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效分析

子效分析

棋子效率的高低問題是圍棋的精華,我們追求棋子的高效率,就要學會如何來分析得失,掌握判斷得失的正確方法。道策是圍棋理論的創始人並首創"手割"論(即"子效分析"理論),在前人一味講究鬥力取勝的作戰風格(如所謂的"安井古流")中創造出重視全局的平衡的感覺。行棋自由自在,不拘一格。酒井猛九段在所著《玄妙道策》一書中寫道,道策的"著手與構想是近代棋所沒有的",打道策的譜"方知圍棋之真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效分析
  • 外文名:Sub-effect analysis
簡介,變更行棋順序法,

簡介

子效分析,顧名思義可理解為:行棋的效率分析方法。這是當形成某個棋形(或局面)的變化後,用不同的次序還原該變化,或是對照相似的形狀,換一種角度加以分析,並判斷這個變化優劣的一種方法。下面簡單地介紹兩種子效分析的方法,這兩種方法目前在我國的圍棋術語中尚無專用的名稱,為了便於讀者領會和掌握,根據兩種方法的形式與內容給它們分別起了一個名子,叫"變更行棋順序法"和"雙方子力對比法"。

變更行棋順序法

在一個局部的應接或戰鬥之後,將雙方行棋的先後次序作一些假定的變更,以其與兩分定式、常型或是最正常合理的下法相比較,來判斷這個局部結果的優劣損得,是分析子效的方法之一。
子效分析
子效分析
圖 213
圖 214
(圖213)是"雙方燕"定式的一型,其中白10扳時,黑11點後13託過是正確的下法。
如(圖214),對於這個形,當白10扳時,筆者曾見到過有些愛好者不假思索地立即下11位扳,認為是理所當然。其實,如果不是全局形勢的迫切需要,黑11、13的下法是錯誤的,被白14扳渡,這個局部結果黑棋不利。那么,應該怎樣來分析其優劣呢?
圖 215
子效分析
子效分析
子效分析
子效分析
圖216
請看(圖215),這是眾所周知的常見定式,我們將前面的應接結果與這個定式作一比較,就可以得出結論。
(圖216)是(圖215)的繼續。黑1壓與白2退的交換,使白棋強化,自己卻失去了種種變化,是明顯的壞棋(前面已經講過)。接著黑3沖也不好,既撞氣又損失反劫材。黑5脫先以後,白6拐頭很大,黑7理應在8位扳頭才對,但7、9卻笨拙地彎退,被白6、8先手大利。由此顯而易見,這是白優之形,回過頭來再看(圖214),與本圖相差無幾,因而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圖214)中黑棋的下法是吃虧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