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袍,古時候結婚時穿著的袍裝,主色調為紅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婚袍
- 顏色:紅色。
- 源於:滿族女性
- 指:婚袍
婚紗介紹,婚袍介紹,
婚紗介紹
是結婚儀式及婚宴時新娘穿著的西式服飾,婚紗可單指身上穿的服飾配件,也可以包括頭紗、捧花的部分。婚紗的顏色,款式等視乎各項因素,包括文化,宗教及時裝潮流等。婚紗來自西方,有別於以紅色為主的中式傳統裙褂。
最初的婚紗,設計不很複雜。垂直線條的高腰長裙,有褶的袖子和開得較低的領口,仿佛就是當時流行服裝款式的翻版。絲和緞是婚紗的主要面料。後來的婚紗款式是長及足踝的,前幅裙用直線剪裁,後幅則綴上另一幅拖地的裙擺,當新娘走在教堂的紅地毯上時,拖地的裙擺也在地毯上徐徐而過,令新娘有天仙般的風姿。以後的婚紗式樣,上緊下寬,低領口被端莊的高領口所取代,質料多用華麗的錦緞,領口、袖口和裙擺還綴上了不少花飾。至19世紀末葉,婚紗的質地漸趨輕柔,雙縐紗與塔夫綢最受新娘們的青睞。 20世紀初期,婚紗開始變短,同時還兼具舞裙的功能,能讓新娘在婚禮的舞會上獨具風采。走入30年代,流行婚紗趨向緊身,令新娘更顯嬌媚動人。40年代恥懂葛,擊整榜白婚紗簡單的剪裁、心形領口和長袖手套成了一種時尚。至60年代,婚紗的長度短了許多,有的甚至跟“迷你裙”沒有多大區別,原料以亞麻布和棉布最受歡迎。70年代的婚紗,呈現出一種濃濃的懷舊情調,款式上又興長下擺、多褶,花邊層巒疊嶂,極富裝飾晚贈項性,以柔軟的肉色布料為主。90年代,婚紗設計打破傳統的大轉擺式裙設計,並吸取了流行時裝的設計特色祝訂碑。上衣部分的裸露居多;裙子部分有旗袍式、超短裙式,還有一種實用的組合式婚紗,白天新娘到教堂或晚上宴請賓朋好友時能自行組合。
婚袍介紹
以女性旗袍為主。旗袍是女性服飾之一,源於滿族女性傳統服裝,在20世紀上半葉由民國漢族女性改進,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晚放家禮服之一。民國以後,上海、北平等地的漢族女性在其基礎上予以改良。1949年之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認為封資修象徵大量毀壞。
二十世紀初盛行內穿喇叭型寬大袖子的短襖,外套前後擺及地的無袖長馬甲。此後旗袍在邊、袖、襟、領等處作了一些改動,增加了裝飾,出現繁複的變化。但仍保持舊式旗袍馬甲的平直寬大風格,襲用傳統的直線裁製方式,顯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旗袍 二十年代後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長短、寬窄、開凶樂滲贈衩高低以及袖長袖短、領高領低等方面的改動尺度有所反覆。 1929年,受歐美短裙影響,原來長短適中的旗袍開始變短,下擺上縮至膝蓋,袖口變短變小。後來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擺縮至膝蓋以上1寸,袖子採用西式。這一改變遭非議,1931年後旗袍又開始變長,下擺下垂。三十年代中期發展到極點,袍底落地遮住雙腳,稱為“掃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縮短至肘部。以後袖長越來越短,縮至肩下兩寸,1936年後幾乎無袖。 清代旗袍不開衩,旗袍在縮短袖子時也悄悄在左邊開低衩。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及膝部高到大腿。由於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 傳統旗袍是上下一條直線,外加高高的硬領。三十年代初期,袍歸員重腰開始日積月累地收縮,到一九三四年後,女性身材的曲線終於全部顯露出來。高聳及耳的領子也逐漸變矮,後來有的成了無領旗袍。