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之道》,作者季羨林,瀋陽出版社出版。本書為作者七十年來治學經驗之集大成者。在作者的這些文章中,不但總結了先師王國維、梁啓超、胡適、陳寅恪、湯用彤、朱光潛等人的治學精神、態度和方法,而且發前人未發之覆,創立了獨樹一幟的治學新觀點、新方法。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先生時時上進,時時創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站在21世紀的戰略高度,預言世界文化發展的新趨勢,提出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先生在全面闡述學術理論的同時,還具體地介紹了治學方法和必備條件,具有極其普遍的指導意義。
再版前言——我為季羨林先生做責任編輯
編者的話
治學生涯
一 發軔階段
二 負笈德意志
1.進入哥廷根大學
2.入學五年內我所選修的課程
3.梵文和巴利文的學習
4.吐火羅文的學習
5.其他語言的學習
6.博士論文
7.最早的幾篇德文論文
8.十年回顧
三 回到祖國
1.1946年-1949年
2.1950年-1956年
3.1957年-1965年
4.1966年-1977年
5.1978年-1993年
上下求索
一 陳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1.站在學術新潮流的前面
2.陳寅恪先生的治學方法
3.中國的考據學
4.德國的考據學
5.中國文化的內涵
6.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
7.文化與氣節
8.愛國主義
9.陳寅恪先生一家三代的愛國主義
二 瓦爾德施米特教授治學經驗之談
三 朱光潛先生的為人與為學
四 湯用彤先生的為人與為學
五 胡適先生的學術成就和治學方法
1.作為學者的胡適
2.作為思想家的胡適
六 關於考證
1.為考證辯誣
2.清代考證學之興起與文字獄無關
七 關於義理、文章與考證
1.談義理
2.說文章
3.論考證
八 才、學、識
1.理論
2.知識面
3.外語
4.漢語
九 如何蒐集資料
十 如何利用時間
十一 從巨觀上看中國文化
1.實事求是地認識和評價中國文化
2.湯因比看中國文化
3.歌德看中國文化
十二 21世紀:東西方文化的轉折點
十三 再談東方文化
1.綜合與分析
2.把人類文化的發展推向一個更高的階段
3.續補
十四 “天人合一”新解
1.“天人合一”命題的來源和含義
2.印度的“天人合一”思想
3.“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
十五 關於“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1.張載的“天人合一”思想
2.日本和朝鮮的“天人合一”思想
3.“求異存同”
4.科學決非萬能
5.“東風壓倒西風”
6.正一反一正
7.雪萊預言工業發展的惡果
8.藥方
9.西方向東方學習
10.兩種思維方式
十六 漫談東西文化
1.漢語是一種“模糊”語言
2.對於中西文化差異的新闡釋
十七 國學漫談
1.順乎人心,應乎潮流
2.國學激發中華民族的愛國熱情
十八 略說中國傳統文化及其特點
十九 中國文化發展戰略問題
1.文化交流的必然性
2.文化交流的複雜性
二十 我同外國文學的不解之緣
二十一 正確評價和深入研究東方文學
1.東方文學的來歷和含義
2.關於西方國家對東方文學的評價問題
3.如何正確評價東方文學
4.怎樣才能學好東方文學
二十二 我與東方文化研究
二十三 關於中國美學的一點斷想——為老友王元化教授八秩華誕壽
二十四 門外中外文論絮語
1.從《中外文化與文論》談起
2.論所謂“失語症”
3.中外(東西)文論的根本差異
4.試論王靜安的“境界”說
5.言意之辨
6.中國文論的“話語”
7.怎樣在世界文論中發出聲音
二十五 漫談散文
二十六 我怎樣寫散文(一)
二十七 我怎樣寫散文(二)
二十八 歷史研究斷想
二十九 大學外國語教學法芻議
三十 漢語與外語
1.問題的提出
2.當前的情況
3.我對出國留學的看法
4.語言,特別是外語的功能
5.翻譯的危機
6.學習哪一種外語
7.怎樣學習外國語
三十一 談翻譯
1.論重譯
2.著者和譯者
三十二 翻譯的危機
學術總結
一 我的學術研究的特點
二 我的研究範圍
三 學術研究發展的軌跡——由考證到兼顧義理
四 我的義理
五 一些具體的想法
1.關於漢語語法的研究
2.中國通史必須重寫
3.中國文學史必須重寫
4.美學研究的根本轉型
5.文藝理論在國際上“失語”問題
六 重視文化交流
七 佛教梵語研究
八 吐火羅文
九 《糖史》
十 抓住一個問題終生不放
十一 蒐集資料必須有竭澤而漁的氣魄
十二 我的考證
十三 學術良心或學術道德
十四 勤奮、天才(才能)與機遇
十五 滿招損,謙受益
十六 沒有新意,不要寫文章
十七 對待不同意見的態度
十八 必須中西兼通,中外結合,地上文獻與地下考古資料相結合
十九 研究、創作與翻譯並舉
季羨林先生大事年表
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而不知求,衰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孟子說:“仁是人的(善)心,義是人的(正)路。放棄了他的正路而不走,丟失了他的善心而不尋找,可悲啊!有人走失了雞狗還知道去尋找;有人丟失了善心卻不知道去尋找。求學請教的道理不在於別的,在於找回他丟失了的善心罷了。”
【注釋】
1 舍:放棄
2 放:此指丟失
3 道:道理
4 而:但
【意義】
文中可悲的事是指:不走仁義的路,不尋找丟失的善良仁義之心
現代人尋找失去的靈魂。
這是二十世紀文學、藝術、哲學所津津樂道的時髦主題之一。
卻原來,早在兩千多年前,亞聖孟子就已呼聲在前,要求我們尋找自己失去的靈魂(本心)--仁愛之心、正義之道了。時過境遷,孟子的呼喚與我們今天文學、藝術、哲學的現代追求還有沒有相通之處?他的呼聲還能不能響越百代,發聾振聵於當代國人呢?
《學問之道》選自《孟子·告子章句上》。
《孟子》一書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彙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
《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就像今天的教科書一樣。
《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這部書的理論,不但純粹宏博,文章也極雄健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