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夢

孩子夢

《孩子夢》創作於1986年,是由以色列劇作家漢諾赫·列文編劇、由馬其頓共和國比托拉國家劇院所呈現的話劇作品。

《孩子夢》取材於1939年“水晶之夜”後的“聖路易斯號”事件——937名被德國納粹驅逐的德裔猶太難民在漢堡登上郵輪逃難,卻被古巴、美國等國家相繼拒絕入境,不得以漂流回歐洲。

2019年11月16日-17日,第三屆老舍戲劇節邀請展劇目《孩子夢》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演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孩子夢
  • 創作時間:1986年
  • 編劇:漢諾赫·列文
  • 導演:伊泰• 德榮 
劇情介紹,情節特點,

劇情介紹

《孩子夢》取材於1939年“水晶之夜”後的“聖路易斯號”事件——937名被德國納粹驅逐的德裔猶太難民在漢堡登上郵輪逃難,卻被古巴、美國等國家相繼拒絕入境,不得以漂流回歐洲。
劇作中列文抽離了具體的現實事件背景,以高度抽象的方式描繪了父親被殺害後,母子在混亂的時代里背井離鄉尋求避難所遭遇的困境。
母親為了登上小船不得不背叛血跡未乾的丈夫、獻身於船長,而經過漫長的漂流終於靠岸時,島主卻拒絕同時收留母子。第一幕中猝不及防的槍聲撕碎了蜷縮在潔白大床上、父母的蔭蔽下,孩子最純真的夢境,結尾時亡童們在心懷復生企望的夢境中永遠長眠,流浪的船隻終不得靠岸,現實之殘酷與人性之醜惡依然輪番上演。

情節特點

《孩子夢》情節的象徵性與豐富的隱喻性、詩一般的台詞、冷眼旁觀與悲憫底色交織的列文特色,仍然是俘獲觀眾的最核心要素,但中國觀眾發出的爭議和冷淡,則主要出現在戲劇手段的運用和舞台呈現方式上。
為了呈現漂泊、孤島、漫無邊際的海洋等意象,比托拉國家劇院的90後新銳導演通過多重空間分割,以閃爍著銀光和星星點點燈光的錫紙在舞台上造出了一片海洋,海洋同時與潔白的大床、狹小的黑船、鋪滿砂礫的海岸與甲板並立。多媒體實時投影的多視角、媒介自反性、老人扮演孩子的隱喻性,乃至邀請現場觀眾共同登上“愛之船”成為參與者等,雖然都是現代戲劇的慣用手段,也稱得上是頗有想法。但從實際效果而言,正如有觀眾評論的“像學生習作”, 拼貼痕跡感略重的戲劇形式,未能從整體上賦予這部戲一種連貫的、流動的內在氣質。無論是音樂的選取、轉場處理、演員的語言和肢體表現,到節奏感的把握都有些不夠成熟圓融,“靜”的外表之下缺乏“動”的勢能與氣息,連詩化的語言都顯得有些僵硬和蒼白,“殘酷”和“詩意”的厚度還有進一步打磨的空間。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細節則是圍繞字幕引發的爭議。儘管近年來各種外國戲劇和國家電影節展,尤其是非英語語言藝術作品在國內的頻繁上演,已經在相當程度上訓練了中國觀眾的“分心”能力,但如何處理字幕與主舞台、與多媒體影像之間的關係,仍然考驗著導演乃至製作團隊的經驗和功力。外國戲上演必有抱怨字幕幾乎成了慣例,而即便避免了此前上海場字幕故障對觀戲體驗的障礙,越來越多高素質的觀眾也紛紛指出了中文翻譯與英文原文之間在風格、修辭和語言準確性所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對於列文這種以語言為長的劇作家來說,翻譯的“信”、“達”、“雅”和字幕配合的精準適宜,都對製作方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也暴露了中國戲劇演出市場在專業度方面的某些短板。戲劇中孩子的夢境因現實之殘缺而圓滿,戲外觀眾體驗可不能再因字幕的短腿而打折了。面對逐漸成熟的觀眾和演出市場,引進好戲重要,完成度也同樣重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