卷,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246-24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