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東民(1945年10月19日-2021年11月27日),男,山東壽光人,197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人民日報社高級記者、人民日報原常駐日本首席記者、人民日報國際部原副主任。
2021年11月27日,孫東民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6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東民
- 國籍:中國
- 籍貫:山東壽光
- 出生日期:1945年10月19日
- 逝世日期:2021年11月27日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人物生平,人物作品,家庭情況,
人物生平
孫東民,1945年10月19日出生,山東壽光人,他出身於革命軍人家庭,父親曾參加過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
1963年8月至1968年12月,在北京外國語學院亞非語系學習。
1968年12月至1978年8月,在北京市公安局軍事管制委員會工作,其間於1973年5月至1974年5月在大興縣紅星公社勞動鍛鍊。
1980年春,被鄧小平贊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大盛舉的唐代鑒真大師雕漆坐像時隔1200年到揚州大明寺“回國探親”,孫東民第一次以記者身份前往現場採訪。也是在1980年,孫東民根據日本報刊編寫了題為《撿到一億日元之後》的連載報導。這一組共為6篇文章的連載在中日兩國都引起強烈反響,被認為這反映了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希望客觀了解外部世界。
1982年至1989年,孫東民首次常駐日本。首次常駐日本期間,孫東民經歷了中曾根、竹下兩屆內閣,中日關係也發生了教科書事件、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日本三千青年訪問中國、中日經貿關係大發展等諸多重大新聞事件。1986年,當孫東民得知當年曾在侵華日軍特務機關任職的山形縣農民佐久間將一套1926年6月日本關東軍謀殺張作霖的現場照片公之於世後,他迅即前往山形縣採訪,並將複製後的照片轉交中國歷史博物館。
1983年10月,孫東民通過文傳機向北京編輯部傳回田中前首相被判刑的訊息,他也因此成為人民日報第一位使用文傳機向國內發稿的駐外記者。
1995年3月31日,北京中日新聞事業促進會成立,孫東民任副會長兼秘書長,後任法人代表。他還曾擔任“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中方委員、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中日友好協會理事等職。
2021年11月27日,孫東民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6歲。
人物作品
孫東民著有《鏡頭中的日本》,主編《永遠的鄰居》,與人合著《回眸東京》《中國駐日記者40年》《風雨東京路》等著作,留下了一份厚重的歷史記錄。
家庭情況
孫東民出身於革命軍人家庭,父親曾參加過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