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生活(上海1935)》創刊於1935年7月,創刊地在上海,抗戰期間曾遷漢口出版,後又遷重慶出版,停刊於1941年3月9卷6期。原由沈茲九編輯,後改由曹孟君編輯,上海婦女生活社出版。本刊為月刊,3-8卷為半月刊,後又改為月刊。婦女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婦女生活(上海1935)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5年
- 出版周期:月刊,半月刊,月刊
人員編制,主要欄目,刊登內容,文化傳統,
人員編制
撰稿人有孫育才、曹聚仁、沈志遠、茅盾、沈學源、陳方之、羅瓊、君慧等。
主要欄目
主要欄目有散文、述論、短評、座談、圖畫、獨幕劇、書評等。
刊登內容
本刊的主要內容有,報導國內外婦女的現實生活,讓大家明白今日婦女的命運與前途,介紹現代婦女的運動知識,藉以擴大姊妹們的眼界,刊登各種講座講話等,讓婦女們填充內在的不足,開拓正確的思路。
1935年,“一二九”學生運動爆發,著名女報人沈茲九在《婦女生活》上撰文高呼:“我們想做人,想做獨立自由的人!”當時,婦女運動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得如火如荼,蔣介石為阻止全國婦女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中,提出“新賢妻良母主義”。由沈茲九主編的《婦女生活》組織了大量的稿件與“新賢妻良母主義”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在當時產生極大影響,《婦女生活》也成為了指導婦女解放運動的號角。
刊登文章有孫育才《婦女與戰爭》、沈茲九《法律與我們、識字運動與妓女》、沈西苓《獻給想步上銀幕的女性》、君慧《我國女子教育的再認識》、羅瓊《中國農村中的勞動婦女》、孫克定《略談人生觀》、林庚白《基督教教育與中國的摩登女性》、沈志遠《新社會學底幾個基本問題》等。金仲華寫《給現階段的中國婦女》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喚醒當時仍然在迷茫中的婦女,希望把他們從痛苦中解救出來,並且對《婦女生活》這本刊物寄予一定肯定,認為它是能開拓中國婦女視野的一本很好的報紙。廬蘭在《現代家庭的轉型及變質》一文中從“家庭的成為問題”、“重新規定家庭的基本特質”、“家庭的轉型過程”、“家庭的變質過程”四個方面來闡述當資本主義的不良影響進入,我們的態度變化以及應對的方式。
文化傳統
附:《發刊詞》
婦女也是“人”,同樣是形式社會的一粒細胞,組織社會的一個成員,既不是男子的所有物,也不是附屬於任何人的“人”,而是整個社會的一份子。
婦女既是人,得過人的生活;婦女既是社會的一份子,得做個健全的“社會人”,可參加一切社會的活動,享受社會一切的權利;同樣,也可擔當社會上發生的一切禍患。換句話說,同是社會人,共過社會生活,這決不是鏡花緣中的奇怪幻想,世界上已擺著新鮮的實例。
中國婦女的情形是怎樣呢?過去的婦女——封建社會的婦女,她們困於狹隘的家庭生活中,受著“三從四德”的古訓,雖過著“非人”的生活而不自覺,做“社會人”,更非她們所能夢想的。
自從資本主義的洋槍大炮衝破了古舊的萬里長城以來,中國舊有的社會經濟組織,次第崩潰,中國婦女,隨著新組織的產生,和新思潮的輸入,自覺地或必然地,衝出了狹隘的家庭,走上了新舊過度的社會,這已是歷史的事實了。
可是目前的情形又是怎樣呢?
外則帝國主義的兇狠魔手,軟硬兼施地一天天在加緊侵略;內則封建殘餘以及天災人禍,連年不斷地在施威。在這“民不聊生”的情勢下,各種各樣的方策,被人們提出來。其中衛道先生們,在主張“婦女回家”,有的在高唱恢復“三從四德”,然而在這蒼夷滿目的半殖民地生活條件下,無情的事實,卻不能如他們的願望。大多數的婦女,已無法從父從夫從子,她們不得不拋棄家庭,跑上社會去掙扎。
在這外患內憂的重重壓迫下,“我們怎樣做人呢”?每個受重壓的女人都會這樣疑問著,希望著解答。
《婦女生活》便應運而生了。她將做你的知友;給你許多智慧,使你認識自己,認識別人,認識社會,認識一切的醜惡。
她將做你的先導,給你許多指南,使你知道怎樣脫去重壓,怎樣做人,怎樣做社會人,怎樣攜手走上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