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民(劇作家)

孫德民(劇作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孫德民,劇作家,原河北省文化廳副廳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德民
  • 職業:劇作家 
  • 代表作品:《李保國》 、《賽罕長歌》 、《六世班禪》 
  • 主要成就:獲“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飛天獎、曹禺戲劇文學獎、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優秀劇本獎、全國話劇百年突出貢獻藝術家稱號。 
藝術經歷,個人生活,獲獎記錄,

藝術經歷

孫德民的創作始於農村題材作品。孫德民一直對農村有著特殊的感情。上大學時,孫德民曾經作為學生黨員下村。當時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和農民一起吃“三兩三”——就是玉米秸軋一軋,加上鹼面,水磨加工後,蒸成棒子麵餅子,一頓一個餅子,一碗白菜湯。1962年大學畢業後,孫德民回到了家鄉的承德話劇團工作,隨後又去農村待了三年。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孫德民幾乎是一邊在話劇團工作,一邊紮根農村深入生活。青龍縣沙河村、隆化縣四道營村等塞北村落一直是他的“生活基地”。即使是後來擔任了河北省文化廳副廳長,孫德民仍然和當地的鄉親們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而這也讓孫德民更加深入地見證著中國農村三四十年來的巨大變化。《霧蒙山》《蒼生》《晚雪》《日頭日頭照著我》等力作,都是孫德民從基層一線走訪中獲取的“戲劇果實”。
改革開放後,社會思潮更加開放起來,這也為孫德民的戲劇創作打開了新的大門。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孫德民一頭扎入故紙堆,創作了一批以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史料為依據的“山莊戲劇”,從描寫青年慈禧“辛酉政變”的話劇《懿貴妃》,到話劇《西太后》《聖旅》《十三世達賴喇嘛》和戲曲《班禪東行》等,在宏闊的歷史敘述中,孫德民塑造了一群具有豐滿形象的歷史人物,也為後來的戲曲劇本創作奠定了紮實基礎。

個人生活

儘管已經退休,但是孫德民每天仍然是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下班。河北電影製片廠二樓這間不到10平方米的辦公室里,幾乎總能見到他的身影。“每天坐在這裡寫寫東西,就是我最幸福的事。”孫德民說。

獲獎記錄

從倡導生態環保理念的河北梆子《百合嶺》到謳歌民族大團結的河北梆子《六世班禪》;從反映改革開放中農村改革艱難歷程的《霧蒙山》到探索“話劇民族化”的成功實踐《成兆才》;從生動反映時代楷模感人精神的河北梆子《李保國》到全景式展現河北塞罕壩生態建設故事的話劇《塞罕長歌》……“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飛天獎曹禺戲劇文學獎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優秀劇本獎、全國話劇百年突出貢獻藝術家稱號……孫德民自1962年開始從事戲劇創作,50多年裡先後創作了50餘部戲劇和10多部影視劇,默默耕耘,獲獎無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