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塆,以當地曾開設的學堂和地形特徵而得名。民國初期,當地的胡姓地主為了讓自己兒子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並功成名就,於是在此地創辦了私塾,請有文化的先生教書傳授知識,後人便稱該地學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學塆
- 羅馬字母拼寫:Xuéwān
- 性質:地名
- 國家:中國
學塆,以當地曾開設的學堂和地形特徵而得名。民國初期,當地的胡姓地主為了讓自己兒子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並功成名就,於是在此地創辦了私塾,請有文化的先生教書傳授知識,後人便稱該地學塆。
學塆,以當地曾開設的學堂和地形特徵而得名。民國初期,當地的胡姓地主為了讓自己兒子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並功成名就,於是在此地創辦了私塾,請有文化的先生教書傳授知識,後人便稱該地學塆。地名含義“學”指私塾;“塆”指山間的小塊...
“上”指該居民點所處的方位;“學”指學堂;“塆”指山溝里的小塊平地。歷史沿革 1941年屬隨縣十八區紫石鋪鄉管轄;1955年屬洛陽區溳潭鄉管轄;1958年屬洛陽公社溳潭管理區溳潭一大隊管轄;1961年屬洛陽區溳潭公社溳潭一大隊管轄;1975年屬府河公社溳潭一大隊管轄;1981年屬府河公社姜家廟大隊管轄;1984年屬...
塆 塆,漢語二級字 ,讀作塆(wān),山溝里的小塊平地(多用於地名);亦指山村:我和他同塆 。詳細字義 山溝里的小塊平地。多用於地名 [small level ground in a valley]到這鄉邊上,一晃半打半年了,連好些幹部住在哪條塆,哪個溝,都還不知道呢!——克非《春潮急》異體字 壪 ...
“學屋”指國小校,“塆”指山溝里的小塊平地(多用於地名),亦指山村。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屬東周羅國版圖;戰國時期東周桓王二十年(公元前699年)屬楚領地;秦漢至南北朝時期屬荊州南郡及襄陽郡中廬縣管轄;西魏時期屬南襄陽郡重陽縣及思安縣管轄;隋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屬荊州襄陽郡南漳縣管轄;唐朝...
少兒塆是湖北省的地名,以傳說命名。傳說此塆昔年住戶姓余,將自己的兩個兒子取名少後、少志,後人稱此塆為少兒塆。地名含義 “少兒”指余姓兒郎,“塆”指依山而建的居民點。歷史沿革 該居民點設立於嘉慶年間,清朝時期屬同義里。民國時期屬石夾鄉。解放初期屬石鎮區。1957年後屬向陽2社。1958年後屬營坊大隊...
學堂塆 學堂塆,201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山塆處曾有一學堂,故名。歷史沿革 2010年居民搬遷後,該地名逐漸消失。
鋪塆 鋪塆,以店鋪命名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鋪”指店鋪,“塆”指依山而建的居民點。歷史沿革 該居民點設立於順治年間,清朝時期屬同義里。民國時期屬張武鄉。解放初期屬石鎮區。1957年後屬中峰3社。1958年後屬胡家山大隊。1985年後屬胡家山村民委員會。2009年搬出,今無人居住。
上學堂塆是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位於學堂塆上方,故得名。歷史沿革 1952年1月屬羊河鄉;1956年10月沙村鄉;1958年10月屬沙村公社黃花大隊;1961年12月,屬羊河公社黃花大隊;1984年5月公社改鄉,大隊改村,屬羊河鄉黃花村;1992年3月撤區並鄉,屬來榜鎮黃花村;2004年6月黃花、鮑沖、竹塔村合併為...
地塆 地塆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地名,傳說清同治年間,有人在此種地,且該地形塆大而且還多,故而得名。地名含義 因此塆大而多。歷史沿革 原為廟塆村第4村民小組,2010年村民已搬遷到廟 灣。
大堰塆,因此地有一口大堰,故而得名的地名。 [1] 中文名 大堰塆 性質 地名 所屬地區 湖北省 羅馬字母拼寫 Dàyànwān 目錄 1 地名含義 2 歷史沿革 大堰塆地名含義 編輯 播報 “大堰”指大的堰塘,“塆”指山溝里的小塊平地(多用於地名),亦指山村。 大堰塆歷史沿革 編輯 播報 明弘治十一...
桃塆,因此地桃樹多,故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桃”指落葉喬木,果實可食,“塆”指山溝里的小塊平地(多用於地名),亦指山村。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屬東周羅國版圖;戰國時期東周桓王二十年(公元前699年)屬楚領地;秦漢至南北朝時期屬荊州南郡及襄陽郡中廬縣管轄;西魏時期屬南襄陽郡重陽縣及思安縣管轄;...
晉塆是河南省地名,以村民姓氏(晉)得名。地名含義 清朝中期,晉姓人在此定居,故名晉塆。歷史沿革 清朝中期,屬光山縣青山里。1928年7月,屬弦西區。1932年10月,劃歸經扶縣白居區。1941年,改區為鄉,屬白居鄉。1947年10月,復置區,復屬白居區。1947年12月,經扶縣更名為新縣,屬新縣白居區。1949年10...
新塆 新塆,以其性質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該村以前一地主家父子分家,兒子另闢新居,且位於山塆邊,故為。歷史沿革 1958年隸屬於史鋪大隊。1983年隸屬於史鋪村。後村民逐漸搬遷,至2008年時已無人居住,後廢止。
彈琴塆 彈琴塆是重慶市的地名,根據歷史故事而得 名。地名含義 因古時的名人學士,常在此灣彈琴歌舞,後逐漸形成農村居民聚落,故名彈琴塆。歷史沿革 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口的遷徙,退耕還林等因素的影響,此地名已消失。
房子越來舊,越來越破,人們就稱之為破屋塆,故名。地名含義 “破屋”指破舊的房子,“塆”指依山而建的居民點。歷史沿革 清初,唐姓居民由外地遷至此地建居(今英山縣南河鎮油鋪塆村境內),1967年農業學大寨,將此塆的幾十戶居民遷出,所有的舊房子全部拆除,改成農田耕地,破屋塆的名字隨之消失。
爹塆 爹塆,2008年廢止的的地名 歷史沿革 該居民點設立於清朝末年,清朝時期屬同義里。民國時期屬孔新鄉。解放初期屬父子嶺鄉。1956年後屬新農5社。1958年後屬陳家河大隊。1984年後屬陳家河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搬出,今無人居住。地名含義 “爹”指老爹,“塆”指依山而建的居民點。
分伙山是位於湖北省浠水縣洗馬鎮萬當鋪村一組萬家塆的山脈,北為鯰魚嘴,南為海螺地,西為文曲灣,東為亭子學道士灣。地理位置 來歷 元末,一世祖萬公壽四攜妣邵氏自南昌東埂遷來,任英羅縣令,一世祖卒後葬於英山縣南河鎮瓦寺前,後二子建衣冠冢於分伙山南麓海螺地。一世祖卒後,長子谷貞攜家遷回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