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龍圖(1872—1950),字景范,名瑞章,原籍八灘季家圩(現東興村),後遷阜寧縣草口鄉。1950年,季龍圖於上海病逝,享年78歲。
基本介紹
- 全名:季龍圖
- 字:景范
- 出生日期:1872年
- 逝世日期:1950年
- 本名:季龍圖
- 性別:男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季龍圖(1872—1950),字景范,名瑞章,原籍八灘季家圩(現東興村),後遷阜寧縣草口鄉。其父季詒洪,從事農漁業,教子有方,在其精心培養下,季龍圖好學,博覽群書,剛成年即赴淮安應試,中秀才;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赴南京應鄉試,中舉人;光緒三十年(1904)中進士,被授為刑部主事。光緒三十二年(1906),奉召赴日本東京大學攻讀政治。此間,他與日本的伊藤博文、西園寺公一等顯要人物來往甚密,意在增進國民外交。回國後,季因受“戊戌維新”運動的株連,未獲任職。不久,到北京法政大學任教授。
清末,八灘士紳王以昭集資疏浚八灘至五汛的通濟河,季龍圖積極贊同並出資,疏河成功後,射陽河、民便河與八灘通航,使八灘商貿更加繁榮。
宣統三年(1911)辛亥革命時期,季龍圖與好友沈鈞儒、黃炎培等一起參加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後離京還鄉。
民國初年,季與留日同學馬為龍、劉啟晴等創立“鹽城學會”(後更名鹽城縣教育會),他任教育會長,積極革新教育,推動新學發展,使鹽城教育出現新局面。其時,他從上海購回兩台印刷機,印刷新課本,組織(同聲社),定期出版書刊,印行鹽城地理、歷史、鄉土教材。此間,他曾任江蘇省高等審檢廳江北廳廳長,民國7年(1918),當選為國會眾議院議員。
民國12年(1923),季龍圖與名紳張逸笙、趙乃秋在鹽城發起募捐,成立貧兒教養院,進行半日讀書,半日作工,教授普通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能。民國17年(1928),又在鹽城開辦貧女院,設縫紉、刺繡兩種,藝文並教,同時,還創辦蘇北孤老院(上海亦有分院),親任董事長,先後收養百餘名孤寡老人。
抗日戰爭期間,季龍圖隱居上海,開辦培明女中和靈芝中學,聘用蘇北來滬失業知識分子任教,招收鄉人貧困者子女入學。為解決靈芝中學開辦費,他獻出自家的靈芝盆景等花卉,在寧波同鄉會館內義展,門票所得,全部作辦學費用。他生活儉樸,一件黑呢大衣,一直穿到臨終。他慷慨濟貧,曾把新婚妝奩變賣奉獻給家鄉災民。任教授時,曾把薪金節省下來,濟助青年學子。
季龍圖為官期間,遇一官家獨生子打死人,官方置若罔聞,受害方無權無錢,起訴無用,後此案落到季龍圖之手,兇犯忙不迭送一包銀元,季對行賄者痛加申斥,秉公論處。有一旅滬謀生的同鄉,在澡堂里被流氓打死,季龍圖鼎力支助,終使兇手服罪受刑,並賠償若干鈔票撫恤親屬。在隱居上海期間,汪偽軍政界曾以重任委派,他都以年老多病婉言謝絕。
民國36年(1947),季龍圖已75歲高齡,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仍指令他任鹽城縣縣長後又內定他為鹽城縣參議長,而季皆未就任,在鹽城僅三天時間即行返滬了。
1949年,上海解放,陳毅市長几次派人看望和問候他。1950年,季龍圖於上海病逝,享年7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