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孟憲承集(第二卷)
- 作者:周谷平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基本信息,目 錄,
基本信息
- 題名:孟憲承集(第二卷)
- 作者:周谷平
- 責任編輯:吳偉偉
- ISBN:978-7-308-07956-3
- 叢書名:浙江文獻集成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10-15
- 版印次:1-1
- 語種:中文
本卷收錄了孟憲承的3部教育著作。
目 錄
教育社會學13
第一講 導 言14
教育是一種社會的職能14
研究社會現象的學問是社會學15
教育社會學的產生16
第二講 教育與社會的關係19
一、社會需要之適應19
學校課程代表社會經驗19
課程要適應社會需要20
適應需要必根據社會調查20
鄉村學校之注意點21
第三講 教育與社會的關係23
二、社會進步之動力23
社會有進步嗎?23
社會怎樣能進步?24
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是什麼?25
教育的兩重使命26
第四講 教育與社會的關係27
三、教育勢力之聯絡27
社會的分類27
各種社會均有教育的效力28
學校是聯絡各種教育勢力之中心29
鄉村學校與鄉村社會 30
第五講 教育是社會的過程32
一、教 學32
學習效能有賴於團體的刺激32
教授方法趨向於群化的精神33
第六講 教育是社會的過程35
二、訓 育35
訓育的理想應和社會的理想相融合35
訓育應積極的建設的而非消極的限制的36
訓育應間接的而非直接的36
訓育要用學生所能了解的最高方式37
第一講 導 言14
教育是一種社會的職能14
研究社會現象的學問是社會學15
教育社會學的產生16
第二講 教育與社會的關係19
一、社會需要之適應19
學校課程代表社會經驗19
課程要適應社會需要20
適應需要必根據社會調查20
鄉村學校之注意點21
第三講 教育與社會的關係23
二、社會進步之動力23
社會有進步嗎?23
社會怎樣能進步?24
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是什麼?25
教育的兩重使命26
第四講 教育與社會的關係27
三、教育勢力之聯絡27
社會的分類27
各種社會均有教育的效力28
學校是聯絡各種教育勢力之中心29
鄉村學校與鄉村社會 30
第五講 教育是社會的過程32
一、教 學32
學習效能有賴於團體的刺激32
教授方法趨向於群化的精神33
第六講 教育是社會的過程35
二、訓 育35
訓育的理想應和社會的理想相融合35
訓育應積極的建設的而非消極的限制的36
訓育應間接的而非直接的36
訓育要用學生所能了解的最高方式37
新中華教育史39
編輯大意40
引 論41
一、什麼是教育41
二、教育是怎樣起源的41
三、為什麼要研究教育史42
上編 世界教育史44
第一章 希臘的教育44
一、概 說44
二、斯巴達教育45
三、舊雅典教育46
四、新雅典教育46
五、希臘的大學49
第二章 羅馬的教育51
一、概 說51
二、羅馬的學校52
三、羅馬的教育家53
第三章 中古的教育54
一、概 說54
二、宗教教育54
三、經院學派57
四、中古大學57
五、武士教育58
編輯大意40
引 論41
一、什麼是教育41
二、教育是怎樣起源的41
三、為什麼要研究教育史42
上編 世界教育史44
第一章 希臘的教育44
一、概 說44
二、斯巴達教育45
三、舊雅典教育46
四、新雅典教育46
五、希臘的大學49
第二章 羅馬的教育51
一、概 說51
二、羅馬的學校52
三、羅馬的教育家53
第三章 中古的教育54
一、概 說54
二、宗教教育54
三、經院學派57
四、中古大學57
五、武士教育58
六、市民學校59
第四章 文藝復興60
一、文藝復興在歐洲文化上的意義60
二、人文主義的教育家62
三、人文主義的學校63
第五章 宗教改革65
一、宗教改革與文藝復興65
二、宗教改革的教育65
三、反宗教改革的教育67
第六章 近世科學的起原69
一、文藝復興後科學的興起69
二、天文物理和化學69
三、科學的方法71
第七章 17世紀的教育73
一、概 說73
二、惟實主義73
三、訓練主義75
四、宗教的教育家76
第八章 平民政治與工業革命78
一、18世紀歐洲的政治背景78
二、英國憲政的發展78
三、美國的建國79
四、法國的革命79
五、工業革命80
第九章 19 世紀81
一、國家主義的勃興81
二、平民政治運動的繼起83
三、科學的進步83
四、工業的發達84
五、結 論85
第十章 德國的教育87
一、18世紀普魯士教育的設施87
二、耶拿的恥辱和普魯士的復興88
三、德國的學制89
第十一章 法國的教育91
一、革命者的理想和拿破崙的法令91
二、奇淑和佛黎的事業92
三、法國的學制93
第十二章 英國的教育94
一、自由制94
二、經濟學者的教育論95
三、19世紀初的慈善教育95
四、1883年後的國會和教育96
五、英國的學制97
第十三章 美國的教育98
一、獨立戰爭後教育的衰萎98
二、19世紀中的萌動98
三、教育運動的領袖100
四、美國的學制101
第十四章 日本的教育102
一、維新以前102
二、明治的初年103
三、教育令和各級學校令104
四、教育敕語105
五、日本的學制106
第十五章 盧梭與其他自然主義者107
一、盧 梭107
二、泛愛派的教育者110
第十六章 裴斯泰洛齊112
一、傳 略112
二、氏的學說113
三、氏的影響115
第十七章 海巴脫117
一、傳 略117
二、氏的學說118
三、氏學說的繼承者120
四、氏的影響121
第十八章 佛羅培爾122
一、傳 略122
二、氏的學說123
三、氏的影響125
第四章 文藝復興60
一、文藝復興在歐洲文化上的意義60
二、人文主義的教育家62
三、人文主義的學校63
第五章 宗教改革65
一、宗教改革與文藝復興65
二、宗教改革的教育65
三、反宗教改革的教育67
第六章 近世科學的起原69
一、文藝復興後科學的興起69
二、天文物理和化學69
三、科學的方法71
第七章 17世紀的教育73
一、概 說73
二、惟實主義73
三、訓練主義75
四、宗教的教育家76
第八章 平民政治與工業革命78
一、18世紀歐洲的政治背景78
二、英國憲政的發展78
三、美國的建國79
四、法國的革命79
五、工業革命80
第九章 19 世紀81
一、國家主義的勃興81
二、平民政治運動的繼起83
三、科學的進步83
四、工業的發達84
五、結 論85
第十章 德國的教育87
一、18世紀普魯士教育的設施87
二、耶拿的恥辱和普魯士的復興88
三、德國的學制89
第十一章 法國的教育91
一、革命者的理想和拿破崙的法令91
二、奇淑和佛黎的事業92
三、法國的學制93
第十二章 英國的教育94
一、自由制94
二、經濟學者的教育論95
三、19世紀初的慈善教育95
四、1883年後的國會和教育96
五、英國的學制97
第十三章 美國的教育98
一、獨立戰爭後教育的衰萎98
二、19世紀中的萌動98
三、教育運動的領袖100
四、美國的學制101
第十四章 日本的教育102
一、維新以前102
二、明治的初年103
三、教育令和各級學校令104
四、教育敕語105
五、日本的學制106
第十五章 盧梭與其他自然主義者107
一、盧 梭107
二、泛愛派的教育者110
第十六章 裴斯泰洛齊112
一、傳 略112
二、氏的學說113
三、氏的影響115
第十七章 海巴脫117
一、傳 略117
二、氏的學說118
三、氏學說的繼承者120
四、氏的影響121
第十八章 佛羅培爾122
一、傳 略122
二、氏的學說123
三、氏的影響125
第十九章 斯賓塞126
一、傳 略126
二、氏的學說127
三、氏的影響130
第二十章 杜 威131
一、傳 略131
二、氏的學說132
三、氏的影響134
第二十一章 歐戰後各國教育的改造137
一、德 國137
二、法 國139
三、英 國140
四、美 國141
五、日 本142
第二十二章 教育的科學化144
一、兒童和教育的心理144
二、智力和學力的測量145
三、個性鑑別和教育146
四、個性適應的教學法147
總 結149
上編參考書目150
下編 中國教育史151
第一章 中國教育史鳥瞰151
第二章 上古的教育153
一、虞夏商(公曆前2255— 前1135)153
二、周(公曆前1134— 前423)154
三、春秋戰國(公曆前722 — 前247)156
四、秦(公曆前246— 前207)158
五、漢(公曆前206— 公曆219)159
六、魏晉(公曆220— 420)162
第三章 最早的教育學說165
一、政教的合一165
二、政教的基礎166
三、教學的方法166
第四章 周秦諸子169
一、諸子是誰169
二、道 家170
三、儒 家171
四、墨 家172
五、法 家173
六、名 家174
七、陰陽家175
第五章 孔子孟子與荀子176
一、孔子的生平176
二、孔子的人生和政治理想177
三、孔子的教育學說178
四、孟 子180
五、荀 子182
第六章 墨 子185
一、墨子的生平185
二、墨子的人生和政治理想185
三、墨子的思想方法和教育187
第七章 兩漢的教育學說與學風189
一、董仲舒189
二、揚 雄190
三、王 充191
四、經師的生活和節操192
五、太學生的政治運動194
第八章 中古的教育197
一、南北朝(公曆420— 588)197
二、隋(公曆589— 617)198
三、唐(公曆618— 905)199
四、宋(公曆960— 1270)203
五、元(公曆1271— 1367)207
第九章 隋唐的儒家與佛家209
一、儒 家209
二、佛 家210
第十章 宋的理學諸儒214
一、周敦頤214
二、程顥程頤215
三、張 載217
四、朱 熹218
五、陸九淵220
第十一章 近世的教育222
一、明(公曆1368— 1643)222
二、清初至鹹豐末(公曆1644— 1861)225
第十二章 明清的教育學說228
一、王守仁228
二、顧炎武231
三、黃宗羲232
四、王夫之233
五、顏 元234
六、戴 震236
第十三章 新教育的演進238
一、歷史的回顧238
二、新教育運動開始的四十年(公曆1862— 1901)239
三、學堂章程頒行後的十年(公曆1902— 1911)244
四、民國學校系統公布後的十年(公曆1912— 1921)248
五、學校系統改革後的十年(公曆1922— 1931)251
六、教育的期望和效果255
第十四章 教育的平民化與科學化258
一、傳 略126
二、氏的學說127
三、氏的影響130
第二十章 杜 威131
一、傳 略131
二、氏的學說132
三、氏的影響134
第二十一章 歐戰後各國教育的改造137
一、德 國137
二、法 國139
三、英 國140
四、美 國141
五、日 本142
第二十二章 教育的科學化144
一、兒童和教育的心理144
二、智力和學力的測量145
三、個性鑑別和教育146
四、個性適應的教學法147
總 結149
上編參考書目150
下編 中國教育史151
第一章 中國教育史鳥瞰151
第二章 上古的教育153
一、虞夏商(公曆前2255— 前1135)153
二、周(公曆前1134— 前423)154
三、春秋戰國(公曆前722 — 前247)156
四、秦(公曆前246— 前207)158
五、漢(公曆前206— 公曆219)159
六、魏晉(公曆220— 420)162
第三章 最早的教育學說165
一、政教的合一165
二、政教的基礎166
三、教學的方法166
第四章 周秦諸子169
一、諸子是誰169
二、道 家170
三、儒 家171
四、墨 家172
五、法 家173
六、名 家174
七、陰陽家175
第五章 孔子孟子與荀子176
一、孔子的生平176
二、孔子的人生和政治理想177
三、孔子的教育學說178
四、孟 子180
五、荀 子182
第六章 墨 子185
一、墨子的生平185
二、墨子的人生和政治理想185
三、墨子的思想方法和教育187
第七章 兩漢的教育學說與學風189
一、董仲舒189
二、揚 雄190
三、王 充191
四、經師的生活和節操192
五、太學生的政治運動194
第八章 中古的教育197
一、南北朝(公曆420— 588)197
二、隋(公曆589— 617)198
三、唐(公曆618— 905)199
四、宋(公曆960— 1270)203
五、元(公曆1271— 1367)207
第九章 隋唐的儒家與佛家209
一、儒 家209
二、佛 家210
第十章 宋的理學諸儒214
一、周敦頤214
二、程顥程頤215
三、張 載217
四、朱 熹218
五、陸九淵220
第十一章 近世的教育222
一、明(公曆1368— 1643)222
二、清初至鹹豐末(公曆1644— 1861)225
第十二章 明清的教育學說228
一、王守仁228
二、顧炎武231
三、黃宗羲232
四、王夫之233
五、顏 元234
六、戴 震236
第十三章 新教育的演進238
一、歷史的回顧238
二、新教育運動開始的四十年(公曆1862— 1901)239
三、學堂章程頒行後的十年(公曆1902— 1911)244
四、民國學校系統公布後的十年(公曆1912— 1921)248
五、學校系統改革後的十年(公曆1922— 1931)251
六、教育的期望和效果255
第十四章 教育的平民化與科學化258
二、補習教育259
三、鄉村教育260
四、職業教育261
五、新教學法的試驗262
六、教育之科學的研究263
下編參考書目265
民眾教育266
第一章 教育與民眾267
一、民眾是誰267
二、民眾有沒有教育267
三、教育的民眾化270
四、民眾教育的意義與範圍271
第二章 兒童教育273
一、國小校273
二、義務教育與童工274
三、幼稚園嬰兒園託兒所275
第三章 青年教育277
一、中學校277
二、補習學校279
第四章 成人教育282
一、識字學校282
二、勞動教育協會283
三、勞動大學285
四、丹麥民眾高等學校287
五、蘇聯成人學校288
六、塞特耳曼特289
七、圖書館291
八、博物館292
九、世界成人教育協會293
第五章 中國民眾教育的發展294
一、民國以前294
二、民國初期296
三、國民政府成立以後299
第六章 民眾學校306
一、組 織306
二、學級編制307
三、課 程308
四、教材(字彙與課本)309
五、教 學312
第七章 民眾教育館314
一、組 織314
二、調查與設計315
三、實施要點317
第八章 民眾教育實驗區321
一、實驗的意義321
二、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定縣實驗區322
三、中華職業教育社徐公橋黃墟鄉村改進試驗區325
四、江蘇省立教育學院黃巷北夏實驗區327
五、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鄒平試驗縣區329
第九章 心理問題332
一、貧窮與智慧332
二、年齡與學習334
三、學習的過程336
第十章 社會基礎339
一、人生的活動339
二、教育的目標341
三、經濟的基礎342
後 記347
三、鄉村教育260
四、職業教育261
五、新教學法的試驗262
六、教育之科學的研究263
下編參考書目265
民眾教育266
第一章 教育與民眾267
一、民眾是誰267
二、民眾有沒有教育267
三、教育的民眾化270
四、民眾教育的意義與範圍271
第二章 兒童教育273
一、國小校273
二、義務教育與童工274
三、幼稚園嬰兒園託兒所275
第三章 青年教育277
一、中學校277
二、補習學校279
第四章 成人教育282
一、識字學校282
二、勞動教育協會283
三、勞動大學285
四、丹麥民眾高等學校287
五、蘇聯成人學校288
六、塞特耳曼特289
七、圖書館291
八、博物館292
九、世界成人教育協會293
第五章 中國民眾教育的發展294
一、民國以前294
二、民國初期296
三、國民政府成立以後299
第六章 民眾學校306
一、組 織306
二、學級編制307
三、課 程308
四、教材(字彙與課本)309
五、教 學312
第七章 民眾教育館314
一、組 織314
二、調查與設計315
三、實施要點317
第八章 民眾教育實驗區321
一、實驗的意義321
二、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定縣實驗區322
三、中華職業教育社徐公橋黃墟鄉村改進試驗區325
四、江蘇省立教育學院黃巷北夏實驗區327
五、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鄒平試驗縣區329
第九章 心理問題332
一、貧窮與智慧332
二、年齡與學習334
三、學習的過程336
第十章 社會基礎339
一、人生的活動339
二、教育的目標341
三、經濟的基礎342
後 記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