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祠堂,2002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祠堂
- 廢止年份:2002年
- 所在區域:安徽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Sūncítáng
孫祠堂,2002年廢止的地名。
孫祠堂,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因孫氏族人聚集居住在此,為了供奉祖先和進行議事在此建設祠堂故而得名孫祠堂 。歷史沿革解放初期, 孫祠堂屬於江淮公社交通大隊,1971年與常青公社合併更名為曙光公社十八崗大隊四清村民組...
孫氏宗祠是孫權第44世孫孫睿公於明嘉靖年間遷址至杭州富陽環山鄉浦西村所建。初建於明朝,後幾經修繕,但乾隆年間所建祠堂於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被焚毀一部分,現保留祠堂上廳為乾隆年間所建,下廳為清光緒年間所補建,本祠堂名為種德堂,“種德”二字取自孫權祖父孫鐘種瓜積德而福衍子孫而來,現祠堂保存完好...
祠堂里還有許多寓意深遠的對聯,如大廳主柱聯:“書傳映雪富春家聲遠,壋經九轉鳳洋世澤長。”形象地描述了孫氏先祖來自浙江富春、先祖惠成公肩扛條石在鳳洋(今遠洋村)田野里前後轉了九回後,確定了孫家田地的歷史。如今,這塊被稱為“九肩壋的石頭,被陳列在離這裡不遠的將軍廟前(圖二)。大門口的對聯是...
孫氏祠堂是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的一個祠堂。黟縣孫氏祠堂位於柯村孫家村(皖南黟縣與石台縣交界的深山之中),村口有一座寶塔,因為皖南出去行商的比較多,因為此塔又稱“望夫塔”,當地的地方志記載該塔名為懸溪塔,位於懸溪河畔,修建於1736年。深山裡的孫家村是一個有著300多戶的小山村,絕大部分人都姓孫;村...
祠堂東側建有一棟供族人子弟求學攻書的學堂曰“映雪齋”,取義唐代孫康家貧好學,無油點燈,映雪苦讀的故事而定名。西側建有庖廚餐廳供族人來祠慶典或祀祭膳食和住宿,兩者建築面積1056平方米。祠屋本身三重五進,布局嚴謹,通體磚木結構,穿枋翹角,斗栱抬梁,青磚小瓦,歇山頂,馬頭牆面,皖西南建築風格表現...
青山照影歌祧厚,剡水流商衍脈長”。孫氏宗祠的特 殊之處,還在於晚清建築與民國建築“混搭”。祠堂門廳前東西側有藏書樓、議事廳各一,為1930年孫鶴皋領銜集資所建。為了藏書的透氣性能,藏書樓地基設有架空層,略高於議事廳,其地面用木地板,議事廳則用水泥地,藏書樓的檐柱用磚砌,而議事廳用水泥磨石子。
孫祠 孫祠,以祠堂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孫祠”指孫姓宗族的祠堂。歷史沿革 清朝時期,隸屬鹹寧縣豐樂鄉上五都。1956年前,屬孫氏族人管理。1956年1月,初級社升格後為高級社後,由團結高級社接管,後在此興辦團田國小。1974年,團田國小遷入新校園,孫祠廢棄。原居民遷走,房屋已倒塌。
孫氏宗祠,位於天津市靜海縣台頭鎮幸福村,1926年建造。2013年,被列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歷史沿革 孫氏宗祠保留的主體建築,則與華北地區常見的宗教性建築風格有些類似。宗祠正殿門首擺放著兩隻石獅,據說是清末太監李蓮英自皇宮流出之物。宗祠正殿內的神龕處,繪製著自始祖以下的神主牌點陣圖像而非實物,...
孫公祠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壽縣安豐塘畔的孫書敖祠堂。祠堂介紹 又名楚相祠、芍陂祠、安豐塘祠等。位於今安豐塘北岸,為祀孫叔敖造芍陂而建,始於何時尚未能詳。安豐塘,素有“天下第一塘”之稱。古名芍陂,為楚相孫叔敖主持修建。後人為紀念孫叔敖,在陂北建有一祠,故名孫公祠。歷史人物 孫...
左步孫氏宗祠,位於中山市南朗鎮左步村,建於明朝成化年間,占地約1000平方米。左步村原名左埗頭。民國元年(1912年)5月28日,回鄉省親的孫中山與哥哥孫眉偕帶眷屬,由翠亨出發,在南朗略作停留後,即專門前往左步拜會宗親,並在左步孫氏宗祠內與親友團聚。孫中山、孫眉一行還在該祠堂內與左步宗親合影三張。孫...
東面碑廊由北向南第一座碑為牛山孫氏始祖碑。上題額:“源遠流長。”碑聯為:“始徙自曲沃歷數百年族光代顯;爰居據古鄫潘裔累興本固枝榮。”由始祖碑向南依次為二、三、四、五世祖及五世一至六支祖碑。前院西側碑廊由北向南依次是五世七支及各分支祖碑。靠碑廊南端為道光二十三年立的“建修祠堂記”...
該祠堂是孫中山家族旁系先祖的祠堂,對於研究孫中山家族歷史有較高價值。孫中山及其後裔的孫氏族人也曾多次來到左步村祭祖,1912年5月27日,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的孫中山回到香山省親,專程回左步孫氏宗祠謁祖。28日,孫中山一行乘坐的船隻抵達左步村,在左步碼頭上岸,經中興里牌坊閘門進村,與宗親聚會。在左步村的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