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恩銀鱗蛛是肖蛸科銀鱗蛛屬動物。在中國四川(西昌市,隆安縣),雲南(景洪縣)有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孝恩銀鱗蛛
- 界:動物界
- 目:蜘蛛目
- 亞目:後紡亞目
- 科:肖蛸科
- 亞科:銀鱗蛛亞科
- 屬:銀鱗蛛屬
形態特徵,雌蛛,雄蛛,地理分布,鑑別特徵,
形態特徵
雌蛛
體長8.73:頭胸部長3.06,寬2.34;腹部長6.12,寬2.88。背甲黃色,胸部兩側緣淺橘黃色,中窩前方有一淺紅褐色三角形斑。頸溝和放射溝明顯。中窩為一橫向的橢圓形坑,中央具一倒三角形紅褐色淺溝,其頂端與它前方的三角形斑相連。前眼列後凹,後眼列稍後凹,兩眼列等寬。
除前中眼外,其餘各眼均具黑褐色眼斑。前中側眼間距大於前中眼間距(0.25:0.10);後中側眼間距大於後中眼間距(0.28:0.15)。中眼域長0.43,前邊寬0.36,後邊寬0.40。8眼等大(0.13)。額高0.18。螯肢基節的端半部和螯牙紅褐色,基半部黃褐色。前齒堤有3大齒,後齒堤有4大齒,各齒的間距幾乎相等。下唇、顎葉和胸板淺褐色。步足黃色,各節的頂端均有非常明顯的黑色環紋。除跗節外各節均著生有少量相對短小的黑褐色刺。腿節Ⅰ、Ⅱ的前面均有2列聽毛,腿節Ⅳ聽毛列的長度最長,約占腿節長度的1/2。
步足測量:Ⅰ 21.82(6.34十7.29十6.66十1.53),Ⅱ16.74(5.13十5.40十4.95十1.26),Ⅲ8.64 (2.97十2.43十2.34十0.90),Ⅳ14.85(4.95+4.41十4.41十1.08)。足式:1,2,4,3。腹部前端肩部具1對隆起,此部位具1對黑色斑。腹部後端向後上方翹起,並超越紡器。背面銀白色,中部具3條黃褐色縱條紋,中央的一條具2對分支,兩側的條紋在前端與中央的一條合併,但後端不合併,也不通到腹部的後緣。腹部後端的翹起部位在背面具一對縱向排列的大的黑色斑,後一個黑色斑的中央兩側又各具1個銀黃色卵圓形斑。腹部側面銀白色,中部具一橫向的“U”字形黑色斑。腹部腹面中央為一淺黑褐色寬縱帶,帶的兩側各有1條較窄的銀白色帶。紡器周圍黑色,每側各有一對銀白色斑點。外雌器區域寬大於長,中隔呈倒“T”字形,具一短臂。
雄蛛
體長3.80:頭胸部長1.63,寬1.16;腹部長2.15,寬0.85。背甲橙黃色,中窩稍前有三叉形黑色紋。頸溝和放射溝明顯。中窩相對較淺,前緣有一弧形淺褐色刻紋。前眼列後凹,後眼列稍後凹並略寬於前眼列。前中側眼間距大於前中眼間距(0.08:0.05);後中側眼間距大於後中眼間距(0.10:0.08)。前、後側眼相接。中眼域長0.26,前邊寬0.25,後邊寬0.25。前中眼>後中眼=後側眼>前側眼(0.10:0.09:0.09:0.08)。額高0.08。螯肢橙黃色;前齒堤有3齒,後齒堤有4齒。
下唇、顎葉和胸板橙黃色,胸板後半部的中央有一淺黑色斑點。步足黃褐色,各節的頂端均有一窄的黑色環紋。腿節Ⅰ的前面有5根刺。腿節Ⅳ聽毛列的長度約占腿節長度的1/2。觸肢和步足測量:觸肢2.82(1.29+0.24+0.78+0.51);步足Ⅰ 16.65(4.50+5.49十5.40+1.26),Ⅱ 11.27 (3.35+3.51+3.42+0.99),Ⅲ 5.31 (1.80+1.44+1.44十0.63),Ⅳ9.00(3.06+2.52+2.70+0.72)。
足式同雌蛛。腹部筒形,後端微向後超越紡器。背面中央部位有3條黑色縱條紋,但兩側的條紋在前半部不明顯;後部近末端有一橫向的弧形黑色條紋,後端有一中部有1對黃白色斑點的黑色斑。左右側面的下半部各有一黑色縱條紋。腹部腹面土黃色,散布銀白色鱗斑。紡器淺黑褐色。觸肢細長,其長度為頭胸部長的1.5倍多;引導器頂部分3叉;生殖球窄長;跗舟背面基部的突起細長;插入器的基部窄長,長約為寬的2.5倍。
地理分布
四川(西昌市、隆安縣)、雲南(景洪縣)。
鑑別特徵
本種腹部背面中部的縱條斑形狀近似於尖尾銀鱗蛛 L.decorata,但外雌器的中隔呈倒“T”字形而不同於後者。腹部末端在黑色斑內有一對淺色斑點,而不同於王氏銀鱗蛛 L.wan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