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孫東川(1944-)
性別:男
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年榮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延續至今)。
自2004年以來,孫東川教授及其學術團隊致力於“現代管理科學中國學派”的研究與創建工作,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目前,正在繼續向前推進,滿懷信心,精神抖擻。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希望更多的朋友積極參與現代管理科學中國學派研究,添磚加瓦,發光發熱!
一般情況 1944年出生於江蘇鎮江丹徒農村。
1953年遷移到無錫,1957-1963年在無錫市一中讀書。
1963-1968年在哈軍工學習,畢業後分配到西安崑崙機械廠工作4年多。
1996年3月-2000年6月擔任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代院長、院長,大幅度提高了學院的辦學檔次和科研水平,領軍申報“
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點於1998年獲得成功,實現了該校在管理類博士點上“零的突破”。
2003年7月調入暨南大學,擔任特聘一級教授,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再次致力於申報“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於2005年獲得成功。兩次申報,兩次成功,全國罕見。
?1980年開始從事系統工程與管理科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後創建了兩個學會:江蘇省系統工程學會(1989),珠海市系統工程學會(2004)。在系統工程與管理科學學術界享有較高的聲譽。招收和指導研究生120多名,其中博士研究生40多名;指導訪問學者和博士後多名。
已出版著譯作11本。其中有:中國科學院規劃教材《
系統工程基本教程 》(孫東川,朱桂龍),科學出版社,2010;教育部“十五”規劃教材《
系統工程引論 》(孫東川,林福永,孫凱),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年第1版,2009年第2版;MBA教材《
管理的數量方法 》(孫東川,楊立洪,鐘擁軍),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系統工程與管理科學研究 》(執教30周年論文集),
暨南大學出版社 ,2004;《系統工程簡明教程》(孫東川,陸明生),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7(該書出版後被推薦為“七五”期間全國工科高等院校試用教材);《網路技術在系統工程中的套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負責並出色完成國家及省市項目20多項,其中包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5項(含1項重點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項目4項。研究成果已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以及其他獎項。
社會兼職:多年擔任
中國系統工程學會 常務理事兼教育與普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社會經濟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擔任
廣東省系統工程學會 顧問(前常務副理事長),珠海市系統工程學會理事長,《系統科學學報》副主編,澳門辛亥革命與中山文化研究會顧問,澳門辛亥·黃埔協進會顧問等。曾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江蘇省系統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中國辛亥革命研究會 常務理事等。
研究成果 現代管理科學 這是孫東川教授等人自2004年以來全力以赴開展的研究工作。他們認為,研究與創建現代管理科學中國學派,是當代中國人、尤其是管理學界的歷史使命和歷史機遇。
現代管理科學中國學派的英譯為the Chinese school ofmodern guanli science(CSGS),其中guanli為漢語“管理”之拼音。中國人的管理理念很豐富,涵蓋了英語的management,administration等單詞,沒有哪一個英語單詞可以完整地確切地表達漢語的“管理”;“管理科學”的豐富內涵也不是management science(MS)或administrationscience(AS)所能表達的,唯有表達為guanli science(GS)。就是說:
管理(guanli)= management + administration + ……
管理科學(GS)= management science(MS)+ administration science(AS)+ ……
中國人研究管理和管理科學,不能簡單套用英語世界的概念,不能削足適履、自廢武功、“被綁架”。孫東川教授等人主張構建中西合璧的管理科學話語體系,爭取中國人在管理世界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他們提出:管理是人類的第二類活動,它為第一類活動服務,使之提高效率和效益(第一類活動是生活的與生產的作業)。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基本定義。
圖1表示管理科學的內涵與結構。這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知識體系,大大超過了西方的MS和AS。
圖1.管理科學的內涵與結構
CSGS具有以下特點:
1.它是中國的: 具有顯著的中國特色,它是在中華大地上生長起來的,適合中國國情,能夠有效地解決當代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問題,而且,中國人應該是創建中國學派的主力軍;
2.它是現代的: 運用現代計算機和網際網路技術,體現世界上最新的管理科學與管理工作成就;
3.它是先進的: 博採眾長,推陳出新,綜合集成;
4.它是世界的: 具有普適性,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尤其是可以為開發中國家所借鑑;
5.它是開放的,與時俱進的: 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將會不斷完善與發展,永葆青春。
創建CSGS的基本途徑是:洋為中用,古為今用,近為今用,綜合集成。 其中“近為今用”是重點,其含義是從我國近期的社會實踐中總結經驗和教訓,上升到理論高度,指導當前和今後的社會實踐。所謂“近”,主要是改革開放的30多年—新中國的60多年—中國共產黨的90多年;“近”還可以上溯到辛亥革命(1911年)—
洋務運動 (始於1860年)—鴉片戰爭(1840年)。
圖2是創建途徑的形象化表示:“三室一廳”的工作模式。
“中國模式”是“中國學派”的學術形式,“中國學派”是“中國模式”的實踐形式。實踐先行,理論隨後。有了實踐形式,才能產生學術形式;有了“中國模式”,才能產生“中國學派”。各行各業都是這樣,尤其是經濟領域和管理領域。在管理領域,“中國模式”已經基本形成並且不斷發展與完善,CSGS要靠管理工作者和管理科學研究者積極打造和創建。
圖2. “三室一廳”的工作模式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黑格爾)。凡是發展的都是合理的,凡是成功的更是合理的。中國模式是存在的,發展的,成功的,無疑是十分合理的。經濟發展與管理工作是正相關,社會安定團結與管理工作是正相關。儘管當前我國的管理工作還有不少問題,甚至很嚴重,但是,我們應該把握大方向——對於我國的管理工作基本肯定而不是全盤否定,同時,克服缺點和錯誤,加以改進與提高。
研究中國的管理,在理論和方法上有所建樹,建立一個體系或框架,並且為它起一個名稱——國內許多學者都想到了,而且採取了行動。目前名稱多種多樣,例如:和諧管理(HeXie management),和合管理,中國管理學,
東方管理學 ,中國式管理,中道管理,中國管理科學,中國現代管理科學,中國特色的管理科學,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科學,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管理科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管理科學,等等。雖然這些名稱在字面上差異比較大,其實學者們的心愿都差不多:研究中國的管理,創建一些理論與方法,用以改進和提高中國的管理工作,並且為管理科學的發展作出貢獻。
CSGS具有最大的兼容性,是個大平台(大舞台)、聚義廳,是個大家庭。
CSGS是一個大學派,是一個總的名稱,它可以而且必然會分為若干國小派。如同先秦諸子百家,CSGS也會有新的諸子百家。
CSGS可以借鑑和移植系統工程中國學派的許多內容。
創建CSGS是一項艱巨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千軍萬馬長期作戰。“乾”字當頭,又好又快地完成我們當代中國人的歷史使命!
孫東川教授及其學術團隊相信:再有5-10年時間,中國的管理工作將會有極大的改觀,CSGS的創建工作將會基本就緒。事實上,兩者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CSGS將為世界的管理科學寶庫增添具有中國特色而熠熠生輝的豐富內容。
工程理論方法 孫東川於1980年開始由工科專業轉向系統工程與管理科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由於他有較好的數學、運籌學和控制論的知識基礎,並且具有在企業工作的經驗,所以,很快就完成了轉型,成為新領域的佼佼者。
他推導了PERT等效計算的一組公式,證明了確定critical path的必要條件與判別定理,提出了“最緊急路線”的概念和判別準則。在一些企業成功地開展了PERT的套用研究。
他在系統模型、系統工程方法論和系統工程基本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例如,面對一些教科書上以訛傳訛的Hall三維結構,他追根溯源,找出A.D. Hall的原作,指出其中第三維應該是“專業維”而不是“知識維”(1983)。
孫東川教授先後編寫了三部系統工程教材:《
系統工程簡明教程 》(孫東川,陸明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鐘俊教授寫序,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7,此書出版後被推薦為“七五”期間全國高等工科院校試用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系統工程引論 》(孫東川,林福永,孫凱),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應洛教授寫序,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09年第2版,此書每年重印,總印數已超過2萬冊;中國科學院規劃教材《
系統工程基本教程 》(孫東川,朱桂龍),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教授和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前理事長、國際系統研究聯合會前主席顧基發研究員寫序,科學出版社,2010. 這三本教科書都很受歡迎,在系統工程學術界有很大的影響,書中較多的內容被其他教科書引用。
孫東川教授堅持按照錢學森體系來闡述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他指出:系統工程中國學派已經形成——這就是錢學森學派,這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是系統工程學科的寶貴資產;他認為:系統工程在中國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功,同時,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系統工程在中國可以實現更大的輝煌;人類社會到了共產主義還需要系統工程,一萬年以後也需要系統工程,系統工程將與時俱進,永葆青春!
外向型經濟 中國要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理念剛剛提出的時候,孫東川教授和同事們就迅速開展研究,1989年就爭取到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和國家科委項目。在1991年,他就提出:中國發展外向型經濟應該從沿海地區擴大到“四沿地區”,“四沿”即沿海、沿邊(陸域周邊)、沿江(長江)、沿橋(新亞歐大陸橋),構成“四”字形格局;在周邊地區,將形成八大外向型經濟區,在內陸也可以形成外向型經濟區。這些觀點此後幾年在媒體上得到大量傳播,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經濟參考報、新華日報、公共關係導報、信息時報等媒體和《中國科學基金》等刊物上都有介紹。
中山文化研究 “中山文化”這一重要的創新理念是孫東川教授在1998年提出來的。1999-2001年他承擔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99BJL048)“中山文化在世界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的現實意義研究”,取得豐碩成果。專家鑑定意見是:“本項目立論正確,有創造性,開闢了研究孫中山先生的新領域,研究成果堪稱佳作,填補了研究‘中山文化’這塊學術園地的空白,具有國內領先水平。”2001年11月初,以項目研究成果為基礎,在澳門召開了“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暨中山文化研究成果報告會”,海峽兩岸四地學者出席,會議開得很成功,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穗芳博士從夏威夷專程到澳門赴會。
“中山文化”定義為:孫中山先生致力
國民革命 40年,他和以他為首的革命志士,在為實現振興中華的目標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鬥過程中所創立的革命學說、價值觀念和思想理念,所表現的革命風範、奮鬥精神和獻身精神,及其合理延伸。
中山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它包括:
(1)孫中山先生的革命學說 孫中山先生的著作在1000萬字以上,不同版本在國內外大量出版,影響深遠。孫中山先生在遺囑中特別指出:“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是所至矚!”
(2)孫中山先生的價值觀念和思想理念 孫中山先生的價值觀念和思想理念,不但反映在他的著作中,而且凝聚在他提出的奮鬥口號和題詞中。例如,“振興中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為了培養革命和建設事業人才,1924年春季他親自倡導成立兩所學校:“武學校”黃埔軍校,“文學校”廣東大學(1926年更名為中山大學),他給文學校的題詞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他在生命彌留之際呼籲:“和平,奮鬥,救中國”。他說:“革命者是要做大事,不是要做大官。”他認為革命者都是人民公僕,大總統也不例外。
(3)孫中山先生的革命風範、奮鬥精神和獻身精神 孫中山先生的人格是高尚的、偉大的,他的精神感人至深,有眾多至死不渝的追隨者。他幹革命不屈不撓,愈挫愈奮。他一生不知道遇到了多少挫折,多次危及生命,但是他從來不退縮。許多親密戰友犧牲了,但是絲毫不能動搖他的革命決心。孫中山先生是勤政廉政的楷模。在漫長的革命歲月中他募集了大量的革命經費,但是他從不為自己謀一點私利,全部奉獻給革命事業。他的大哥孫眉先生傾家蕩產支持他的革命事業,從夏威夷富甲一方的“茂宜王”變成一貧如洗的平民;1912年初,廣東省革命力量推舉孫眉擔任廣東省都督,孫中山先生不予批准。孫中山先生的家事遺囑是:“余因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留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
(4)以上所說,特別是(2)(3)還包括:在孫中山先生漫長的革命歲月中,他的戰友、學生和追隨者等一大批革命志士的傑出表現、創造和奉獻。他們前仆後繼,義無反顧,拋頭顱,灑熱血,很多人犧牲了年青的生命。
(5)中山文化還包括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以後,以上各點的合理延伸這裡所說的“合理延伸”,包含兩個方面。其一,他的革命繼承者們尤其是中國共產黨人對於豐富和發展中山文化所作出的貢獻,包括思想理論的貢獻和革命實踐的貢獻。其二,在全中國普遍出現的社會現象,例如大中城市一般都有中山路、中山廣場、中山公園及孫中山先生塑像等;又如,每年11月12日和3月12日,孫中山的誕辰與忌辰,北京、南京、廣州等地都要舉行紀念活動。翠亨故居、廣州中山紀念堂、南京中山陵,北京香山碧雲寺衣冠冢等,都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參觀和瞻仰的重要地點。神州大地到處都有中山文化氛圍,令人追念偉人,激勵革命鬥志。
中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孫中山先生留給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寶貴的歷史遺產。
孫東川教授多次參與廣州、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相關的全國性紀念活動和學術活動,積極宣揚中山文化。在他的推動下,澳門辛亥革命與中山文化研究會、澳門辛亥·黃埔協進會先後成立,積極開展研究工作和社會活動。他還多年擔任
中國辛亥革命研究會 常務理事。
其他研究 孫東川教授還開展過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與規劃研究、省級勞改系統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等,都取得了比較出色的研究成果。
綜上所述,孫東川教授的研究領域比較寬,成果比較豐碩。但是,他自己認為有利有弊。弊端在於不能朝著一個方向深入下去,作出系列性的重大研究成果。(主要是客觀原因造成,他自己感到身不由己,很惋惜。)
因此,他告誡他的弟子和年輕學者:要與博士學位論文選題白頭偕老!千萬不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他呼籲青年學子學習袁隆平院士幾十年如一日,專心致志研究雜交水稻的精神;要做到:心無旁騖,目不斜視,勇往直前,持之以恆!
孫東川教授認為,市場經濟給教育界和學術界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浮躁,普遍的浮躁。不少人物慾橫流,一切向錢看,掙錢很多卻永不滿足。這樣,中國出不了大學問,出不了大師。面對這種情況怎么辦?他認為,借鑑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共同致富的重大舉措,現在需要大力提倡:讓一部分人先靜下心來做學問!逐步帶動越來越多的人靜下心來做學問。這需要大學校長和教育部等國家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出台有關政策措施。
孫東川教授表示:要把自己的餘生奉獻給CSGS,哪怕只有綿薄之力,哪怕只能作鋪路石子,也心甘情願,在所不辭。他認為:老教授應該超越馬斯洛,上升到第六層次:物我兩忘——孜孜以求,做學問不帶功利性。
孫東川教授的座右銘: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