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時歌·秋風入窗里

《子夜四時歌·秋風入窗里》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子夜四時歌·秋風入窗里
  • 作者:無名氏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作品出處:郭茂倩《樂府詩集》
  • 文學體裁:南朝樂府
作品全文,注釋,白話譯文,作品賞析,

作品全文

秋風入窗里,羅帳起飄颺。
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注釋

①羅帳:閨房中臥榻前掛著的綢緞幔帳,這裡指的是窗簾。
②寄情千里光:讓皎潔的月光把相思之情奇給遠在千里之外的人。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秋風從窗子吹進屋子來,窗簾隨著風飄了起來,皎潔的月光灑滿閨房,喚起了思婦柔柔的情懷。仰頭看著當頭的浩然明月,想起了出征在外的親人,心中充滿了無奈與憂傷,多么希望這皎潔的月光能把心中融融的相思之情寄給遠在他鄉的親人

作品賞析

現存南朝民歌的內容比較狹窄,絕大多數是情歌,以《子夜歌》《子夜四時歌》為代表。本篇所選是《子夜四時歌》之三,是一首秋歌,它以清新淺近的語言,真實地再現了思婦對出征丈夫的思念之情,風格哀怨而又纏綿。
詩的第一句“秋風入窗里”,以樸素本色的口語,寫出日常生活極為平常的景象。“秋風”這一意象所特具的蕭瑟感和時序易遷,給思婦帶來的感觸是不難想見的。尤其是“入窗里”三個字,仿佛將秋風那股蕭瑟寒涼之氣也帶入了室內,瀰漫於整個閨房。雖未明寫思婦的感觸,但由此引起的淒寂感固可意合。緊接著第二句,仿佛又只是寫極平常的風起帳飄的景象。但羅帳的意象本與夫妻愛情生活密切相關,羅帳飄揚的動象,往往更具有這方面的暗示。可是,如今當秋風入窗、羅帳飄揚之時,這個室內卻顯得分外空寂,往日雙方深情蜜意、魚水諧和的象徵物——羅帳,由於人在千里之外,此刻竟成為觸景生悲的媒介物了。這就自然引出了三、四二句。
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有瞥見風飄羅帳到仰頭看月,視線由室內移至室外。這本是思婦不假思索而不自覺的目光轉換,但在“看月”的過程中,卻不由自主地產生連翩浮想。明月光照千里,分隔兩地的離人皆可看到它,而且把它看作傳遞相思的憑籍,在“仰頭看明月”的過程之間,思婦已然思揚千里、心飛向遠方的親人;但“隔千里兮共明月”,雙方空間的遙隔又使相思之情更為強烈。因此,又進一步產生“寄情千里光”的願望:既然彼此同在一輪明月的光照之下,想必也能托此“千里光”將自己的相思之情寄給千里之外的遠人吧!這個想像極為新奇,也極自然而優美。引起思緒的外物(明月),在女主人公感情的釀化之下,此刻竟成了寄情的載體。由於明月的光波柔和清亮似水,在形態、質感上,與女子相思懷遠的柔情有著相似之處,因而把它化為“寄情”的載體,實在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全篇只寫了秋風、羅帳和明月這三種物象,但是由於它們作為詩歌意象,各自具有豐富的內涵和特點的色彩,都與思婦懷遠之情有著關聯,因此就共同組成了一個情調幽美、意境悠遠的藝術境界。它有一般民歌的清新明朗、樸素自然,卻跟它們在表情上勾畫了一幅悲涼的畫面,渲染了一種哀婉的氣氛,很好地體現了古樂府民歌那種清新淺近風格,也表現出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可謂是情景交融的佳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