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平衡論》是2014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慶江。
基本介紹
- 書名:媒體平衡論
- 作者:曾慶江
- ISBN:9787307139688
- 頁數:199頁
- 定價:48元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8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隨著時代的發展,媒體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是與之相應,媒體的失衡與錯位也越來越嚴重。曾慶江編著的這本《媒體平衡論》著眼於中國當下的媒體實際,從媒體的本質、內容、形式、價值、理念等多角度出發,在25個方面探討了媒體的平衡性問題。雖然沒有刻意追求理論的創新性和言之鑿鑿的結論,但是由於緊跟媒體發展現狀,以人文理念為基本前提,以關懷為出發點,因此處處顯現思想的小火花,給新聞學界和業界以較大的啟迪。
圖書目錄
開篇 媒體·平衡·和諧
第一章 媒體本質平衡論
一、真實性/時效性
1.真實性:新聞的最本質規定
2.時效性:新聞性的自覺追求
3.真實性與時效性的平衡
二、客觀性/傾向性
1.客觀性:新聞真實性的前提
2.傾向性:新聞主體性的呈現
3.客觀性與傾向性的對立統一
三、精確性/模糊性
1.精確性:新聞的無限追求
2.模糊性:新聞的靈活體現
3.精確性與模糊性的辯證統一
四、“睛雨表”/“減震器”
1.“晴雨表”:輿論的客觀反映
2.“減震器”:輿論的適時引導
3.正確發揮輿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五、新聞自由/媒體管理
1.新聞自由:媒體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
2.媒體管理:媒體有序運轉的重要保障
3.用管理保障自由,以自由最佳化管理
第二章 媒體形式平衡論
六、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網路/手機/
1.各媒體樣式的基本發展
2.各媒體樣式的SWOT分析
3.各媒體之間的平衡發展
七、傳者/受者
1.傳者:傳播活動的起點和內容的把關人
2.受者:傳播活動的終點和內容的檢測者
3.充分考慮傳受關係,將傳播效果發揮到最佳
八、公開報導/隱性採訪
1.公開報導:媒體介入社會的主要方式
2.隱性採訪:媒體獲取信息的輔助手段
3.隱性採訪應當有助於公開報導
九、全國影響/地方保護
1.全國影響:媒體市場的原動力
2.地方保護:輿論導向的封閉性
3.有效覆蓋和輿論導向的平衡
十、新聞式廣告/廣告式新聞
1.新聞式廣告:廣告的新形式
2.廣告式新聞:新聞的異化體現
3.新聞與廣告之間的平衡
第三章 媒體內容平衡論
十一、時新性/時宜性
1_時新性:新聞的“第一時間”
2.時宜性:傳播效果的規定性
3.時新性與時宜性的平衡統一
十二、知情權/隱私權
1.知情權:老百姓基本的信息需求
2.隱私權:個人基本的人格權
3.在儘量滿足知情權基礎上最大限度保護隱私權
十三、正面宣傳/負面曝光
1.正面宣傳:媒體喉舌功能的體現
2.負面曝光:媒體監督功能的體現
3.維護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是根本出發點
十四、硬新聞/軟新聞
1.硬新聞:反映動態的事件性新聞
2.軟新聞:具有貼近性的非事件性新聞
3.硬新聞軟化,軟新聞硬化
十五、規定動作/自選動作
1.規定動作:職能部門的硬性宣傳
2.自選動作:媒體自身的價值選擇
3.在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做好自選動作
第四章 媒體價值平衡論
十六、新聞價值/新聞政策
1.新聞價值:媒體生存與發展的根本
2.新聞政策:“從心所欲不逾矩”
3.用新聞政策更好地彰顯新聞價值
十七、新聞策劃/策劃新聞
1.新聞策劃:讓新聞更有力量
2.策劃新聞:新聞可以策劃嗎
3.如何把握好新聞報導的主動性
十八、新聞競爭/新聞合作
1.新聞競爭:媒體市場化的必然結果
2.新聞合作:不是“冤家”不聚頭
3.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
十九、新聞監督/司法公正
1.新聞監督:輿論監督的重要形式
2.司法公正: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
3.合理規避“媒介審判”,維護司法公正
二十、有償新聞/新聞的有償性
1.有償新聞:違背新聞價值的異化現象
2.新聞的有償性:新聞商品性的重要體現
3.抵制有償新聞,合理推進媒體產業化
第五章 媒體理念平衡論
二十一、知名度/美譽度
1.知名度:媒體大眾化的首要特徵
2.美譽度:媒體公信力的終極體現
3.在知名度的基礎上提升美譽度
二十二、大眾化/小眾化
1.大眾化:媒體的固有屬性之一
2.小眾化:媒體的未來發展趨勢
3.大眾媒體與媒體市場的細分化
二十三、社會倫理/媒體倫理
1.社會倫理:社會正常秩序的基石
2.媒體倫理: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3.社會倫理和媒體倫理的結合
二十四、媒體生產/媒體消費
1.媒體生產:對信息的選擇、加工和傳播
2.媒體消費:對信息的接受、利用和再傳播
3.媒體生產與媒體消費之間的平衡
二十五、媒體教育/媒體實踐
1.媒體教育:媒體工作者的搖籃
2.媒體實踐:媒體工作者的熔爐
3.理論與實踐的平衡發展
結語 將平衡進行到底
關鍵字索引
參考書目
後記不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