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昂摔琴

子昂摔琴

陳子昂,字伯玉,是唐初的文學家、詩人。他從家鄉四川到都城長安,千里迢迢,圖展鴻鴣大志。然事與願違,四處登門,贈詩獻文,不是被拒之門外,就是受冷言相譏,功名事業,一籌莫展,憂憤交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昂摔琴
  • 主人公:陳子昂
原文,譯文,作者簡介,

原文

陳子昂摔琴換名一事 一日,子昂過市,見眾圍,致前。乃因其中者前置一琴,欲售,價千兩銀,琴好,金貴,故眾人嘆而羨之,嘆身無紋銀,羨琴之精巧。遂圍觀者愈多,亦嘆,亦羨。 “吾欲買之”,其時眾人皆奇,視轉至其聲,乃子昂。取千斤而得之,眾人圍之,欲睹其人撫琴,乃言某日某地聚眾人而現其聲。 當日,眾人皆至,途中聽者亦至,數百人圍於陳之廳堂。數時,子昂現,微欠身,眾人側耳垂目之際,子昂將琴舉,摔之,乃為片、為線,眾譁然。 忽地站起,激憤而言:“我雖無二謝之才,但也有屈原、賈誼之志,自蜀入京,攜詩文百軸,四處求告,竟無人賞識,此種樂器本低賤樂工所用,吾輩豈能彈之!” 還未等眾人回過神,他已拿出詩文,分贈眾人。眾人為其舉動所驚,再見其詩作工巧,爭相傳看,一日之內,便名滿京城。 故機遇者,非準備而不得,得而若失,失而不得。 子昂者,乃備銀,得琴,得關注;備詩篇,得人,獲名。 機遇將致,或復致,而汝之奈何?
子昂摔琴
子昂摔琴

譯文

一天,有人捧瑤琴一張求售,索價昂貴,達官貴人,文人騷客,爭相傳看,卻沒有買的。陳子昂看了琴之後,二話沒說,傾囊把琴買下了。圍觀者都感到驚奇,子昂道:“我生平擅長演奏這種樂器,只恨未得焦桐,今見此琴絕佳,千金又何足惜。”眾人異口同聲道:“願洗耳恭聽雅奏。”子昂說:“敬請諸位明日到宣陽里寒舍來。”
第二天,果然賓客滿座,在酒酣耳熱之際,他手捧昨天新買來的琴說:“我陳某雖無二謝(謝眺,謝靈運)、淵明之才,也有屈(原)、賈(誼)之志,自蜀至京,攜詩文百軸,奔走長安,到處呈獻,竟不為人知。彈琴,我雖擅長,恐污尊耳。”說罷舉琴就摔,“嘩啦”一聲,把琴摔得粉碎,接著他把詩文遍贈賓客。眾人愈以為奇,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一摔千金,此人必是豪貴、奇人,奇人所作,必為奇詩奇文,不觀也知其妙。”於是爭相傳誦。一日之內,子昂詩名滿京華。其中“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之句,使人讚不絕口。
不久陳子昂中進士,以上書論政,為武則天所賞識。他的詩是唐代革新派的先驅,對唐詩發展頗有影響。

作者簡介

陳子昂(約659~700),唐代文學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為陳拾遺。陳子昂青少年時家庭較富裕,輕財好施,慷慨任俠。成年後始發憤攻讀,博覽群書,擅長寫作。同時關心國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樹。24歲時舉進士,官麟台正字,後升右拾遺,直言敢諫。
時武則天當政,信用酷吏,濫殺無辜。他不畏迫害,屢次上書諫諍。武則天計畫開鑿蜀山經雅州道攻擊生羌族,他又上書反對,主張與民休息。他的言論切直,常不被採納,並一度因“逆黨”反對武則天的株連而下獄。垂拱二年(686),曾隨左補闕喬知之軍隊到達西北居延海、張掖河一帶。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叛亂,又隨建安王武攸宜大軍出征。兩次從軍,使他對邊塞形勢和當地人民生活獲得較為深刻的認識。
聖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鄉,不久父死。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獄中(沈亞之《上九江鄭使君書》)。
唐代初期詩歌,沿襲六朝余習,風格綺靡纖弱,陳子昂挺身而出,力圖扭轉這種傾向。陳子昂的詩歌,以其進步、充實的思想內容,質樸、剛健的語言風格,對整個唐代詩歌產生了巨大影響。陳子昂死後,其友人盧藏用為之編次遺文10卷。今存《陳伯玉文集》是經後人重編的。刻本中以明弘治間楊澄校刻楊春本《陳伯玉文集》10卷收輯作品比較多,並附錄《新唐書》本傳等有關材料。《四部叢刊》本即據此本影印。《世界文庫》本,曾據明、清各本作過若干校訂。今人徐鵬校點《陳子昂集》,以《四部叢刊》本為底本,校以《全唐詩》、《全唐文》、《文苑英華》等書,補入詩文10餘篇,成為較完備的本子,後附今人羅庸《陳子昂年譜》。今人彭慶生有《陳子昂詩注》。後附其所編《陳子昂年譜》及“諸家評論”。岑仲勉有《陳子昂及其文集之事跡》一文(載《輔仁學志》第14卷第一、二合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