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少女患上5種婦科病,半年內兩次懷孕,男友卻躲在廁所不見記者。此事經本報報導後,引起網友熱議。網友稱懷孕少女陳麗(化名)19歲的男友為“孕跑跑”。
基本介紹
主人公介紹,主人公1,主人公2,孕跑跑事件回顧,事件後續,社會問題,事件,
主人公介紹
主人公1
姓名:陳麗男友李某
性別:女
主人公2
姓名:陳麗男友李某
性別:男
年齡:19歲
籍貫:重慶
外號:孕跑跑
孕跑跑事件回顧
據重慶時報、重慶晨報、重慶商報等多家媒體報導,重慶某醫院收治了一位特殊病人,是年僅15歲的妙齡少女“玲玲”(化名),懷孕近三個月,而少女所指的致孕男網友見到記者時,先是躲進廁所而後乘機奪門而出,從而導致“15歲女孩半年內兩度懷孕19歲男友捂著臉跑了”這一熱門新聞事件。這一事件,也引起了網友廣泛關注。義憤填膺的網友也熱貼表示罪魁禍首還是“孕跑跑”
事件後續
2009年12月,15歲的陳麗在半年內第二次懷孕,29日,記者採訪陳麗後,找到她的男友李某希望採訪。李某先是躲進廁所,後奪路而逃。30日,新聞發出後,立即引起3000多網友的熱議,將李某與地震中的“范跑跑”相提同論,稱李某為“孕跑跑”。
4日,19歲李某在QQ群上回應網友熱議。李某稱,自己心理壓力很大,每天上班都沒有精神。他認為很多網友根本不了解情況,就大罵他為負心郎。
李某說,他和陳麗一個月前就分手,對其懷孕一事,他根本不知道。當問到記者採訪時為什麼逃跑時,李某表示,當時自己對什麼事情都不清楚,就想馬上離開,現在想來應該正面接受媒體採訪,還原事實真相。
另外,對於陳麗懷孕一事,李某表示,如果孩子是他的,他願意承擔一切後果。同時,希望獲得各方的原諒。
社會問題
——傷痕女孩
性行為低齡化正在逼近年輕的少男少女,如何正確地引導他們,幫助他們了解生理、生育、性傳播疾病方面的知識、了解青春期生理健康知識、意外懷孕後的解決方法,已經成為了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重慶國賓婦產科疾病研究所的蕭美茹教授在一次西南地區婦產科疾病研究峰會上首次提出了“傷痕女孩”這個概念。
事件
躺病床上休養的玲玲對未來生活充滿了期待
15歲的小女孩玲玲家境貧寒,父母離異,13歲時外出打工,在網上遇見第一個男友小毅導致半年兩次懷孕,男友面對記者時捂著臉逃離。(本報2009年12月30日曾報導)元旦放假,不少好心市民自發去醫院看望玲玲。昨天上午,小毅也出現在醫院,並留下字條,稱自己不是負心人,願意負責。
看她的好心人名字記滿一頁紙
元旦放假的3天,玲玲一人獨自臥床休息,但她並不孤單,因為有很多好心人在這個節日想到她,到醫院帶給她新年的祝福。昨日中午,記者在病房中見到了玲玲,床邊和桌子上堆滿了好心人送來的水果、花束,玲玲則稍顯虛弱,只能躺在床上休息。
“有很多不認識的好心人來看我,我很感謝他們。”玲玲臉上浮現淡淡的微笑,有很多陌生人來關心她,有叔叔、阿姨,也有同齡的男孩。“有個同齡男孩在附近工作,路過醫院就上來看我,跟我聊天。”
每位來看望玲玲的好心人都在接待處登了記,登記本上記下了整整一頁紙,這些好心人在“病友關係”一欄中寫了“好心人”、“網友”等。
一女士打電話認她做干女兒
15歲的女孩半年內兩次懷孕,男友逃跑不肯負責引起了許多網友的熱議,更有網友將這名男孩取名為“孕跑跑”,並用這個稱謂在網上發表言論。一網友說:罪魁禍首還是“孕跑跑”,15歲的小女娃兒,什麼都不懂,在過年過節的時候管都不管她,見了記者還沒有勇氣承認錯誤,拔腿就跑,實在是缺乏責任感!有的網友稱:“我只想替這個少女大喊一聲‘媽,你在哪裡’,你為什麼不保護我,讓我這么小就獨自面對這個世界。”
更多的人則想幫助玲玲渡過難關,一名黃女士打電話稱自己也有過相似的遭遇,但現在生活很好,想認她做干女兒,開導這個女孩,幫她走出陰影。
“被嚇跑的19歲男孩”到醫院留下一張字條
男友回應逃離:那時心亂,只想快點離開
面對網友的指責,小毅終於站了出來,昨天到醫院留下了一張字條,字跡潦草,但寫著:如果是我的責任,我願負責。
“跟玲玲一月前就分手了,懷孕的事情我真的不知道。”小毅跟醫院工作人員解釋,說現在他心理壓力很大,整天都沒有精神,但並不是網友所說的負心人。玲玲懷孕,小毅也覺得很突然,但他表示,只要孩子是他的,他願意承擔,希望得到玲玲的諒解。醫院工作人員問他,面對記者時為什麼逃跑?小毅說那時心裡太亂,並沒有多想,只想快點離開。
女孩刪除男友QQ:不想再見他,不會再網戀
“我不想再見到他,不想有任何關係。”小毅的承諾並沒化解玲玲的傷痛,玲玲說小毅只到醫院來看過她一次,也沒有留電話,她已經將小毅的QQ刪掉,刪除唯一的聯繫。玲玲說小毅的媽媽給她通電話也說些讓她傷心的話,她不願再想這些事。
“一兩年內不想再找男朋友,也不會在網上結識男孩。”玲玲說,目前她還在治療中,出院後也會找工作養活自己,選擇男友將更加慎重。
隨後,記者向玲玲的主治醫生了解到玲玲的病情。玲玲藥流很成功,“玲玲年紀尚小,可藉助成長逐漸修復其子宮創傷。”蕭美茹教授稱,比起身體的創傷,心靈的創傷更需要大家的關懷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