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晚年喪偶後的適應:一個以台灣地區為例的敘說分析

本書作者運用敘說分析法,通過對台灣地區15位在晚年喪偶的婦女的深度訪談,研究探討了影響中老年婦女適應喪偶後生活的各種主客觀因素,包括性格特質、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健康狀況、夫妻管理、配偶生病時的照顧情況、配偶去世原因、喪葬事宜的處理、親子關係、社會支持網路、文化信念與社會態度、對寡婦角色的看法、自我形象和生命主題等,並根據研究結果對社會服務、社會工作實務、政府政策制定、公民教育等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21世紀的來臨,為社工教育帶來更多挑戰,探討社會問題,建立合適的福利架構,追求有效率的社會服務,爭取社會公主……一切一切,有待三地學者持續不斷的研究。期望這次文庫的出版,是社工實踐理論本土化的重要一步!

基本介紹

  • 書名:婦女晚年喪偶後的適應:一個以台灣地區為例的敘說分析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353頁
  • ISBN:7208067082, 9787208067080
  • 品牌: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鄧廣良 林娟芬
  • 出版日期:2007年1月1日
  • 開本:16開
  • 定價:37.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運用敘說分析法,通過對台灣地區15位在晚年喪偶的婦女的深度訪談,研究探討了影響中老年婦女適應喪偶後生活的各種主客觀因素,包括性格特質、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健康狀況、夫妻管理、配偶生病時的照顧情況、配偶去世原因、喪葬事宜的處理、親子關係、社會支持網路、文化信念與社會態度、對寡婦角色的看法、自我形象和生命主題等,並根據研究結果對社會服務、社會工作實務、政府政策制定、公民教育等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21世紀的來臨,為社工教育帶來更多挑戰,探討社會問題,建立合適的福利架構,追求有效率的社會服務,爭取社會公主……一切一切,有待三地學者持續不斷的研究。期望這次文庫的出版,是社工實踐理論本土化的重要一步!

作者簡介

林娟芬,1977年獲得台南神學院基督教教育學士,主修社會服務。1983年獲得美國薩堤爾?維吉維亞家庭治療證書。1988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碩士學位。1999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福利博士學位。持有社會工作師執照。現任台南神學院宗教社會工作學系主任、教授。擔任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監事、台南縣社工師公會理事、勵馨基金會董事、南神基金會董事、台南縣政府家庭暴力防制中心性侵害特約輔導員、台南市政府社會局老人福利協進會/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委員等職。發表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第三節 研究的重要意義
第二章 文獻探討——相關的理論概念與研究報告
第一節 符號互動論的概念與套用
第二節 情感依附理論的概念與套用
第三節 中國人的死亡觀念
第四節 失落、喪親、悲傷與哀悼的意義
第五節 社會支持網路的概念
第六節 心理適應的理論與概念
第七節 定性研究中的敘說分析法
第八節 相關的研究報告與文獻
第九節 總結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第二節 研究樣本的來源
第三節 資料蒐集的程式
第四節 研究過程與資料分析的步驟
第五節 研究結果與分析報告的撰寫
第六節 本書研究的限制
第四章 受訪婦女的基本資料與喪偶前的生活背景分析
第一節 受訪婦女的基本資料分析
第二節 成長背景與個人物質
第三節 婚姻生活
第四節 親子關係與社會網路的互動情形
第五節 經歷丈夫的臨終
第六節 總結與分析
第五章 受訪婦女喪偶後各項事宜的安排與適應狀況
第一節 喪葬事宜的處理
第二節 生活狀況與社會支持網路
第三節 喪偶的悲傷反應
第四節 適應策略與過程
第五節 自我概念與價值觀
第六節 生命主題
第七節 總結與分析
第六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討論
第二節 建議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